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C語言從零開始(三)-基本字符集講了基本語法的第一部分,今天我們來說說C語言中的數據類型和賦值。
一,概述
C 語言包含的數據類型如下圖所示:
這張圖大家肯定在很多教材中都見過,它包含了C語言中涉及的全部數據類型
1. 數據類型的意義
先簡單說一下數據類型的作用。在C語言中,程序操作的最基本的元素叫做變量。編程的實質就是把變量中保存的內容進行處理,最終返回一個處理后的結果。
而計算機用于保存不同變量的內部結構是不同的,最直接的不同就是在內存中為這個變量申請的空間大小不同。因此,我們在定義變量的時候應該告訴計算機這是一個什么類型的變量,這就是數據類型的意義。
一定有人會問,計算機為啥不給每個變量都分配一個足夠大的空間,這樣大家就可以使用同一種數據類型了,不用再做區分。這是因為最早的計算機內存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你只需要保存很小的數據卻用了非常大的空間,那就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如今內存越來越便宜,空間越來越大了,但節省空間開銷依然是軟件開發的一個重要原則。
話說有些腳本語言比如JavaScript中是淡化數據類型的,所有的變量都使用統一的數據類型var。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
2. 賦值
定義了變量之后,要給變量賦值。沒有被賦值的變量是不能被使用的,這是C語言的一個重要規定。請看這段代碼:
int a;
a = 5;
以上這兩行完成了兩個動作,第一行定義了一個數據類型為“int”,變量名為“a”的變量,第二行給變量"a"賦值5。
需要注意的是"int"和“a”中間需要一個空格,每行結束后需要一個“;”。
另外,第二行中“=”兩邊各有一個空格,這一點不是C語言要求的,只不過是業內約定俗成的規矩,方便閱讀。這種規矩還有很多,后面會專門說到,讓你的代碼風格更地道。
如果覺得兩行代碼太麻煩,還可以這樣寫:
int a = 5;
這一行和前面的兩行效果完全一樣,采用哪種寫法都可以。
此時如果我們想看看a中的值是不是5可以執行下面這行代碼:
printf("%d", a);
現在你知道如何把這幾行代碼在Code::Blocks中運行嗎?如果不會請閱讀之前的文章。
BTW:最后要說的是,定義了變量一定要盡快賦一個值,我們叫初值。因為定義變量實際上是在內存中開辟了一塊新空間,但空間里也許有之前留下的東西(數據)。所以,如果你不用初值把這塊空間覆蓋掉,很容易在后面出現莫名其妙的問題。
二,各種數據類型介紹
1.整型
整型分為short、int、long,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不同平臺或編譯器下所分配的內存空間不同。我們統一按32bit Windows操作系統進行講解。
整型主要任務是保存自然數的,只不過保存數字的范圍不同。
1.1 短整型(short)
一般大小2Bytes(16bits),定義方法
short a = 1;
1.2 整型(int)
這是最常用的整型,一般大小4Bytes(32bits),定義方法:
int a = 6;
1.3 長整型(long)
一般大小8Bytes(64bits),定義方法:
long a = 10;
雖然在不同平臺這三種變量表示的大小不同,但有一個基本原則:
short類型的大小 <= int類型的大小 <= long類型的大小
“<=” 這個符號是C語言中“小于或等于”的意思,后面會介紹
2. 浮點型
浮點型包括單精度型和雙精度型。
2.1 單精度型(float)
浮點型,又稱實型,也稱單精度。一般占4Bytes(32bits)
float a = 4.5f;
這里4.5后面有個“f”,先記著寫法,后面我們會具體講解。
2.2 雙精度型(double)
一般占8Bytes(64bits)
double a = 4.5;
打印浮點型數值的方法略有不同,如下:
printf("%f", a);
注意,只是“%f”略有不同。
3. 字符類型
3.1 單個字符類型
在各種不同系統中,字符類型都占1Bytes(8bits)。定義如下:
char c = 'a';
也可以用字符對應的ASCII碼賦值,如下:
char c = 97;
打印字符類型的方法:
printf("%c", c);
這個類型需要多說幾句。計算機其實是不能保存字符的,因此,字符類型的內部其實保存的也是數字。那么怎么知道哪個數字代表什么字符呢?有一張世界通用的“密碼表”叫做ASCII碼,它保存著大部分常用字符和數字的對應關系。
就像《潛伏》中余則成收到廣播中念的數字,怎么能知道它們代表什么意思呢?需要找一本密碼本查一下,于是數字變成了漢字。一樣的道理。
3.2 字符串
C語言中使用雙引號" "表示一個字符串,比如:"ABCDEF"。這就是我們在打印"Hello World!"時為什么要使用雙引號的原因。
在C++中,有個字符串的類型交string,于是我們可以這么寫:
string str = "ABCDEF";
很遺憾的是,C語言中并沒有string類型,我們只能用字符數組保存字符串。關于字符數組我們會在數組部分講解。
3.3 練習
這里提出個簡單的問題,下面代碼輸出結果是什么,看你能不能想明白。
void main()
{
char a = 'a';
char c;
c = a + 1;
printf("%c", c);
}
4 其他類型
前面講的六種數據類型是C語言的基礎數據類型。目前掌握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結構體、數組之類的后面會專門講到。
還有兩個關鍵字signed和unsigned,是用來定義變量是否保存正負號的,也可以先不了解。
三,變量的命名規則
真正的軟件開發中,變量命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團隊開發、項目傳承的過程中,代碼的可讀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養成好的變量命名習慣。
1. 命名要能望文生義
要便于記憶和閱讀。標識符最好采用英文單詞或其組合,不允許使用拼音。程序中的英文單詞一般不要太復雜,用詞應當準確。C語言開發中有一個比較著名的命名規則叫“匈牙利命名法”,有興趣可以學習一下。
無論什么樣的命名規則,都有它的利弊所在,真正的項目中也會有具體的命名規則要求。重點是,每個人自己寫的代碼要自己有一個統一的規則,這樣無論是別人還是自己都更容易讀懂和維護。不要過一段時間連自己寫的代碼都看不懂了,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其實大學計算機等級考試中,很多題目都是符合這條的,這給考生很多空子可鉆。記得有個題目是這樣的。
int a, b, sum;
a = 5;
b = 1;
sum = XXXXX(a, b);
printf("%d", sum);
請問屏幕打印出的數字是多少?
這道題主要考的是XXXX函數的問題,也許你根本沒看懂這個函數是啥意思,但一看變量“sum”你就知道最終輸出的肯定是一個和,所以答案是6。
2. 要用最短的命名表達最多的意思
雖然現在對命名長度的限制越來越小,但過長的命名還是影響代碼的可讀性。
3. 盡量不要出現數字
Value1,Value2 這樣的變量還是少用為好
4. 不要靠大小寫區分的相似的標識符
int a, A; // 絕對不允許
反正容易混淆的就盡量別用
好了,今天就先說到這里。下一篇我們開始講常量與變量。
我是天花板,讓我們一起在軟件開發中自我迭代。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與我聯系。
上一篇:C語言從零開始(三)-基本字符集
下一篇:C語言從零開始(五)-常量&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