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嘗試做主題閱讀,九月的讀書主題是時間管理,前后讀了六本,對于時間管理,目前我只是對它有了初步的認識,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
做此總結,一來幫助自己理清思路,真正的將所學化為所用,二來幫助想要了解時間管理的朋友們針對性地對時間管理表格(目前還沒有人對此做過詳細對比)有一個初步認識,分享也是一次再學習的過程,大家共同進步。
因為是主題閱讀,很多相同的內容在不同的書籍中反復出現,同樣的表格很多書籍也都有涉及,本文所寫的出處僅從我個人角度出發,認為該本書對此表格的介紹更加通俗易懂,具體表格創造者會在表格中說明。如有紕漏,請大家批評指正。
文章字數偏長,大家可直接閱讀小標題快速閱讀。加粗部分是核心部分,幫助大家更快的了解每一種表格的特色。
一:《番茄工作法圖解》
?1:計劃清單表格
計劃清單表格可以說是大多數未曾系統接觸過時間管理的朋友自己都可以想到的辦法,簡單的講就是我們常見的計劃表。但是本文推薦的計劃清單會更加精細,也更有利于大家對時間的管理。
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計劃清單”很可能僅停留在碎片清單的部分哦,這個時候的清單還不能稱之為一份合格的計劃清單,那么什么才是合格的計劃清單呢?咱們接著往下講。
優點:
可以給每一天一個清晰的規劃,知道每天的任務都有什么,不至于慌張、忙碌、錯亂、迷茫。每日的反省也給了自己一個總結的機會,讓自己清楚每天的不足在哪里,對自己的短板有了充分的了解,查漏補缺,才是我們真正實現蛻變的開始。
缺點:
他的優點也是缺點的一部分,因為每個人的計劃能力有限,很多計劃外的事項我們未考慮進來,最終導致計劃清單完成率過低。
如何使用:
你可能聽過碎片清單你也聽過計劃清單。而過去的你或許會認為兩者是等同的,這是錯誤的,碎片清單是計劃清單的基礎,是它的素材來源,計劃是碎片清單的系統化升級版本。
首先,每天我們花10分鐘的時間,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接下來的一天我們都需要處理哪些事情,不用考慮是否合理,也不用考慮是否有必要,這時候的你只需要將希望做的事情全部給寫出來,這就是你今日的碎片清單了。
接下來我需要做的就是優化刪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時間管理不是教大家往自己的時間段里拼命的塞各種事情,而是讓我們學會分清主次,充分利用二八原則,將精力花費在最值得的事情上。
從碎片清單里面選出當天必須做的事情以及緊急的事情放進計劃清單里,那些一般的事情,對自己幫助不大但是耗費時間的事情交給他人去處理,或者延期甚至直接放棄都可以。
?2:四象限法則
時間“四象限”法是美國的管理學家科維提出的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既緊急又重要(如客戶投訴、即將到期的任務、財務危機等)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如建立人際關系、人員培訓、制訂防范措施等)
第四象限:緊急但不重要(如電話鈴聲、不速之客、部門會議等)
第三象限: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如上網、閑談、郵件、寫博客等)。
缺點:
難以準確區分,更簡單易懂的推薦第6種時間管理表格,來自紀元老師的新四象限法則。
使用方法:
1)區分象限,這也是大家最容易出錯,拿不準的地方。
“四象限”法的關鍵在于第二和第三類的順序問題,必須非常小心區分。另外,也要注意劃分好第一和第三類事,都是緊急的,分別就在于前者能帶來價值,實現某種重要目標,而后者不能。
2)按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四象限>第三象限的順序處理待辦事項。
二:《哪有沒時間這回事》紀元
?3:打卡記錄表格
優點:
簡單方便,易上手,正面暗示更有助于建立自信。
使用方法:
制定一下目標,比如說是早起。如果早晨達到了目標,就打一個對號“√”,如果沒有完成就空著,不要打錯號“×”。
