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彌漫著浪漫的氣氛,成雙成對的情侶們有說有笑,臉上漾開著幸福。透過明凈的玻璃,能感受到餐廳里撲面而來的溫馨。大家都在熱情地迎接著這個專屬的浪漫節日。
剛下班的她,裹了裹大衣,匆匆瞥一眼站在餐廳門口對她打招呼的服務員,繼續迎著冷風快速地往家趕。
也許不能稱之為“家”,畢竟,“家”的含義應該至少有兩個人組成才算是家吧,而她,一直都是一個人。
熟悉的小區,熟悉的五樓,熟悉的大門,閉著眼睛都能找到的地方。她像往常一樣打開了兩層門,只不過今天有點百無聊賴,興許是因為節日的影響。開門之后,她快速進屋,又快速地將門反鎖上。新聞上幾乎每天都充斥著各種單身女性被尾隨遇害的消息,她只能自己保護自己。
跟以往一樣,開始做飯。隨便吃點什么吧,她對自己說。于是,麻利地裝水裝米,將電飯鍋定時。這時,聽到對面的敲門聲,她朝外看了一下,只見對面的女孩出來,笑容明亮地接過快遞送來的花,然后開心地對快遞說了些什么。
應該是某個暗戀她的男孩送的吧。要是他……她晃了晃腦袋,提醒自己不要胡思亂想。
可能是因為同在一個城市的緣故吧,她自嘲道。思緒卻開始蔓延……
那年,她大一,他大三,他們在同一個社團。她是社團里某個部門的干事,他是理事長。
某一天晚上,部長因為臨時有事無法參加社團例會,便打電話給她,叫她代替參加。她從來沒參加過例會,一看表,時間又來不及多問了,她披上外套,急匆匆地就往部長說的地方趕去。到了那兒,只聽見門縫里傳來某個男生清亮的聲音,明顯,會議已經開始了,她遲到了。
她不知所措,因為參加例會的都是各部門的部長,她一個都不認識,這會兒進去又打斷了會議,那多該尷尬!可是部長要我轉達會議內容,不進去怎么知道呢?躊躇再三,她還是硬著頭皮輕輕地推開了門。此時,整個會議室突然變得安靜,所有人都在望著她。她多希望會議室里的人能忽視她的存在。正當滿臉通紅的她,不知所措時,角落里站起來一個高高瘦瘦的男生,微笑地問她:“同學,請問你是哪個部門的呢?”她輕聲回答他。隨后,他帶頭鼓掌,說大家歡迎新同學,還請她作自我介紹。正是這一個鼓掌,瞬間緩解了她所有的尷尬。
自那天之后,她便記住了他。一個高高的清瘦的男生,帶著明朗的笑,干凈的眼神里有些許堅毅,說話干凈利落,語氣自信又從容。
進入社團一個多月,她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傳說中的理事長。
從此以后,她開始期待社團例會,因為只有比較大的會議,才有機會見到他。部長說理事長很忙。
第二次見到他,是在會議室門口。為了避免上次的尷尬,她早早地來到會議室門外,門還沒開,她傻傻地等著。突然,她望見一個穿著黑色外套的身影,正邁著輕快的腳步向她走來,是他!她心里一驚,快速地轉了個身,假裝成路人閃到一邊。事后,她非常懊惱,為什么連打聲招呼的勇氣都沒有!
每次會議,她都在奮筆疾書,美其名曰記要點。大多數時候她其實都沒聽進去,記筆記的原因只是因為不敢抬頭看他。一次會議上,他跟所有部長強調,開會內容一定要有中心點,不能泛泛而談等,大概是這些內容。她沒理會會議的氣氛,只知道埋頭記筆記。只要不叫她發言,比做什么都好。正當她抬頭看他的時候,他的眼神也正落到她身上,說了句,我請這位同學說一下她的看法。What ?!真是……越不想的越來……那就說一說吧,沒什么大不了的。這么想之后,她立即大方地站起來,一連串說了自己的看法,完全沒考慮過這些看法會不會讓各位部長尷尬。說完之后,他向她點了點頭,并投來贊許的目光。那一刻,她內心蕩漾,開心地要飛起來。
現在的他應該也是這樣吧,常常鼓勵他人。
回憶一旦被牽起,就像被開了閘的水,泛濫無可收拾。
印象最深的,是社團周年慶。他在臺上發言,侃侃而談,將近尾聲時他模仿了某個名人的口音即興表演了一段英語演講,手勢中帶著氣勢和瀟灑,那時候坐在臺下的她,心里滿是敬佩與羨慕。
每一次,只要他出現的場合,她一個都不曾錯過。
每一個遇見的場景,她都記憶猶新。每一次的交流,她都細細珍藏。
她記得校園十字路口的那次偶遇,假裝路人的她表面平靜,心跳卻漏了半拍;她記得圖書館的那次期末復習,湊巧他坐在對面復習考研,她大氣不敢出,埋頭看書,卻什么也記不住,下午不敢再去原來的位置;她記得他給她的讀書筆記的評論;她記得在回家的火車上,在QQ 上說起她的家鄉,他說那是個好地方……
她知道他喜歡攝影,喜歡英語,喜歡演講,喜歡旅游,喜歡跑步,喜歡寫作,喜歡看書……然而,所有這一切,只不過是從他的文字里猜測的。現實中,幾乎沒有直接的交流。
后來,他讀了研,她繼續關注他的空間,設置了他的賬號為特別關注,這樣他一有動態,她便能第一時間獲悉。好在,他每天都發布一篇日志,她就這樣一篇篇地看。
不知何時起,他突然不再更新了,沒有原因,也無法知道原因。那段時間,仿佛失去了什么,她一陣低落。
就這樣停止追尋吧……她對自己說。
就這樣過了兩年。
她畢業了,只身來到了S 城求職。生活還是一如既往地平淡如水,沒有可以想念的伴侶,每天都試圖努力地過好一天。
一天中午,電腦右下角突然彈出來一個QQ 空間的彈框,是他!再次看到久違的熟悉的昵稱,真的是他嗎?是的,他說,他回來了。
不敢相信,他再次出現了。而且,也在S城上班。
按捺住心中的小確幸,她努力搜索詞語,組織語句,想著如何評論那條動態,心中忐忑不安,又小心翼翼。后來,她還是評論了,然后很幸運地加了他的微信。
通過他的朋友圈,她大概了解了那段“消失”的時間里他過得如何。然而,即使加了微信,她也從來沒想過打擾他,她只想做一枚安靜的觀眾,一如當年坐在臺下的那個她。
每次和閨蜜聊天,閨蜜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勸她要勇敢,不要永遠原地踏步。可是要怎么勇敢呢?已經習慣了這一段距離,習慣了在這一段距離之外欣賞他,只要每天都能看到他的文字,她就已經很滿足,怎敢再奢求縮短一點點距離。
山有木兮木有枝。也許他永遠不會知道她的存在,但又有什么關系呢?觀眾什么時候奢望過舞臺上主角的青睞?如果有,那一定是個不稱職的觀眾。
恍惚間,一陣飯香飄來,對門人家的炒菜聲將她從個人世界中拉了回來。肚子里傳來的咕咕聲提醒她,該吃飯了。苦笑了一聲,只笑自己太傻,竟然在這撒狗糧的日子里莫名其妙瞎想一通。
“叮~”閨蜜給她發來了微信。呵,誰說單身汪沒理由過情人節?單身汪照樣有約哦~
她笑著愉快地點開了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