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剛去到義烏,特別的迷茫,那時的自己已經整整一年多沒有工作過了。而且因為生了孩子,身材完全變形,成了整條街最胖的人,190多斤的“肉包子”。
很偶然的在人才市場遇到了一位湖南老鄉,于是她極力推薦我去了一家體育用品批發的公司做營業員。
義烏是全球有名的小商品集散地,所以雖然是個縣市級的地方,名頭卻挺大,叫做中國義烏。
剛去那個公司,老板的一個介紹有點嚇到了我,她說我們公司有兩千多種產品,需要全部記住。
當時的公司除了門面業務之外,更多的是call in業務,當然還有一個形同虛設的官網。
我有一個習慣,不管去到哪個公司,必備一個新的筆記本。可能與大學期間練字有關,拿到紙和筆就想寫一寫,這個習慣讓我受益匪淺。
準備一個筆記本,這是我對職場的你一個重要建議。
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年,但仍然記得進公司不久后,老板就在例會中點名表揚我,還引用了一句俗語: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筆記本記什么呢?記錄前輩和領導們說到的一切,產品知識,專業術語,公司文化……把一切你認為沒弄懂卻覺得有必須知道的疑問。
公司主要批發的是羽毛球拍和羽毛球。那么像羽毛球拍的結構,材質,各種相關的專業術語,為什么價格會有所不同,球拍的工藝等等,這些問題只能靠自己自學。
學習分為三種,一是有人手把手的教你,二是通過書本、資料等學會,也就是自學;最后是沒有任何的資料,完全靠自行摸索掌握,成為一個行業的先驅。
在大學畢業前,我們多是運用的第一種方式,被動輸入。即便是如此,還有很多人學不會。
例如,考試不及格,拿筷子不標準,寫了十幾年的字卻連端正都做不到。當然也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練習。
那時進到公司,工資是2200。現在看來是很低,但是要知道在那做了兩年的老員工還拿不到這個薪水。公司是要求不許私下談論工資,但有些人總藏不住話。
有些老員工認為,自己在那做了兩年,薪水卻不如新員工,很是不甘心。興風作浪的結果是老板就此開了會,把公司所有的收入開支全部公開,并放出狠話,公司是憑本事發薪水。
大概做了兩個星期,我就可以培訓新員工了。其實很簡單,我會把自己問前輩或領導的問題,都記在自己的本子上。遇到不太懂的專業術語,我會上網查詢后,記錄下來。培訓新人時,把自己學習到的通過自己的理解,主動講解給他們聽。把自己從網上尋找到的答案,用自己的語言轉述給他們。
就這么簡單的舉動,卻會讓自己快速掌握相關知識,還可以得到老板都賞識。
在義烏原本就有一個遠方親戚,她給我介紹了一份工廠里的工作:跟單。老板當然是極力挽回,不過因為是親戚介紹的,所以毅然回絕了。
未曾想做了一天,就后悔了。跟單,說白了就是在工廠跟進訂單,但是當時那天我是干了一天的體力活,老員工還告訴我,工廠一月只休一天,并且加班沒得加班工資。
于是,我被嚇回到原公司。回去后,老板女兒找我談話,我第一次知道了,還有“職業規劃”這么一個詞。現在都還記得當時的場景,老板女兒坐在桌子對面,問我:你希望自己的年收入,五年后能達到多少?第一次被問這樣的問題,每個人都想自己能漲薪水,但是目標是多少呢。于是,我按著自己當時的收入,心理很沒底氣的說了個數字:5萬。
老板一口答應,說給我加薪300,月薪漲到2500。可過了一月發工資才發現,原來多加的300是以年終獎的形式體現。當時很是憤怒,于是最終還是離職了。
那時是覺得老板說話不算數,現在回想,其實很感激他有這樣的舉動。因為2500于當時的我而言,就是一缸溫水。
多年后回頭看看,仍在那家公司的同事們。多年如一日的他們,青春慢慢逝去,卻還拿著那微薄的薪水。
離開公司后的不久,之前受我指導的一位后輩跟我埋怨。她去了一家公司做海關的報關員,卻發現那里的前輩一點都不樂意指導她,甚至冷言冷語。
我聽后當然是安慰她。不過,去到公司,沒人愿意耐心教導你,其實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公司請你來,是要你付出價值的。
接下來很幸運的找到了一份銷售經理的工作,3500月薪。老板是賤買,因為同樣的工作按理應該5000薪資。而我卻覺得是高賣了,因為這是第一次當“領導”了。
第一次招聘,第一次組建團隊,第一次學著做績效考核,第一次指揮他人工作,第一次你發現你要去主動尋找方向,然后提出方案給老板,然后再去執行。
不過,這份工作持續的時間不長。因為老板也是新入行,作為經銷商是不愿意花個20萬去鋪設渠道的。高價的產品卻想著走小型超市及美容院去銷售,根本行不通。
那時會加很多相關的行業群,與行業先驅們一起聊行業相關的一切。
其中有位仁兄的論調特別記憶猶新,他說像我公司這樣的情況做不起來的,經銷商是不會愿意出錢出力去給他人做嫁衣的。所以公司肯定不會愿意大投資,而我們的品牌走的又是高檔路線,不進入大型商超根本很難做起來。
當時的自己是一腔熱血,哪里會聽得進他的分析,一天到晚只知道埋頭苦干,想一切能想到的辦法。多年后回想起來,其實他一語成讖。他擁有我當時不具備的預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