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認清孩子的錯誤目的
晚上8點,是5歲的小兒子練琴的時候,我提醒他幾次之后,終于在接近9點才坐到琴凳上(還是不情愿)。我打開書,說“老師讓練習這首新曲子十遍”。“媽媽,這個太難了,我不會,我不想練這個!”我耐心地說“是有點難,不過練一練就會了,你看之前的這幾支曲子,你都不會,現在不都練會了嗎?來,媽媽給你示范一下?!?br>
樂樂不但不聽反而更加反抗,大聲說:“不!我就是不想彈這首新曲子!”
我有點不耐煩了:“那你想彈哪首曲子?”“我想彈《小火車》”!我妥協了:”好吧!那你彈完《小火車》,就彈這首新曲子”“嗯!”兒子答應到!
可等孩子彈完《小火車》之后,我說:“嗯!談得比昨天更好了,指法有進步!來我們開始練習新曲子吧!”“不!”孩子仍然不想彈新曲子。我壓制住心中的怒火:“新曲子因為不會才需要練習呀!你看《小火車》你之前也不會呀,經過練習你已經談得越來越好了?!薄靶虑犹y了,我不想彈!”“可是,你剛才明明已經答應說彈完《小火車》,就練習新曲子的呀!”“我就是不想彈!”邊說邊在琴鍵上亂彈。(我們陷入了權利之爭)
我的耐心已經被孩子的倔強和反抗消磨完了,大腦蓋子完全打開了!憤怒地指責孩子說:“你不去嘗試怎么就說難呢?你怎能說話不算數呢?”說完起身離開,不想管了!(感到孩子不聽我的,自己被打敗了,我想撤離)。
?我去到衛生間刷牙,也想讓自己冷靜一下!突然,“砰---”的一聲,衛生間的門被重重地關上了!我知道是樂樂在向我反擊!我沒有馬上出去,努力想讓自己冷靜下來。過了幾秒鐘我又聽到有東西被扔到地上的聲音!我深深地感到了孩子的憤怒!我逐漸意識到是我傷害了孩子!孩子是在反擊報復!我犯了一個錯誤!我深吸一口氣,從衛生間出來,看到樂樂憤怒地坐在床上(事后想到,床是孩子選擇的積極暫停角,他已經學會了有情緒時到他的積極暫停角平復情緒,這讓我感到既高興又慚愧),嘴里喘著粗氣,斜著眼睛瞪著我,我的包和圍巾凌亂地躺在地上!這一次我回歸了理性思考,沒有應戰!
我感到很慚愧,讓孩子如此受傷!我走上去,扶著孩子的肩膀,真誠地給孩子道歉:“對不起,寶貝!媽媽犯了一個錯誤!媽媽剛才的行為傷害了你!我向你道歉!”孩子仍然不語,但氣息平和了一些。“來,媽媽抱抱!”孩子扭動肩膀,不愿意擁抱!看來孩子還不能馬上接受我的道歉?!翱磥砟惴浅I鷼猓∧阈枰獘寢屌隳愦粢粫??”兒子搖搖頭?!澳悄闶窍胱约捍粢粫幔俊眱鹤狱c點頭?!昂冒?,你自己先靜一會兒,媽媽一會兒再來。”我親吻了他的額頭,走開了。
我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反思自己,在孩子練琴時沒有尊重孩子,試圖強制孩子“照我說的做,”引發了孩子的反叛行為---“我的事情,我說了算”!這讓我感到憤怒!通過這一線索,我知道了孩子的行為目的是“挑戰權力”??上М敃r,我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行為目的,就沒有做出相應的鼓勵性回應。而是,批評指責后憤然離開,進而誘發了孩子的第二次錯誤行為,摔門、扔東西。我以孩子的回應行為作為線索,知道了孩子的行為目的是“報復”。是我的行為傷害了孩子,造成孩子反擊報復,以牙還牙。我該如何做出鼓勵性回應呢?我拿出錯誤目的表,思考了片刻,便進了臥室。
我站在門口問:“樂樂,你現在感覺好些了嗎?能和媽媽談談嗎?”孩子已經坐在地毯上玩小汽車了。“好的,媽媽你進來吧!”“剛才媽媽犯了一個錯誤,你一定受到了傷害,我再次向你道歉!”說著我張開雙臂,孩子就開心地投入了我的懷抱!“對不起,寶貝!你能原諒媽媽嗎?”兒子點點頭!“謝謝,媽媽愛你!”“我也愛你,你是我最愛的媽媽”“你愿意開開心心地練琴嗎?”“嗯”“那我們明天一起商量一下,怎樣才能開開心心地彈琴,好嗎?現在馬上就到了我們的故事時間嘍!”
后來,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練琴公約”和“練琴記錄星星榜”,在我出差的時候,樂樂已經可以每天堅持練琴了。從恐懼練琴、并為此母子倆經常發生沖突,以至于我差點就要放棄讓孩子繼續學琴,到今天視頻聊天時兒子給我展示了他的即將畫滿星星的“星星榜”!這一切來自于正面管教的啟發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