我上大二的時候,剛剛學習海報設計。
課堂上,老師拿起了我的一張海報作業,向同學們展示,他說:“這個海報作業做的不錯,好就好在用一種元素表現出兩種元素,第二種元素是用第一種元素圍繞而成的負形,這是非常巧妙的地方。”
我在構思這個作業的時候,是想找到一種事物來表現環保,具體來說,是想說明地球資源儲備量相對固定,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資源,而地球人口的不斷增加和對資源的快速開發、消耗和浪費,這種全球的普遍現象,通過某種畫面,讓人們產生一種反思,從而意識到資源的合理和有效使用,避免資源浪費。
一天吃晚飯的時候,突然想到了筷子和碗的創意。碗可以理解為資源,而且它的承載量是固定的,筷子就可以代表人口,人們用筷子將碗中的資源夾走,想要表現不斷增加的人口對資源的掠奪,自然就想到了,很多雙筷子都指向碗的方向,表現出對資源的欲望和行動。
這樣,畫面的基本形式就有了,以碗為中心,筷子圍繞做放射狀,既然已經這樣,為什么還要碗呢,干脆直接用筷子的一端圍成碗的形狀不是更好么?想到這里,真的感覺這是個不錯的想法。
接著就馬上行動,拍照,上機,摳圖,圍繞成碗,最后設計成了《人口與資源》的海報。老師說巧妙的地方在于,碗本身是不存在的,它是用筷子頭部所形成的碗形空間,這里用的就是平面設計中的正負形設計。海報作業也因此得了班里最高分。
這就是我在正負形設計方面的初體驗,結果還算不錯,讓我對設計增添了幾分信心。
要說起正負形,我們應該先了解一個人,在1915年的時候,格式塔心理學家魯賓.埃德加,通過著名的“魯賓杯”發現了圖底關系的轉變,因此,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叫魯賓反轉圖形,如今平面設計中的正負形,就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無論是早期的反轉圖形,還是后來的正負形,其實都屬于認知心理學范疇,認知心理學初期就是從視覺研究開始的。
正負形設計的圖案都有其相同的特點。在二維空間中,正形和負形(形體和空間,或圖與底),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彼此界定的,有時候,正形和負形是很難界定的,它們之間甚至可以相互轉化。就像“魯賓杯”一樣,當你注視杯子的時候,杯子就是正形(圖),黑色部分就成了負形(底);當你注視兩個黑色人臉時,黑色部分成了正形,中間白色部分就成了負形。
正負形是一種藝術圖案,它能給人以幻覺,讓兩種不同的圖案,通過共用結構或共用邊線,形成兩種力量互不相讓的對抗,正是由于這種抗衡和矛盾,才使圖形有了同形的特殊魅力,并滿足人們在視覺上的體驗和在寓意上的多重內涵。
我把正負形分為四種:半嵌入式、嵌入式、嵌入與半嵌入結合式、隱藏式。
半 嵌 入 式
半嵌入式正負形,是在圖案正形的某一側或多側有負形嵌入,形成一側或多側處于完全開放狀態的正負形圖案。
半嵌入式正負形又分為:單側嵌入式,雙側嵌入式和多側嵌入式。
我們通過幾個例子,具體了解一下。先看幾個單側嵌入式正負形。
回頭的貓,身體和尾巴之間的負形處嵌入了一只高腳杯,杯中還放了一顆櫻桃。敞開的杯子上部,形成半嵌入式正負形;回頭的熊也是一樣,它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熊只是一種物體,它并沒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事物,它只是運用正負形形成回頭時的視錯空間;優雅的天鵝,細長柔美的脖頸后側和翅膀之間,半嵌入一條蛇;可愛而溫暖的親子象標志,負形小象依偎在媽媽的懷中,圖形融合的十分巧妙自然。
四組圖形看完之后,我們應該大體了解了單側嵌入式正負形的基本形式。要注意的一點是,除了造型上的彼此協調,需要處理的自然到位,還要考慮到,在運用正負形設計時,二者之間的關聯。比如四圖中,貓和盛有櫻桃的高腳杯,二者都營造出一種愜意的休閑;以及熊的頭和身體組成一只熊;還有天鵝的優雅和蛇的危險形成矛盾與對立;再有兩只大象的親子關系。
