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農歷正月初八,中國各大網站和直播吧新聞都被一個名字刷屏——谷愛凌。
? ? ? ? 在上午十點鐘開始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中國選手谷愛凌在前兩輪都落后法國選手勒德的情況下,第三輪超越自己做出了此前從未做出過的向左偏軸轉體1620,得到94.50分高分,最終憑借總成績188.25分奪得了這枚寶貴的金牌。這也是中國運動員在該項目中歷史性的突破,谷愛凌幫中國代表團拿到了第三枚金牌,至此,中國隊獲得3枚金牌2枚銀牌,排名一度升至獎牌榜第一名!
? ? ? ? 對于谷愛凌這個名字,其實在幾年前我跟大多數中國人一樣都是很陌生的。最早知道這個人還是去年在直播吧里偶爾看到她的一些新聞,之后就慢慢開始關注她。最近,隨著北京冬奧會的到來,“谷愛凌”逐漸成了一個最炙手可熱的名字。但絕大多數人對她的了解僅限于“天才”、“學霸”、“美女”、“冠軍”等標簽,而谷愛凌的人生遠比這些標簽豐富、有趣得多。
? ? ? ? 2013年7月19日,一位不滿10歲的女孩注冊了微博,取名“青蛙公主谷愛凌”,并曬出自己在滑雪比賽中獲得冠軍的照片。2019年1月27日,15歲的谷愛凌在世界杯坡面障礙技巧賽意大利站的比賽中奪冠。 2019年6月6日,谷愛凌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三年后的2022年,她將代表中國隊征戰北京冬奧會。從此,谷愛凌這個名字,以及自由式滑雪這個運動項目開始逐漸進入中國大眾的視野。
? ? ? ? 2003年9月3日,谷愛凌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她的爸爸是美國人,媽媽是中國人,她從小跟著媽媽和“奶奶”一起生活——她管媽媽的媽媽叫“奶奶”,并跟隨了母親谷燕的姓氏。關于谷愛凌名字的由來,據《經濟學人》報道,2002年11月,谷燕的妹妹凌(音譯)在駕駛姐姐的寶馬敞篷車時發生車禍,不幸身亡。不到十個月后,姐姐谷燕的女兒出生了,取名愛凌(英文名Eileen)。
? ? ? ? 谷愛凌的媽媽谷燕在北京長大,大學就讀于北京大學。領英上的資料顯示,北大畢業后,谷燕赴美留學,先后在奧本大學讀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在洛克菲勒大學讀了分子遺傳學,還在斯坦福大學的商學院讀了MBA,畢業后在華爾街工作。而她的丈夫,也就是谷愛凌的爸爸,則畢業于哈佛大學。
? ? ? ? 谷愛凌3歲那年,谷燕因為喜歡滑雪,去美國加州太浩湖的北極星度假村滑雪場兼職滑雪教練。她每次都帶著谷愛凌一起去,她滑自己的,把谷愛凌送到滑雪場的滑雪學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學。后來,在接受采訪時,谷燕表示:“我從小就喜歡玩,就是言傳不如身教。”
? ? ? ? 剛開始學滑雪時,3歲的谷愛凌每天都穿很多層衣服,像個「肉球」,在滑雪場上圓滾滾的,老是摔跤。但是她很少哭鬧,她后來回憶說:“當其他孩子在哭鬧、抱怨的時候,我正在小坡道上忙著呢。”
? ? ? ? 她很快便展現出了身體天賦,學得比同齡人都快,3歲時,她就能跟著5歲的孩子一起滑;5歲時,可以跟著8歲的孩子一起滑。8歲那年,滑雪學校不再收她,當時,學校給媽媽谷燕的建議是:請把谷愛凌送去專業的滑雪隊。這些都讓谷愛凌越來越喜歡滑雪,因為她享受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她說:“柔軟且顆粒狀的雪在我的雪板下流過的時候,讓我感覺自己無所不能。”
