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肌無力是任何年齡段會發作的一種疾病,其中最容易得病的人是24~40歲左右的女性,而在進入中年后男性的發病率比較高,由于重癥肌無力在發病時病程比較慢,所以容易被忽略。重癥肌無力在出現后會導致一系列臨床癥狀,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對它要警惕,在身體有以下這些癥狀時需及時進行治療。
什么是重癥肌無力?
重癥肌無力是屬于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它主要是介導物質增加導致肌肉和神經之間的接觸出現問題,進而使兩個組織之間的信號傳遞受影響,一旦信號傳遞受影響肌肉突出的面積就會逐漸減少,最后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重癥肌無力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癥狀也有所不同,大部分患者發病后容易反復發作,難以治愈,需要有極大的信心積極面對疾病,所以在通過基本治療后大多需要對身體免疫系統進行干預,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來雙重提高免疫力,才能使疾病得到改善,并且避免生活質量受影響。
重癥肌無力有哪些類型?
1、眼肌型重癥肌無力
在重癥肌無力發生時眼睛上的肌肉沒有力氣是最先出現的,這個時候患者會發現癥狀,只是在眼睛功能所能涉及的范圍出現,并不會波及到其他地方。在最開始患者會發現沒有力氣睜開眼睛,眼瞼的活動下降,而且會有不同程度下垂,睡著疾病的發展,患者會有眼睛沒法睜開,眼皮沒有力氣等感覺。
2、全身型重肌無力
這種類型是全身肌肉的一種嚴重病變,如果患者發現自己四肢無力累及全身癥狀時說明病情已經進入惡化狀態,患者的頭部是指軀體肌肉都會出現肌力下降,并且在走路時不穩生活難以自理,嚴重還會癱瘓在床。
3、球形重癥肌無力
這種類型在發生時不僅眼睛會有肌無力癥狀、也會導致面部肌肉系統、語言系統以及咀嚼系統跟著受影響,會有吃飯困難、聲音嘶啞、難以張嘴等癥狀。
導致重癥肌無力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在臨床上導致重癥肌無力的原因有兩大類,一種是先天遺傳性,是比較少見的一種。另外一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各種問題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而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講重癥肌無力是因為脾胃虛弱,五臟六腑受到內傷,導致氣血化,生無源,五臟六腑得不到滋養而出現全身無力,肌肉萎縮等現象。
溫馨提示,在重癥肌無力的治療當中日常護理也非常重要,特別是患者自身的情緒,要避免焦慮、不安、沮喪等心情,保持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疾病才能防止疾病受到情緒影響而加重。另外需要定期做身體檢查有利于發現身體其他問題,防止疾病影響,使重癥肌無力反復發作甚至影響患者生活,也能避免其他并發癥發生導致患者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