在我們做設計的時候,正負形之間的聯系,往往是我們創意的出發點或切入點,它們為什么能夠互為圖形的表現在一起,這是我們最應該清楚的地方。
除此之外,還有個小細節,不容忽視。通過觀察,我們是否發現,正負形以外其實還有些小圖形,它們也在配合正負形造型聯想的完成。比如高腳杯中的櫻桃、熊的眼睛、蛇的眼睛以及小象的眼睛。嚴格來講,它們都應屬于正形部分,但由于它們完全獨立于正形主體部分,而且經常配合負形完成視覺聯想,因此,它們可以理解為圖形的某種插件,我把它們叫做正負形插件。
再來看四個單側嵌入標志。
月牙與嬰兒,它們之間面部的邊線共用,形成單側嵌入式標志,這是一個嬰兒安全睡眠類的品牌標志;右側是木星馬術俱樂部的標志,由木星的英文“JUPITER”的首字母“J”,與馬的臉部結合且半嵌入,形成正負形標志。
下面這個標志,中國人都非常熟悉了,太極圖的陰陽魚,也屬于單側嵌入式正負形。巧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插件小原點,可以理解為,從正形主體中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對立統一之勢,造型流線互補,堪稱完美;
最后一個,是我前些年時,為金格鋁門窗品牌設計的標志,同樣也是一個“J”,與上圖不同的是,金格標志中的“J”是正形,左上角半嵌入一個門窗的感受,仿佛“J”形成一個室內的空間,同時,硬朗的造型又體現出鋁制門窗的堅固耐用。
了解了單側嵌入式以后,雙側嵌入式正負形就不難理解了。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看,四個月亮!男孩兒指著貓咪的眼睛說。男孩雖然拉著女孩兒的手,但是兩人的身體都分別半嵌入貓的身體,形成它的兩條腿。這里巧妙的不僅是浪漫的伴侶和拖尾裙,還有可愛的貓咪星空和四個月亮。
再來看一本書的封面設計。
這是由兩只鳥和一個人臉形成的一只白鴿,人臉和一只鳥的頭都是半嵌入式負形圖,因此,也是雙側嵌入式正負形。
這是電影《黑天鵝》的海報,脖子的兩側嵌入了兩人的頭和臉,這里的運用與魯賓杯的形式類似,都屬雙側嵌入式正負形。另外提一句,這部電影我也很喜歡,推薦給大家。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多側嵌入式正負形。先來看兩個標志。
一個是設計大師陳幼堅標志作品。通過兩側負形的龍嘴和龍頭,再加上下面負形的山,形成一個“天”字,這是三側半嵌入式正負形的標志;另外一個是伊格爾山資本的標志。正形的老鷹翅膀下,嵌入馬和狼,再加上鷹頭本身,形成三側嵌入式標志。
再看一下設計大師福田繁熊的作品。正形的許多手,端著咖啡向外旋轉,負形則向內旋轉,形成海報畫面主體。這里不僅運用了多側嵌入式正負形,還用了平面構成中的放射和重復。
另一張也是大師的作品,一排男人的腿,嵌入一排女人的腿,形成多側嵌入式正負形。同時,采用重復并置的效果,創造出簡潔、有趣的效果。男女腿的元素也成為福田繁熊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視覺元素。
另外,發現大師兩幅特別的作品。這兩幅作品是多側嵌入式正負形的一個變體,可以稱之為正負形錯位。它是正負形在互相轉換時所形成的空間互換,從而形成錯位的視覺效果。
這里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我為雅鹿男裝設計的5.1勞動節海報。為什么放到此處,因為采用了半嵌入與半嵌入式正負形錯位相結合設計的。
畫面將兩只高高伸出大拇指的手融入于5月1日勞動節的“5.1”當中。其中,“1”中的大拇指是半嵌入式的,而“5”中的大拇指的正形與負形卻不能完全銜接,它們則屬于半嵌入式正負形錯位設計。