? ? ? ? 9歲時,谷愛凌就表現出了成為頂尖職業滑雪運動員的天賦。在加入專業滑雪隊的第二年,她就在美國青少年滑雪比賽中拿到總排名第一的成績。但即使如此,媽媽谷燕也沒有讓她放棄學業,而是一邊讀全日制的學校,一邊訓練并參加比賽。谷愛凌說,這讓她學會了時間管理。她會在去訓練、比賽的路上看書、寫作業。她知道自己的時間比全職滑雪的人少,就會奮力追趕,這個過程中效率就會提高。她這樣評價自己,“天才有可能是一部分,有可能,但是我自己覺得大大多數,是努力和時間的平衡,還有自律的生活方式。”在她看來,這也令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選擇,“學習累了的時候,就想到周末可以去滑雪。”
? ? ? ? 即便后來谷愛凌多次在成人賽、世界杯上奪冠,這種習慣依然被她保持了下來。“這些都是跟腦子有關的,學會更高效地去安排自己的時間。知道什么時候累了,什么時候不能跟別人說話。”在很多人看來,谷愛凌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她的媽媽谷燕。為了支持谷愛凌滑雪,每到滑雪季的周末或節假日,谷燕都會開四個小時的車送女兒去滑雪、訓練。每天往返要八個小時的車程,谷燕開過了十幾個雪季。在谷愛凌美國的教練看來,谷燕是一位名副其實的“Tiger mom”。谷愛凌在美國的滑雪培訓機構的校長漢利這樣形容谷燕,“她會為谷愛凌把關所有的訓練”。漢利說,谷燕是他見過的最有逼迫性的人,“她總是微笑著告訴你你有多棒,但事后你會發現她是有請求的,她總是希望她女兒獲得特殊的待遇。”如今,谷燕除了陪女兒訓練、比賽,還一直擔任 Fusion Investment 在中國的私人投資者和專家。她讓谷愛凌專注于參加各種各樣的滑雪比賽,但這對于一名個人運動員來說,是一筆極為昂貴的支出,不僅要支付教練的費用,還要支付飛到全球各地參加比賽的旅行費用。在漢利看來,谷燕作為母親對女兒的付出在美國極其少見,但“她永遠不會退縮”。在今年冬奧會的中國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及坡面障礙技巧隊的名單中,谷燕的名字也出現在了管理人員的那一欄。
? ? ? ? 但在谷愛凌眼中,媽媽并不是一個嚴厲的角色。她形容媽媽不是“虎媽”,是“兔媽”。她說,媽媽所做的事就是尊重她的選擇,幫她達到目的,“我選擇一個東西,她一定不會讓我失誤,她教我一步一步怎么分解,怎么達成。”談到自己的教育理念,谷燕說,她從小在中國受到的教育是成為一個“完人”,“小時候我覺得我要是不得一百分,就是非常大的錯誤。”但她并不希望谷愛凌也像她一樣追求完美,她一直告訴谷愛凌,不必非要考斯坦福;出去參加比賽,她也不會要求谷愛凌必須拿冠軍。她說,“要說理念,我就記得兩句話,第一句是愛凌入學時她們老師說的,千萬不要糾正她們的錯別字,不打擊孩子的創造力。第二句是學到的理念,少表揚點他們的聰明,多表揚點他們的努力。”
? ? ? ? 但有時候,谷愛凌才是更好勝的那一個。2016年,谷燕陪谷愛凌去鹽城湖參加比賽,那是谷愛凌第一次參加成人組的比賽,那意味著,谷愛凌可以拿到積分,在世界自由式滑雪領域參與排名。但比賽前一天,谷愛凌發燒到40度,嗓子疼到坐在媽媽的腿上哭。因為沒有時間適應場地,第二天的比賽,谷愛凌第一滑出現失誤,但依然拿到了銀牌。回到住處,谷愛凌一直抱著電腦研究之后的大跳臺比賽。谷燕不想女兒太拼,她安慰谷愛凌場地沒練過,還生著病,“先適應適應就行”。但谷愛凌一直問“為什么”,她倔強地反駁道,“比賽的時候人家不管誰跳過沒跳過。”第二天的跳臺比賽,谷愛凌在肺部不適的情況下,拿到了金牌。
? ? ? 《GOSKI》的編輯王小源曾多次采訪過谷愛凌和她的媽媽,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往大了說是環境影響競技體育運動員的發展路徑,往小了說是家庭教育、個人努力的結果。愛凌,在這兩個方面都獲益頗豐。”演員黃覺曾進行過一組名為“你好女生”的肖像拍攝,谷愛凌是他拍攝的第十一位女生。在微博曬出照片時,黃覺還記錄了一些與谷愛凌媽媽的對話——
? ? ? ? “姐,你是怎么教育這個孩子的?”