這樣做的好處是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們沒必要過度糾結于失敗,而應該關注我們的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
?4:九宮格日記表
九宮格日記,由日本人佐藤傳發明,傳入中國。
優點:
記錄方便,DIY性能強,適用人群廣泛。
缺點:
字數有限,不能夠完整的記錄某件事帶來的深度感悟,只能簡單的將事情概括出來。
使用方法:
將每一天,分為八個版塊,中間寫上日期,天氣,也可以標注出當天的心情。比如說我將其他的八項分為寫作、閱讀、學習、挑戰杯、練字、鍛煉身體、小確幸、愿望。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目標和計劃作出相應的調整即可。
可能你會問:每天得畫一個表格,會不會太累了呀?其實是不需要的。制定出一個之后如果短期內計劃沒有改變就打印出來,非常便宜。
如果想使用電子版的話,強烈推薦QQ空間里面的魔方日志,里面就有九宮格的形式,還可以DIY,第一次設計出來保存就可以永久的使用了。
?5:時間段六要素表格
這個名字是我瞎起的,并沒有一個專業的說法,是紀元老師書中提到的。
優點:
可以對不同的時間段做出準確的判斷,有了一定的認識以后再安排任務就會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效率。
缺點:
需要準確的做出預測。
使用方法:
首先將自己的時間劃分成不同的時間段,以上圖為例,是紀元老師書中一位職場某員工10點到12點著兩個小時的時間段,按照六要素的分發,該員工從時間、地點、物品、環境、他人(干擾性)、身心狀態六個方面對自己該時間段有了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該時間段從他人要素來看干擾項過多,不適合做深度思考和高效產出的事情。這個時候就需要安排一些相對碎片化的工作,將需要專注深度思考的事情放在接下來的工作時間。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優化和提高這個時間段效率的具體措施。比如認識了這段時間可能容易被打擾,我們該如何解決呢?主動打擾他人!從他人要素可知,該員工的項目需要討論合作,與其被他人打擾,不如盡早完成自己的工作“打擾”他人,化被動為主動,從而提高自己專注的時間,減少被干擾的狀態。
?6:新四象限法則
和傳統的四象限表格一樣,新四象限表格也是由四部分組成,只是每個象限的內容發生了一些變化。
第一象限:執行計劃
第二象限:隨機之事
第三象限:制定計劃
第四象限:發呆
優點:
相比傳統的四象限表格,紀元老師的新四象限表格更加方便易懂,可操行性更強。
使用方法:
執行計劃:執行自己計劃清單里的事項,按部就班的處理。
隨機之事:緊急情況,即興發揮等都是隨機之事,他們并不在你的計劃之內,你也無法計劃它們。
制定計劃:就是考慮事情怎么做,將事情納入待辦事項里。
發呆:刷電視劇,刷微博,打游戲,任何令你看上很無腦的休閑娛樂活動。
事情處理順序:
執行計劃>隨機之事(此項目需要臨時打斷執行計劃,但先后順序上執行計劃通常在前面)>制定計劃>發呆。
PS:我們需要減少“發呆”的時間,但不代表我們不需要此塊時間,我們需要一定程度的放松!別把自己逼成了一個完全不懂享受生活的機器人。
三:《讓未來現在就來》彭小六
?7:“吞青蛙”表格
吞青蛙表格是由《吃掉那只青蛙》的作者博恩·凱西提出的。如果你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吃掉一只活青蛙,那么你會欣喜地發現,今天沒有什么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先解決最具挑戰性的任務);如果你必須吃掉兩只青蛙,那就先吃那只長得丑的(先處理更重要、更困難的工作);如果你必須吃掉一只活青蛙,就算你一直坐在那里盯著它也無濟于事(動手去做)。
優點:
明確一天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將二八原則運用到極致。
如何使用:
從計劃清單里確定三項屬于今天的“青蛙”,無論如何完成它!僅此而已!
