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午,聚集了幾個同事在浦東張江鎮上的一個小巷子中吃飯,飯館是一對夫妻開的,小本生意。點了幾個菜,其中有個酒香草頭,吃到一半的時候,發現了一只蟲子。
同事要招呼老板娘,我說算了吧,畢竟是小本生意,我們吃的也差不多了,發現蟲子那就干脆不要吃了。
我的意見當然遭到了其他所有同事的反對,有的說,你指出來,老板才會改觀,飯館以后才可能長久,畢竟要做長久生意。當然了這樣的理由也是能說的通的。
亞當斯密說,正當的利己行為帶來的結果也將是利他的,這不是自私,這是一種社會組織方式的高效行為。我們可以將酒香草頭中的蟲子指給老板娘看,說,你看,你們飯店不衛生,里面都有了蟲子,說明你們洗的不干凈,或者你們的廚房環境有待改善等等。我們無非得到的是這樣的結果:這盤菜免單了,或者下次我們到這家飯館的時候,所有的菜都沒有了蟲子或者其他的一些不該出現在菜里的臟東西。
但是這樣的結果就意味著飯館的環境和飯菜的質量提高了么?不會的。
我們在當下這個社會,很難按照一種結果去評判一種事物的特性,也很難去還原導致這種結果的事情的整個真相。我們似乎努力通過一定的方式,來讓我們的結果變得更好一些,更加符合我們內心的愿望,但是卻不知道即使我們得到了這種結果,卻往往忘記了導致這種結果的過程并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假設這家飯館接受了我們的批評,對我們這道菜免費,或者對整桌菜免單,那么我們下次還來這家飯館吃飯的時候,為了達到每盤菜中沒有臟東西這個我們預期的結果,飯館老板可能會用手指或者筷子在每盤菜中攪和一下,以便確認每盤菜到底有沒有臟東西。當然了,他有非常大的可能不會這樣做,但是邏輯上說,他也有非常大的可能會這樣做。
因為你不能保證每個人都存在將自己的生意做大的野心,這個世界上,九成以上都是普通人,九成以上的人都在很平庸的活著,能夠擁有美好夢想并為實現它而付出辛勤努力的人,真的可以稱之為稀有動物。
因為,你可以看到微信上被傳閱的最多的文章,就是心靈雞湯之類的正確的廢話,你也可以看到,很多寫心靈雞湯的碼字者,確實通過打賞賺到錢了,甚至比一些專業學者賺的都多。這個世界上,道理誰都會說,但是道理誰都會寫的人自然就少了一點。所以,那些懂得了一點淺顯道理的人將這些淺顯道理用雞湯文描述出來,用來賺這個相當龐大的淺薄市場的錢,賺的自然就不少了。
這個社會,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高等。
所以,基于這樣的邏輯,我不能保證這家飯館的老板擁有將自己飯館做大的野心。
這就是我為什么在同事發現了蟲子非常驚訝,還要找老板娘的時候,我卻勸他們算了的一個理由。
我再說一下我的第二個理由。
我不能否認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值得將我們的膝蓋奉上的人,他們決絕、勇敢的面對生命中出現的任何困難,用堅韌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沖破這個社會或者環境帶給他們的一切障礙,這樣的人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假設這個飯館的老板就是這樣的人,盡管現在經營著一個身居陋巷毫不起眼的小店,但是心中潛藏著經營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夢想。那么我還是認為,即使在飯菜里發現了臟東西,我們還是要保持一種克制,因為這種克制太珍貴了。
當下所有的市場組織形式似乎都在發生變化,但是我認為這種組織方式是一種異化,是不正常的,當所有的資金都流向房市的時候,意味著股市、實體等市場都處于一種極度異化的狀態之中,房地產市場產生的拉動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讓房子成為了捆綁眾多利益元素的一種事物,戶口、居住證、社保、公積金等,都被裹在里面了。房子已經不是原來的只是單純滿足居住需求的房子了。互聯網市場更是這樣一片表面的繁榮,一家互聯網企業今天估值十幾個億,明天可能一文不值,整個市場都處于一種非常異化的狀態之中。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你賺快錢還是賺慢錢?有多少人在市場財富被透支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在泡沫不斷被吹大情況下,還能守得住那顆做好實體的良好初衷?做好實體的周期實在是太長了,有的甚至需要幾代人的披肝瀝膽。誰能在當下這個時代中,甘愿守住做好實體的平靜內心?當你看到一個小姑娘,通過倒房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能賺你十幾年的工資,當你看到一個中型公司每年的凈利潤還買不起市中心的一套房,當你看到了拆遷分房,很多農村居民一夜之間建起了闊大的圍墻而得到了幾百萬拆遷款的時候,你們告訴我,你還愿意用一生的賭注去做實體,去承擔失敗、痛苦、無奈、沮喪等諸多高昂的成本嗎?我們可不是佛。
所以即使這個小飯館的老板擁有宏大的野心,那么當我們指出來酒香草頭中有條蟲子,那么若是被在場的另外幾桌客人聽到了,這家飯館的老板可能面臨的就不是簡簡單單免單的問題了,而是幾桌客人都不來惠顧的可能。對于這樣一個小本生意的飯館,可能要付出幾百、幾千甚至上萬的后續成本,對于小本經營的飯館來說,這樣的成本似乎太高了。
因為實體經濟轉型的周期是非常長的,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在產能過剩的當下,都在積極尋找轉型的路子,但是從2010年開始算起,到現在6年的時間了,轉型成功的有哪些?這還是實體市場中的高富帥們,那么對于矮窮挫的于小本經營的實體來說,當遭遇危機(比如飯館中的一道菜酒香草頭中被客人發現了蟲子)的時候,基本上連轉型的機會都談不上,市場連轉型的機會都不會給你,擁有遠大理想又能做什么用?轉型可不是像快播公訴人說的那樣,想轉就轉的。
我很欣慰,在我們付賬的時候,同事偷偷的和老板娘說我們發現了一個蟲子,老板娘也免掉了我們這一個菜。飯館因這件事付出了一個微小的成本,我們也少花了一盤菜的錢,哈哈,但這絕不是錢的事情。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解決方式,盡管看起來很簡單。
當這個社會正在發生變化的時候,一些理論性質的知識也應當發生變化,一些管理的方式當然也在發生變化,我們的行為方式自然要適應這種變化,進而做出哪怕是微小的行為決策。理智的做善事,行善心,不縱容不符合市場行為的事情,才是做任何事情的長久之道。
當然了,我沒有說做實體不行,實體回歸將是必然之事。當然這對這篇文章來說,是題外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