? ? ? ? “要說理念,我就記得兩句話,第一句是愛凌入學時她們老師說的,千萬不要糾正她們的錯別字,不打擊孩子的創造力。第二句是學到的理念,少表揚點他們的聰明,多表揚點他們的努力。”
? ? ? ? 在另一次采訪中,谷燕說:“我對谷愛凌的教育就是,第一是睡覺,第二是學習,第三是玩。”谷愛凌如今依舊要保證自己有十個小時的睡眠——小時候,這個數字是15個小時,上小學以后是13個小時。媽媽一直告訴她,“睡不夠哪有精力玩兒。”
? ? ? ? 在滑雪之外,谷愛凌還從小學習騎馬,參加唱歌比賽,在學校的籃球比賽、長跑比賽、越野跑比賽中都拿過獎牌。13歲那年接受采訪時,谷愛凌說,打籃球讓她獲得了兩樣特別重要的東西,一個是朋友,籃球讓她交到了很多朋友,另一個是“想法”,“所有的運動,包括籃球,不要去想有別人做得比你好,不管是別的男孩別的女孩,比你大比你小,你就是最好的,你必須帶著這個想法去開始練,所有打得好的人都是這樣開始的。”谷愛凌所在的滑雪學校校長漢利說,“她還是加州頂級長跑運動員之一”。
? ? ? ? 11歲那年,谷愛凌在舊金山灣區獨立私立學校2500米越野賽中,拿到了女子團體第三,女子12歲組第一名,14歲以下組第二名。谷愛凌在紅牛訓練營的教練彼得·奧利尼克形容她,除了天賦,谷愛凌對滑雪充滿熱情,總是有一團火焰在圍繞著她。
? ? ? ? 作為一名個人運動員,谷愛凌極其自律,在彼得·奧利尼克看來,這是一種很高的職業道德。“她總是第一個參加訓練,也是最后一個離開的。她參加很多的賽事,回家還要跑步和訓練,這很少見。”
? ? ? ? 11歲時,谷愛凌還沒有把滑雪當成一種職業,在當時的采訪中,她還時常流露出童真的一面。她說,“滑雪現在是一個我喜歡做的東西,但是不是一個職業,我長大以后還是要干好多不同的東西。”但談到滑雪,她的描述非常生動:“我喜歡滑雪,因為滑雪的時候,當一個鳥,就飛起來,然后落地。”她說,這種感覺非常厲害,是平時走路的時候很難感覺到的,“滑雪飛起來的感覺,和高興的感覺,可能是兩個最上癮的。”
? ? ? ? 自由式滑雪作為極限運動,挑戰與風險并存。2016年,谷愛凌在訓練時摔斷了鎖骨。休息了7周后重新開始訓練。2018年的一次跳臺訓練,腳骨骨裂。2018年末,在崇禮舉行的世界杯中國站比賽中,谷愛凌訓練時摔到頭部,當場失憶,被診斷為腦震蕩。2021年,世錦賽前夕,谷愛凌遭遇右手韌帶撕裂,手骨粉碎性骨折。為了參加比賽,她沒有立刻去做手術,因為手術后要恢復六周的時間,不能滑雪和參加之后的比賽。她戴著防護手套,不帶滑雪杖參加了這次世錦賽,賽后才去做了手術。談及手術后的安排,她說,“到時候我也不會閑著,估計會利用養傷的時間跑個馬拉松吧。”
? ? ? ? 紀錄片《我的時代和我》第二季記錄了谷愛凌的一次室內訓練,起跳后的她重重地落在了泡沫池的邊上,一時疼得無法站起來。但面對攝影機,她把口罩往上挪了挪,不想展示自己疼痛難忍的表情。受傷難以避免,但它也可以幫助運動員更加理解自己所從事的這項運動。在崇禮受傷的那次,谷愛凌遇到了自己曾經的教練、當時正擔任中國集訓隊教練的普羅塞爾。得知受傷后的谷愛凌還在猶豫要不要退賽,普羅塞爾給她看了一段不同運動員受傷的視頻,并告訴她,“如果你想做一名運動員,就會有不同形式的受傷。競技體育是一個過程,如果你過分在意結果,那這個結果往往不會到來。如果你關注過程,結果最終會到來。”隨后,谷愛凌選擇放棄比賽。兩個月后,傷愈的谷愛凌參加國際雪聯坡面障礙世界杯分站賽。在此之前,她在世界杯上的最好成績是第十一名。比賽之前的訓練,谷愛凌遇到了自己的偶像,平昌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賽的冠軍莎拉·霍夫林,谷愛凌特意去找霍夫林合了張影。隨后的訓練,谷愛凌完成了一個新動作,霍夫林看到后鼓勵了她,然后自己也嘗試了一個同樣的動作,結果沒能成功。這讓谷愛凌感到很意外,她再次意識到了這項運動本身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第二天的比賽,霍夫林奪得冠軍,谷愛凌以0.49分的微弱劣勢位列第二。15天后的意大利站,谷愛凌在決賽前兩輪發揮并不好的情況下,第三輪逆轉,拿到了個人首個世界杯分站賽的冠軍,并登上總積分榜的第一名,彼時,谷愛凌15歲。谷愛凌說,滑雪是控制的游戲,保持平衡是最重要的技巧,需要腦子帶著身體走,因為,“腦子了解好會是什么樣子,身體才會跟著去做”。
