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在得到專欄學過梁寧老師的產品思維、增長思維系列課程,在混沌學園也聽過她主講的直播課,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客觀嚴謹的思維方式和直言不諱的性格特點。
記得有一次,她和幾位業界比較知名的青年創業者在直播節目中探討“需求與創新”方面的問題。按照主辦方的流程,她先表達自己對真需求的認識,然后其他人簡要介紹自己的創業故事。接下來是互動交流環節,她不僅要回答觀眾提問,還要對幾位創業者的商業模式進行點評。
面對攝像頭和收看直播的觀眾,她絲毫不隱瞞自己的想法,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某些商業模式考慮不周的地方,有的話甚至非常直白犀利,以致于我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覺到現場氣氛有些緊張。不出所料,在主辦方后期編輯的直播回放中,我再也沒有看到互動交流環節的視頻。
還好梁寧老師在去年底推出了自己的新書《真需求》,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對各種商業模式的看法,不必擔心像直播節目一樣被“和諧”。我也可以結合她以往的課程,加深對商業模式和商業邏輯的認識。在尊重常識和邏輯的前提下,她的文字還是那么簡單犀利,通俗易懂,沒有故作高深和故弄玄虛,真正做到了既好讀又好用。
說它好讀,是可以當故事書來看。那些商業史上的經典案例,那些曾經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現象級產品,在她直白生動的解讀下,都有值得琢磨和回味的地方。并且她的思考全面深入,引導我們從商業常識和人性的角度去理解人和人、人和企業、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復雜關系。
說它好用,是可以當工具書來操作。它不同于一般的專業書籍,沒有什么復雜概念和繁瑣公式,完全站在與讀者平視的角度來提出問題和剖析問題,從現象到本質,抽絲剝繭地幫助讀者找到真需求,發現真價值。
書中提到的商業閉環極簡模型包括價值、共識、模式這三個要素,它們都建立在真需求的基礎之上。也就是先找準用戶需求,再創造產品價值,通過達成市場共識來促成交易,以獲得更多市場資源,從而打造出具有競爭力的生存模式。
就拿可口可樂這個百年品牌來說吧。1903年以前的可口可樂賣的是原材料, 滿足用戶需求的是功能價值(可卡因與咖啡因兩種強功能物質的刺激與成癮性構成了它的產品力),但這種商業模式存在成癮、致癌方面的健康隱患,無法長期持續。
而1903年以后的可口可樂,先后去掉了可卡因與咖啡因, 雖然顯得名不符實,但排除了健康隱患,給消費者提供的是情緒價值(品牌價值)。這種商業模式就具有競爭力和可持續性——把“可口可樂”和“快樂”錨定在一起,增加品牌的辨識度,持續構建和經營與消費者之間的熟悉感,直到今天依然深入人心。
書中還講述了三個和山寨手機有關的故事,分別是走騙子之路的尼彩手機、走白牌之路的基伍手機以及走品牌之路的傳音手機。除了傳音手機外,其他兩個牌子的手機在看這本書以前,我都沒聽說過。
尼彩手機的創始人都是圈外人,一個賣煤,一個賣保健品。手機模仿的是蘋果手機的外形,銷售模式則采用保健品和電視購物的套路,突出價格低廉的優勢,只注重原材料邏輯,沒有什么科技含量,更沒有花成本去建設品牌、軟件系統、售后服務和研發團隊。盡管該手機創造過年銷售額20億元的行業神話,但很快就跌落神壇,其失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用偽價值去回應消費者的真需求。
基伍手機的創始人倒是圈內人,是做手機零部件起家,推出了自有手機品牌,并且將注意力放在海外市場(在亞洲、中東、非洲和南美洲四大市場銷售產品)。依靠低價和緊貼市場的功能優化模式,僅用兩年多時間,基伍就成為繼華為、中興之后第三個進入全球銷量前10的中國手機品牌。可惜好景不長,由于在海外市場接連遭遇價格戰和專利訴訟的雙重攻擊,創始人不得不賣掉股份, 退出手機行業, 把品牌也授權給了國外的公司。
和基伍手機一樣,主攻非洲、中東市場的傳音手機剛開始也是采用低價加本土功能, 再加性能優化的商業模式,取得過全球市場占有率排名第四、非洲市場排名第一的好成績。但和其他山寨手機不同的地方在于,傳音手機雖然以草莽開局,卻選擇轉型成為正規軍。除了成功上市,它還做了很多山寨機不會做的事, 比如抓售后服務、為專利付錢,不斷提升研發能力和服務能力。它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品牌優勢,就是因為能做到用真價值去回應消費者的真需求。
除了列舉典型案例,梁寧老師還愛用生活化的場景來強調真需求和真價值。比如一個人喜歡另外一個人,就經常出現在對方面前,把身上的優點都展現出來,希望對方能夠看見、喜歡和選擇自己。但這樣做的人,未必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一個人既不懂對方的需求,又不懂自己生存和成長的訴求,還不懂好的關系需要雙向成就的話,即便擁有轟轟烈烈的開頭,也難以為繼。
又比如我們跟某人見過面,加了微信,甚至一起吃過飯。如果對方對我們沒有任何需求,即便經常給他的朋友圈點贊,他仍然可以在我們需要幫忙的時候,毫無負擔地表示拒絕。因為在他的生活里,原本就可以沒有我們。
不知道梁寧老師的話戳中過多少人的軟肋,反正我很喜歡她這種直來直去的表達方式,雖然免不了有刺耳、扎心之處,但確實后勁兒大,有助于提高視力和認清現實。
畢竟這世界不是圍著你一個人來轉,除了人民幣,沒有誰能夠被所有人喜歡,隨時處于被追捧的地位。所以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企業,我們最好有自知之明,可以試著擺脫一下自己的主觀感受,站到對方(用戶)的立場,來審視自己手上的東西到底有沒有價值。梁寧老師也一再強調只有提供真價值才能滿足對方的真需求,生活中有用的道理往往就是這么簡單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