四:《小強升職記》
?8:狀態統計表
文中稱其為時間統計表,但是根據他的特征我更傾向于稱其為狀態統計表。狀態統計表是《小強升職記》中提到的一種時間管理表格。
優點:
了解每一天每個時段自己的工作狀態,長期堅持下來可以做一個縱向比較。
缺點:
主觀意識過強,很難做到對工作效率的科學評估。
使用方法:
將每一天不同時間段的狀態都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三種。每天給自己不同時間段的工作效率打分。
此外,每天工作工作記錄表可以融合在計劃清單里,在最右側加上執行情況就可以。進階版的還可以在計劃清單最下面加上自己的三只青蛙,三個圖表融為一體,絕對的豪華大餐。
?9:甘特圖
甘特圖(Gantt chart)又稱為橫道圖、條狀圖(Bar chart)。以提出者亨利·L·甘特先生的名字命名。
甘特圖內在思想簡單,即以圖示的方式通過活動列表和時間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項目的活動順序與持續時間?;臼且粭l線條圖,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活動(項目),線條表示在整個期間上計劃和實際的活動完成情況。
優點:
它直觀地表明任務計劃在什么時候進行,及實際進展與計劃要求的對比。管理者由此可便利地弄清一項任務(項目)還剩下哪些工作要做,并可評估工作進度。
使用方法:
以讀書為例,左側輸入自己閱讀的書名,在橫向畫出哪些時間花費在這本書上,一天下來花費的時間會形成一條橫線,當然,中間可以中斷。
甘特圖的使用方法眾多,這里介紹的不是很詳細,只是從讀書的角度很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了解更多甘特圖的使用方法。
對此的詳細介紹,我也會多讀一些相關書籍以后系統地展示給大家。
五:《你一年的8760小時》艾力
?10:34枚金幣時間管理表格
34枚金幣時間管理表格是由新東方英語老師,奇葩說優秀辯論者艾力自創的。艾力從自己的作息出發,每天早晨七點起床,晚上24點睡覺,除去睡眠時間,“清醒”的時間為17個小時,以每半個小時為一個金幣,17個小時就是34枚金幣,再通過5種不同的顏色來給自己的時間“算一筆賬”。
優點:
如同記賬一樣,可以較為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時間到底花在哪里,時間管理從了解時間的去向開始。
缺點:
比較麻煩,記錄也需要占用不少時間,不能夠做到精準記錄。
使用方法:
艾力老師的“清醒”時間是17小時,34枚金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作息調整,你甚至可以12點起床,14點就睡覺,那你也是有4枚金幣的時間。你的表格就可以做成4枚金幣時間管理表格。
艾力老師把每日我們基本會做的事情分成了5個性質
黃色= Quality Work? 高效工作的時間,包括高效的工作、看書、學習,任何能產生價值的時間都標記在這里。
橙色= Mandatory Work? 是強迫工作的時間。比如說大學有些課你不想上,但是不得不去上,工作的有些會你不想開,但不得不去開,你可以標記成強迫工作的時間。
綠色=Rest? 除了睡覺時間以外上下班的路上也可以畫成綠色。
藍色=Guilty Free Play? ? 盡情娛樂時間,就是高效的玩,無負罪感的玩。艾力老師也將讀書看電影看成是高效得玩。記錄這類時間最大的意義就是告訴自己,你每天也可以有不少時間活得很開心的。
紅色=Procrastination? 是拖延的時間,做些沒意義的事,比如在朋友圈自己給自己點個贊,早上在床上睡賴上半天床都需要用紅色標記。
當然,你不必每半個小時就記錄一下時間,只需要每晚睡前花5-10分鐘記錄即可。如果想不起來做了什么就果斷的標記為浪費的時間。因為如果你真的做了有意義的事情,你肯定不會忘記。能讓你忘記的事情基本都是一些無意義的事情,比如刷微博,看網頁,這類時間就果斷標記成紅色。
10款時間管理表格不是讓大家都一一嘗試,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2-3款堅持記錄就可以了,時間管理表格是我們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的工具,千萬不要成為他的奴隸,要從內心深處堅信自己是時間的主人,每一天的24小時都正等待著你的安排呢。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對您有幫助,關注一下點個贊?吧。
文:用時間釀酒
在校統計男,寫點身邊的人和事,分享點有限的經驗,愿你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歡迎大家就此話題展開討論,也希望各位時間管理達人指出不足,有錯誤的地方請留言區評論,我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后修正。
再次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別忘了點贊,您的點贊?是對我文章最大的肯定,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