? ? ? ? 她從小跟著奶奶學鋼琴,這也在滑雪上給了她很大幫助。每次做一個動作之前,她都會在腦子里把這個動作想象成音樂,想象起跳后,耳朵里的風聲發出不同的節拍,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節奏,“Cork 900 有一個動作就是‘噠 噠噠’,duble cork 1260的一個動作是‘噠噠噠 噠噠’。”
? ? ? ? 對谷愛凌來說,贏一直都很重要。2021年的世錦賽大跳臺比賽中,谷愛凌發現,在她之前出場的選手都選擇了超高難度的動作,她也臨時決定做一個自己還不夠熟練,落地還不夠穩的動作。因為,在她看來,如果不做這個動作,“就沒有意義在這個比賽”,她說:“我進入任何一個比賽,都必須有可贏的希望。”谷愛凌說,自己的比賽精神,這種對于贏的渴望,來自于奶奶馮國珍。幼兒園時,奶奶就教會了她乘法口訣,教完就跟她說,“你去上學跟其他人比賽吧。”到學校谷愛凌才發現,在美國,這是小學三年級才會學的內容。奶奶希望谷愛凌什么都拿第一。小時候,谷愛凌參加學校的跑步比賽,還沒跑完,她暫列第二,拐彎的時候就聽到奶奶帶著一群人在喊:“Eileen NO.1,Eileen NO.1。”她扭頭看到,一排美國家長中間,站著身高一米五的奶奶。她現在都想不明白,奶奶不會講英文,當初是怎么組織了一群人跟著她喊“Eileen NO.1”的。據《經濟學人》報道,如今86歲的馮國珍仍然堅持每天跑步一英里。
? ? ? ? 對于自己加入中國國籍,代表中國出戰北京冬奧會的決定,谷愛凌說,她十歲時就開始考慮這件事,因為在中國,自由式滑雪的多個項目尚處于起步階段,“一想到我有可能成為別人的榜樣,我就覺得這個機會不容錯過。”但當她宣布這個決定后,美國國內質疑聲四起。前女子團體極限運動會金牌得主Jen Hudak稱谷愛凌是“機會主義者”,她說,“她之所以成為這樣的運動員,是因為她在美國長大,在這里她有著一流的訓練場和教練,在中國可能沒有這樣的機會。”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谷愛凌也提到了網絡上紛涌而來的謾罵,她說:“我收到了海量的私信,在我處于如此敏感的人生階段時,卻讀著這數以千計的猜測和仇恨言論,那是很難受的。”但越是飽受質疑,她越堅定自己的選擇,因為,“體育提供了將觀點截然不同的人民和國家團結起來的最大希望”,她說:“因為體育真的可以對種族、性別、宗教和國籍視而不見,只是為了挑戰人類的極限。”在《紐約時報》采訪時,被問到中美問題時,谷愛凌說:“我能在約七米高的U型雪場里做后空翻,那不是政治,而是在挑戰人類極限,將人類連結起來。”
? ? ? ? 除了滑雪,谷愛凌對時尚也興趣頗深。15歲那年,她第一次受到邀請參加巴黎時裝周,她看到有的人居然可以穿著塑料袋一樣的衣服出門,這讓她感受到了一種新的刺激,原來一個人可以這么“不一樣”。這也給她提供了另一種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為她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在宣布回歸中國后,谷愛凌與體育經紀公司IMG簽約。在此之前,李娜也是IMG的簽約運動員。IMG為谷愛凌接下了二十多個奢侈品牌的合作,以及多本時尚雜志的拍攝。2021年以來,有至少23個品牌和谷愛凌簽約,為她每年帶來上億人民幣的收入。18歲的谷愛凌也就此登上了福布斯“2021中國名人榜”。
? ? ? ? 在一次采訪中,記者問谷愛凌中美年輕人的文化差異,谷愛凌答:“修圖。”她說,在美國的同齡人幾乎都不修圖,如果你修了,大家會覺得你不自信。“難道不應該更愛自己多一點嗎?”她解釋道,美國是多種族國家,不管是白種人、黃種人還是黑人,各有各的美,大家普遍認為自己已經很好看了,不用修圖,“如果你修圖,最后大家還是會看到你本人是不是真的漂亮。我想反過來,看照片覺得一般,看本人,哇,真漂亮!”
