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完成91~102頁,溝通技巧之六:切勿使用指使的語氣說話;技巧之七:讓別人對你產生信任感;技巧之八:掌握溝通的主動權。
今日起由思穎發(fā)起共讀任務。祝愿我們的準孕媽媽在書香里孕育一個從小愛讀書的寶寶!還有每天堅持閱讀、用筆記打卡的雪梅孕媽媽!(按習慣此處應配幾個開心的表情,但試了幾次不成,是簡書不支持。簡書,之所以簡,我想,應該是要讓作者專注于讀書、專注于安靜地寫作,少一些華麗的裝飾,簡單、從簡、專一。其實,挺好!)
至今日,讀完了本書的前三章,關于溝通的八個原則、六項修煉、八個技巧。
一邊讀一邊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經當老師的時光,因為這些原則、修煉、技巧,在那段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里,在我每天都會堅持蹲下來或彎下腰或摟在懷里跟孩子們說話的歲月里,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實踐著。原來,那些自己曾用心摸索的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有很多同樣適用于成人的世界,只是自己沒有覺醒而已。感謝卡耐基這本溝通經典著作,感謝自己用心組織本次讀書活動,感謝書友們的陪伴,讓我有機會深入去思考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的相通之處——人性的弱點,即日起努力實踐溝通的技巧,修煉自己的人生。
今日書摘:
1、不要針對某個人發(fā)表你的意見,如果你要說服他,需要針對的不是人,而是事。
2、用建議代替指使,可以讓人信服;用請求代替指使,可以讓人高興地執(zhí)行;用商量代替指使,有人會主動請纓;用贊美代替指使,他們會用行動來證明你說的是對的。
3、信任是人們進行交往的基本前提。如果沒有信任,即使人們在互相談話,也稱不上是真正的溝通。
4、說服他人,而不被他人說服,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談話的主動權。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