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有個誤區:把文章寫好就萬事大吉了。結果自然是慘不忍睹的閱讀量。其實,公眾號的運營不僅是寫篇文,更要從定位、用戶、內容、心理等幾個層面分析。
首先是定位。平臺泛濫的時代,別試圖做大而全的平臺。別以為能生產讓所有用戶都滿足的內容,也別把用戶定位為“學生群體”。性取向都存在那么多可能,你怎么保證用戶的共性?所以必須找到粉絲取向定位,深入挖掘需求,對癥下藥。
找準用戶需求之后是連接,通過公眾號連接。此時要求有優質內容輸出,吸引用戶。你如果是用戶的金子,自然會湊上來跪舔。這時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因為有可能掉粉。就是意識形態不合而果取關,但這都沒關系,你必須堅定個性,散發光芒,尋找平臺的死忠粉。
總而言之,不能滿足所有人需求。要有所取舍,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啊。
定位完了后,做內容。互聯網時代,信息泥沙俱下,優質內容才有生存空間。與日常報告不同,微信體是一種特殊文體。比如:句子要短,一句話要是寫的像這樣子老長老長把用戶讀的斷氣的句子肯定是沒有人會去看的。
刷微信都是馬桶時間。如何在極短時間博得眼球,直接決定了閱讀量。于是標題必須性感,要像島國片子的開頭。誘導用戶迫不及待的點開,看下去,即便內容是渣。值得一提的是,標題的尺度要把握好。內容全曝光了,用戶不點開;什么也不說,用戶也不點。
碎片化的閱讀,實質是閱讀能力的扼殺。人們很難接受邏輯嚴密的文章。所以句子要通俗,情感要高漲,內容要簡單。文章訴求點不能太多,最好一篇文章只講一個東西,讓人一看就懂。如此,便達到了傳播的效果。(很顯然,此文不是。)
內容選材要屌絲心理訴求。互聯網時代,得屌絲者得天下。屌絲是高傲的,不愿被直接宣泄情感。所以文章姿態不能高,要從屌絲求安慰的心態出發,把他給哄開心了。屌絲也是熱血的,但屌絲的熱血需要暗示誘導,這需要比較深的功力。切中屌絲要害,激發共鳴。
文章觀點必求全,是微信體另一誤區。我們不是在寫論文,沒必要面面俱到。想到什么,寫什么,甚至要故意留些坑,給用戶去玩弄。文章無槽點,何來傳播?所以,即使我寫的很爛,我也不虛,就怕你不吐槽我。
閱讀量基本取決于轉發量。所以,要營造一個怎么樣的槽點,誘導分享。這一點,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
“懶”是用戶的另一特征。很多時候文章閱讀量很高,卻沒人關注。這是因為,你沒有提供一個簡便的關注方式。人在看到文章后,除非有某些特殊需求,否則是不會主動關注的。但也是不拒絕關注的,稍微提醒一下,或許就多了個粉絲。
當然啦。營銷活動也是漲粉的很好途徑。比較低端的手法是,平臺送福利,通過某一獎品來吸引用戶,是一種點到面的傳播手法。比較高端的是,用戶自發傳播,通過投票等手法強迫用戶分享,是一種面到面的傳播手法。后者一旦運用的好,輕松漲粉幾千。
最后吐槽一種漲粉方式——上級強制關注。這種是最沒節操、最傻逼的。明明產生垃圾內容,還把垃圾強塞給別人。說你濫用職權簡直是瞧得起你,說難聽點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