? ? ? ? 作為唯一一個在自由式滑雪比賽身兼三個項目的運動員,谷愛凌加入中國國籍后,獲得的每一枚獎牌,都在刷新中國自由式滑雪多個比賽領域的紀錄。2021年12月的自由式滑雪大跳臺世界杯決賽中,她完成了一個高難度的前空翻兩周加轉體四周(Double cork 1440),她滑過斜坡沖向天空,在短短的不到三秒的時間里,完成了四次360度的旋轉,平穩地落在了地面。看到她的表現,NBC的解說員驚嘆道:“She absolutely stomped the field!”(她踩爆了賽場)
? ? ? ? 北京冬奧會開始前一周,在世界極限運動會X Games上,當谷愛凌贏得了第一項比賽后,她本能地想要抬手慶祝,但很快縮了回來。因為第二天還有比賽,她不敢慶祝。她的反應讓身邊人感到意外,他們反復對她強調,“你贏了X Games比賽!”在極限運動領域,這是最頂級的賽事。但直到第二天,谷愛凌贏下另一枚金牌時,落地時的她才把雙手舉過了頭頂,歡呼著慶祝。在這屆X Games中,谷愛凌拿到了兩金一銅三枚獎牌,成為X Games歷史上第一位獲得金牌的中國運動員。谷愛凌說,“有人跟我說這個數據時,我開始哭了,這就是我決定去中國滑雪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創造這段歷史。”在這屆X Games 比賽中,谷愛凌在大跳臺項目中的主要對手,法國運動員泰斯完成了Double cork 1620度轉體,拿到了冠軍。這一新紀錄讓谷愛凌在冬奧會上的金牌產生了懸念。
? ? ? ? 短視頻平臺上,有人發出一張海報,建議不要給谷愛凌太大壓力,但谷愛凌看到后回復:“你為什么不是對我更有信心?”近兩年,在接受采訪時,谷愛凌時常提到一個愿望——希望自己能帶動更多的中國女孩參與滑雪這項運動。
? ? ? ? 初中時,她就讀于一所女子學校,那所學校的校訓是:教育,激勵,賦予女性更多應有的權利。這讓谷愛凌開始有了一種要為更多女性發聲的意識。12歲那年,在學校組織的一次演講中,她的演講主題是:運動中的女性。這源于她8歲加入美國南北聯盟滑雪隊時的經歷,當時,她是隊里唯一的女生。對于那段經歷,她是這樣描述的:“剛進入隊伍的時候,我被分到了低水平組,盡管如此,我很快就層層攀升到了主力隊。那時,我是隊里唯一的女孩,一開始我被冷落了,沒人想和我一起坐升降椅。漸漸地我被接納了,并且交到了我最好的幾個朋友。但這個過程經過了整整三年。”后來,在她參加的自由式滑雪比賽中,女子組冠軍的獎金通常是600美元,而男子組冠軍的獎金則是12000美元。這讓谷愛凌很早便意識到了——在競技體育的世界里,性別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不平等。在那次演講中,她如此描述這種不平等:“在當今世界,男性比女性更有機會去參與運動相關的職業,許多人認為,這僅僅是因為男性的肌肉天生比女生的肌肉更大、更強,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刻板印象逐漸發展成對女性運動員的負面定義,女性經常因為性別,而被剝奪合適的運動機會。”
? ? ? ? 在《時代》周刊的那次采訪中,谷愛凌說,希望當自己再次回到北京時,能聽到她的中國朋友跟她說,中國滑雪的女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谷愛凌說,“即使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這一切也非常值得。”
? ? ? ? 北京奧運會結束后,如無意外,谷愛凌將回到校園,去斯坦福讀書。談到自己的專業選擇,谷愛凌說她對很多專業都感興趣。她喜歡寫作,想做一名記者,也特別喜歡分子遺傳和量子物理。她始終記得媽媽告訴她的一句話:“要讓別人尊敬你,就不能做一個只會滑雪,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沒有學識的運動員。”
? (后文分享的是自己很喜歡的直播吧一篇深度介紹谷愛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