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Hamility )
榮譽(Honor)
犧牲(Sacrifice)
英勇(Valor)
憐憫(Compassion)
精神(Spirituality)
誠實(Honesty)
公正(Justice)
謙卑 (Hamility)
我發誓善待弱者?
我發誓勇敢地對抗強暴
我發誓抗擊一切錯誤
我發誓為手無寸鐵的人戰斗
我發誓幫助任何向我求助的人
我發誓不傷害任何婦人
我發誓幫助我的兄弟騎士
我發誓真誠地對待我的朋友
我發誓將對所愛至死不渝
之前說過要填坑的,這個周末感覺很累,所以都在調整心情,想了想,還是先挑戰騎士這個話題,阿提拉雖然在后臺表示他已經等了很久,但是小編比他更任性,就讓他先一邊涼快去吧。
騎士~~~~~~(一時語塞)
千言萬語這可從何說起好呢。歐洲的人文,歷史,文化,藝術,審美,文學,雕塑,軍事,政治~~~各個方面都存在著騎士的影子。甚至我們玩的歐洲背景的游戲也到處都滲透著騎士元素。
那么騎士到底是什么人?騎士風又是如何盛行的呢?
簡單的說,騎士就是~~~~就是~~~~騎~~~士。
首先你得騎,然后你要做一個士。(都是廢話)
據我查閱資料得出的結論:所謂騎士,來源于法蘭克王國的查理大帝時期,其前身為查理大帝的禁衛軍成員。
古羅馬軍團,不但擁有出色重裝步兵,羅馬騎兵也毫不遜色,因為遜色了也不行啊,北非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就是用騎兵高手,在羅馬境內縱橫十多年,無人能擋,起結果就是逼著羅馬人也上騎兵對抗。
看看,人家武器還是很多的~~~羅馬步兵是至少攜帶5種武器的。騎兵只多不少
雖然后來西羅馬帝國滅亡,可是東羅馬帝國因為要對抗東方來的游牧民族,居然被激發出全副鐵甲的重裝騎兵,也是驚世駭俗。
所以,在各個國家,國王或者領主身邊,都是一群異常勇猛的戰士組成的禁衛軍和親衛隊。這當中又精選出數量極少的勇猛武士,配備最好的武器馬匹盔甲,成為近衛騎兵團,這也是騎士團的前身。
這就是騎士最早的來源。
在英語中,和騎士有關的單詞分別是:paladin,knight,cavalier,chevalier。
先說Paladin:意義是指查理大帝的騎士,游俠等等
引用一下度娘的說法,paladin的意思就相當于權利的游戲中的kingsguard(御林鐵衛),不過這虛構的鐵衛只有7個,對應小說中的七神信仰。
查理大帝,加洛林王朝最偉大的皇帝,我在第一篇中就提到此人,他的祖父查理.馬特,曾經擊退了阿拉伯人的進攻。而查理大帝則延續了祖父的榮耀,在西班牙繼續攻擊阿拉伯人。
在查理大帝身邊,就有十二位近侍,因為作戰勇猛被稱為Twelve Peers,分別對應的是基督教的12門徒。
這十二個人每個人都有花名,什么魔法師和妖人馬拉吉吉,什么英格蘭美男子阿斯托爾福,什么森林之主佛洛雷斯馬特等等吧,聽起來都相當魔幻。這些人當中,至少有一個人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為稱為最偉大的騎士的羅蘭。(Roland)他的事跡被詳細的記載在一本叫做《羅蘭之歌》的書中,這本書寫作的文體叫做武功歌,算是法國文學開端出現的史詩吧。
羅蘭的故事重點在于其悲情的結尾,講的是查理大帝遠征西班牙,和阿拉伯人作戰,因為受到叛徒的欺騙,所在親衛軍和部下2萬多人遭到10萬薩拉森人的圍攻。羅蘭和自己的11位戰友拼死力戰,到最后只剩他和大主教兩個人奄奄一息~~~為了提醒查理大帝不要前來救援,他吹動自己的號角,直到號角裂開,飛鳥都被震死。奄奄一息的大主教請求羅蘭將其他十一位圣武士的尸體移到他身邊,讓他在自己虛脫死亡前赦免他們的罪。羅蘭德孤身一人,無力回天,只能等待命定的死亡。他揮動他的圣劍杜蘭德爾(Durandal)猛擊巖石,試圖將這柄圣劍毀壞以免落入邪惡的薩拉森人之手。但是這柄劍是如此堅韌,因而他只能——仿佛模仿亞瑟王的傳說般——將它擲入水中永遠隱藏起來。然后他做了臨終告解,發誓效忠上帝,最后面對著敵人死去。
上面這個情節你是不是看著有點眼熟,沒錯,指環王里戰死的岡多王子博羅米爾也擁有一只號角,他的形象便是來源于圣騎士羅蘭。
故事是不是真的我沒去做考證,但是這里面所想表達的忠義和浪漫色彩是顯而易見的。這可以說是騎士文化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而羅蘭本人也因此被封為圣騎士。自此以后,騎士的精神追求就是成為圣騎士。宗教的色彩開始進入騎士階級,本身法蘭克諸國王就講究君權神授,而神權和騎士的結合,也表示了皇權在增加和騎士階級的整合性上更進一步了。
要知道,和羅蘭一起的12位武士,在當時是查理大帝的王室直屬宮殿衛隊成員。他們享受和皇室成員一樣的階級待遇。不僅是他們,就算一般的禁衛軍也都是各個貴族門閥的子弟,因為如果你出身不好,你是沒可能加入禁衛軍的,假如你財力不夠,買不起盔甲~~~那是會被直接逐出軍團的。
羅蘭的事跡使得騎士文化在精神層面上升到一個高度。實際上,查理曼時期,騎士無論從裝備和作戰方式上,也都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一切都要歸功于阿拉伯人。(但也僅限于此)
馬,騎兵們開始使用柏布馬,這種來自北非的神駒,后來成為歐洲現代馬的血統祖先,包括我們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官所騎的東洋大馬,也是這種馬的衍生后代。不過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這種馬來自于中東,因為北非也是伊斯蘭教,也說阿拉伯語。這種馬非常高大,沖擊力強大,而且能承受更重的護甲,正好是騎士的專用坐騎。不過考古證據并沒有發現8世紀的加洛林騎兵使用馬鐙,我們也沒辦法判斷,當時的騎兵到底是在馬上沖殺,還是騎馬狂奔到敵軍之中,然后下馬作戰。好吧,隨他去吧。
護甲,通常置辦全套行頭都要花費40到45個蘇,當然這個價值可能和現在歐元的概念不同,您只要知道很貴就是了。這意味著在當時只有王室,中央統治階層的要人,地方權貴們以及富裕的教會可以承擔的起組隊重裝騎士的費用。公元792到793年間,一位法蘭克騎士必須配備一面盾,一桿長矛,長短劍各一把,還不要求全身護甲,然而到了公元805年情況就大改變了,如果一位騎士在戰場上不身著他的硬皮凱甲的話,那面臨的懲罰將是不僅丟失他自己的現有地位,而且將連帶被沒收與其相關的固定資產。這種全身護甲曾經是---事實上在整個加洛林時代也一直是最昂貴的軍備。
所以呢,騎士是有錢人的特殊權利。沒錢,壓根別當騎士。
好吧,成為騎士門檻還是很高的,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下回繼續說。
喜歡的話還請關注我,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