嵌入式正負形設計
以上是半嵌入式正負形的運用。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嵌入式正負形設計。嵌入式正負形,是在圖形中,有負形全部或絕大部分嵌入,形成的正負形圖案。
先看幾個圖。
這兩個都是關于老鼠的嵌入式正負形圖案,一個是跟貓咪之間,一個是跟大象之間,寓意上,一個是天敵,一個是大小。再來看兩個標志。
左側的一棵紅色的樹,中間嵌入一只鴿子,又像一位低頭的女人,體現出一份優雅與安寧。標志不僅有正負形的應用,同時還有樹的局部被翻開的視覺感受,與前文中回頭的熊感受相似。
右側這個標志也十分巧妙。一個女孩做了一個瑜伽的標準動作,巧妙的是,由胳膊腿和臀部圍繞而成的,剛好是澳大利亞地圖,英文可知,這是澳大利亞瑜伽的標志。
除了嵌入式和半嵌入式的正負形,還有二者相結合的正負形設計。來看個標志。
粗壯圓潤的2010,其中嵌入包括浪花、小魚、鳥、爸爸和孩子、樹,表現出生物多樣性的特征,就負形的形式而言,魚、鳥和樹都是嵌入式的,其他是半嵌入式的。
再來看一個更加經典的系列海報。
由意大利老牌汽車品牌菲亞特公司,發起安全駕駛活動的海報招標,巴西圣保羅的Leo Burnett Tailor Made廣告公司的設計方案最終中標。
第一張,畫面中一個大寫的“R”,是“閱讀”的英文“Read”首字母,代表閱讀,而中間和下部的負形部分,則十分巧妙的隱含著高舉氣球的小女孩。圖形的含義是:如果你開車看短信,你看到了文字,你就看不到這個小女孩兒,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
其他四張具有同樣的含義,它們分別是:當你看到文字時,你就看不到公共汽車;當你看到文字時,你就看不到狗;當你看到文字時,你就看不到貨車;當你看到文字時,你就看不到牛。請不要看短信,保持安全駕駛。
海報設計中,“R”和小女孩篇,是典型的嵌入與半嵌入結合式,小女孩兒就是半嵌入式,而氣球則是嵌入式。當你看到正形文字“R”時,你就看不到負形小女孩兒。整套系列海報設計,將正負形的基本視覺感受與勿看文字、安全駕駛的廣告內涵完美吻合。該系列海報,榮獲倫敦國際獎中海報類金獎。
最后,我們來看下隱藏式正負形設計。它是由兩個或多個正形,處于某個特殊位置時,在它們之間形成一個或多個隱藏的負形。先來看個標志。
上面是我曾為伯藝木門設計的標志,利用《破》的概念,將四個字母中最后一個“I”進行變化,正形形成兩扇推開的門,體現了伯藝木門的行業屬性,同時,兩門之間是字母“I”。(《破》是我寫的第一篇公眾號文章,感興趣的童鞋可以看看)
下面是由插頭和插座形成的一個隱藏的負形E。這樣的負形,當我們看見時,會有一種發現驚喜的快感。
以上就是正負形設計。還記得大學時設計的《人口與資源》的海報么?
畢業后,來北京工作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了設計大師陳幼堅的作品,讓我驚詫不已。無數雙小筷子從天而降,中間圍繞出一個碗的負形,碗的邊緣是一行小字。
從設計上來說,他的筷子要多很多,視覺上的大小對比、一對多對比,都比我的強烈和到位,但是從筷子的方向上來說,大師的筷子頭朝上下,中間掠過碗,而我的是沖向碗;另外,我用的是一次性筷子,進一步強調了環保含義,大師用的是中國傳統筷子,顏色純樸而不同,形成視覺層次感和動感。
另外,大師碗的位置靠上一些,視覺重心不會產生下落感。還有碗的形狀也舒服些。現在來看,我當時的設計還有較大的完善空間,與大師的作品相比還差的太多。
看到他作品的那一刻,讓我有一種發自肺腑又莫名奇妙的感覺,心想:我的大學作業,居然也能跟大師撞車啊!
感謝閱讀,想看更多設計成長原創文章,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設計點線面”,與我一起積少成多,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