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加班加點都做不完?生活亂得一團糟?人生完全失去方向?
事實上,很多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卻始終碌碌無為,不僅如此,伴隨“忙死”的,還有每況愈下的身體,以及逐漸疏遠的親友關系。
所以,我們每天疲于奔命,到底為了什么?而我們最終又得到了什么呢?
如果你也為此而感到迷茫,《高能要事》這本書能幫到你!
《高能要事》的作者是葉武濱。作為易效能的創始人,葉武濱老師已在時間管理方面研究了十余年,他的演講活動遍布全國30多個城市,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幫助許多在工作與生活中感到茫然的人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市面上對于時間管理的書有很多,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番茄工作法》。而葉武濱老師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結合了各大時間管理理論與自身的實際應用,為我們量身訂造了《高能要事》這一本實用的時間管理手冊。
現在,讓我們跟隨葉武濱老師的步伐,開啟我們的時間管理之旅。
一、“忙忙碌碌”的假象
閨蜜小李在一家企業做營銷,996的工作模式已經成為常態,白天忙死忙活,項目就是做不完,每天忙忙碌碌,生活也變得一地雞毛。
久而久之,她不禁嘆氣:心好累!這生活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到頭?
其實,我們是否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么總是有一堆事?為什么總是忙不完?
對此,這本書指出,我們對時間管理的一大誤解,便是認為:有必要完成所有的事情!
事實上,作者告訴我們:“人生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在于把重要的事情做到極致?!?/b>
換言之,很多人似乎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分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事,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累死了自己。
根據葉武濱老師的時間管理段位表,以上的情況屬于第一段位,即時間管理能力的第一級別,這意味著“計劃力、行動力和反思力都很一般”。
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專注地把一件事做好!
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A、B、C三類,A類屬于計劃內的重要事件,B類屬于計劃外的緊急事件,C類則屬于其他事件。
而對于這三類事件,我們的態度是“做A推遲B記錄C”,我們的方式則是“255”。
在日常生活中,B類與C類事件常常干擾我們處理A類事件,導致我們無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工作,因此,這個方法的核心就在于:必須確保A類事件的執行。
那么,關于A類事件,我們應該怎么高效完成呢?
這里就不得不提西里洛所創造的“番茄工作法”,要義就是: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
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行動,葉武濱老師還與團隊專門研發了一張“一事專注法表”。
按表格的內容一步一步操作,保證一天內完成A類事件就簡單多了。而由于B類與C類的事件也同樣做了記錄,我們很容易就能利用剩余的時間解決。
一張表格,幫我們輕松學會時間管理的第一步:一次只做一件重要的事,大家學會了嗎?
二、“今日待辦”的謊言
我以前一直有一個習慣,就是做“To do list”。
每一天,我都會把今天要做的事寫進備忘錄,列一個長長的清單,每一次完成計劃后,內心特別自豪。
可一天下來,清單中還有好多事都沒完成,于是,事情就又推到了第二天、第三天……
就這樣,很多天過去了,我的備忘錄中仍有一堆事“待辦”,其中還不乏最先被記錄的工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煩惱呢?
葉武濱老師認為,以上這種生活寫照,說明了一個事實:“今日待辦”是一個謊言。
那么,為什么做了計劃卻沒有用呢?
因為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去完成清單當中更為容易,而非更為重要的事,這一點將直接導致我們永遠做不完重要的工作,它們被封存在“今日待辦”中。
因此,書中指出,要逃離謊言,我們需要做兩方面的努力,一是為要事留出固定時間,二是學會把時間分類。
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提出了“二八法則”,意思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事情只占大約20%,而剩下的80%都是次要的。
葉武濱老師通過這個法則告訴我們,時間的分配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每天都聚焦于那20%的要事,我們的人生就能在極大程度上提升效能。
所以說,我們必須為重要的事情留出固定時間,這段時間是不能被打擾的,并且,需要我們在精力旺盛時完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光時刻”。
另外,一天內不僅需要有固定日程時間,還需要有休息時間、彈性時間、留白時間等,這些看似復雜的分類,在這本書中,又被簡化成了一份名叫“一日五色工作法”的表格。
如果已經熟練運用“一事專注法表”,我們就能開始嘗試這一份新表格了。
同樣地,我們只需要根據表格中的顏色來填充一天的內容,并按表格行事,操作起來一點兒都不費勁,而且一天下來,我們還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你已經開始著手嘗試了嗎?有沒有發現做事情更加利索了呢?
三、“追求卓越”的本質
除了“忙忙碌碌”與“今日待辦”之外,我們還容易陷入另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人生的幸福僅僅在于追求卓越。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在生活當中,有多少工作狂,他們把工作看成是自己的全部,卻忽略了自己對家庭也有一份重要且不可推卸的責任。
他們原以為,只要掙得財富,就是人生的成功,但身體的崩潰與親密關系的破裂,使這些人最終與人生贏家的生活失之交臂。
哈佛大學的一項重要調查早已告訴我們:人生贏家需要十項全能。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十項全能只有兩條與金錢相關,也就意味著,我們除了追求財富和地位之余,仍需關注身體健康以及親密關系等人生的重要課題。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擺脫“拼死”的狀態,擁有全面開掛的人生?
且看葉武濱老師提出的“八大關注”,找回人生的平衡。
書中指出,“八大關注”包括財富、事業、效能、社交、學習、家庭、旅行、健康,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領域!
而我們的夢想,需要覆蓋“八大關注”,大家不妨根據書中給出的表格,填寫自己每一項中想要達到的目標。
比如,在健康方面,可以寫上“減肥”或者“休息”,在家庭方面,可以填寫“關心父母”,在社交方面,可以寫道“慷慨助人”,如此之類。
填寫完之后,我們試著把這些不同類型的目標化成一份份時間表,去計劃,去行動。
從一件事開始,到一周的事,再到一個月,這樣,一年下來,相信大家一定能感受到生命的豐盛。
因為我們已經不再是片面追求物質的人,而是能夠在自己人生方方面面都付出努力的人。
僅僅追求卓越,并不能讓我們感到幸福,因為人生遠不止有財富與地位。只有在各方面都有投入時間與精力經營,我們才能感到內心的滿足。
正如書中的結尾所說:“最幸福的人生應該就是人生贏家們的人生,一種卓越而不失衡的人生狀態。”
寫在最后:
很多人會懷疑,花時間去管理時間,是否在浪費時間?
但這本書告訴我們,時間管理的最終目的并非是管理時間,而是充分利用時間,“幫助我們獲得一個值得擁有的幸福人生?!?/b>
學會時間管理,就是學會生命管理。
讓我們從專注一件要事做起,跟著葉武濱老師的腳步,實踐“高能要事”,實現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