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觀點:任何一個人,如果有充分的自信,而心中又孕育著一股熱切上升的意念,都能在大眾面前做出生動的演講。這真的是戴爾卡內基的觀點嗎?感覺這觀點有缺嚴謹,或者是翻譯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關鍵詞:任何一個人、足夠自信、有熱切上升的意念、生動的演講。
任何一個人:從生理條件來看,有語言交流障礙的(如聾啞人士)就不能進行語言演講了吧?行為演講除外。從年齡層來說,嬰幼兒不具備利索的行為及思想去做演講。
足夠自信:這個比較還是必備的。因為自身開得不燦爛也吸引不了別人。
有熱切上升的意念:我還專門去查了"意念"含義: 意念和意識含義差不多,含顯意識和潛意識,指精神狀態。有強烈的欲望包含著行動的付出嗎?強烈的精神狀態,行動的開啟,有聯系,但并不能代表有欲望就會產生行動。
生動的演講:生動指有活力,幽默搞笑或使人感動,能起積極作用的演講。偉大的演講家總能給人帶來希望和積極的促進作用。生動內容的呈現,這要求演講家需是積極陽光樂觀向上的人。
任何一個人,有自信和意念,能做出生動的演講,并不是必然的因果關系。
如果變成嚴謹一些,改成這樣會不會好一些? 有能力(強烈的欲望,思考的能力,行動的響應),肯努力(堅持的品質,吃苦的毅力),成功演講家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