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深秋,秋風陣陣,吹起了豐收的喜悅。街邊行道樹,梧桐樹的葉子,被風一吹,由綠轉黃,遠遠望去就像一片金色的云霧,高雅貴氣。
梧桐樹,全國各地皆有,是一種普通的植物。春而發,夏而長,秋落葉,循環往復,符合自然規律,本不該有什么離愁或者別緒。但在李煜的眼里,他卻成了亡國后寄托哀思,追憶往事的一種方式。
秋夜,一輪殘月高掛,月光稀疏,流瀉著點點哀傷。夜涼如水,伴著妻子均勻的呼吸聲,李煜披衣而起,踱步于庭中。
這后院沒有其他物件,只有一顆梧桐樹。高聳于院庭的一旁,在黑暗中猶如張牙舞爪的鬼怪。
李煜的一只手輕輕撫上梧桐樹干,凹凸不平的觸感,還帶著秋的悲涼,梧桐花早就凋零。
南唐也有這樣的梧桐樹,當梧桐花開時,花團錦簇,好似一片粉色的煙霧。那時他剛剛登基不久,也懷揣著“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勃勃野心。
隨著現實的步步緊逼,讓李煜意識到,僅憑著滿腹詩書無法定天下。終于,南唐破,他被迫和國人一起遠離家鄉,成為了階下囚。
想到這里,李煜的心里竟像被剜下一塊般,生生的疼。
不知道何時,月亮竟撕破云的糾纏,探出頭來。月牙彎彎,就像小周后的眉眼。大周后過世之后,只剩下小周后陪伴著李煜。無論是南唐尚存,還是城破時,小周后都不離不棄。而如今,他和她一起,在宋的圍困中,自由竟成了奢侈品,小周后在這里所受的屈辱,日日折磨著李煜的心。
月兒是唯一純潔的,更是自由的,更是李煜所向往的。
這月光也曾照亮過南唐的夜。李煜閉上眼,讓曾經的月光來撫慰人世的滄桑,也擊穿他長久以來的偽裝,淚在他的臉上肆意縱橫。
李煜的上半生,生活優渥,不識愁滋味。在風花雪月的詞句中,體現了著他別具一格的才情,也展現出一幅帝王之子奢靡生活的畫卷。
李煜從沒有想過做帝王,只羨慕那種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身在帝王之家,他別無選擇,即使選擇,結果也不會有什么區別。最后,他將祖輩的基業毀于一旦。盡管,他也曾努力過,掙扎過……
李煜沒有治國之才,但他的詩詞卻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才情毀了南唐,更是招來宋太宗的嫉妒,一杯毒酒結束了李煜年輕的生命。
那一晚,李煜將院中的所思所想,寫成了《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詞中所透漏出的濃濃的哀愁,讓梧桐樹也沾染了哀傷的氣質。
月兒尖尖,一頭是李煜對故國深重的思念,一頭是淪為階下囚后的哀傷和痛楚。
這兩者并不能平衡。月瘦如眉。
四季輪回,花開花落,生命只可以一次。如果李煜的生命可以再來一次,不知道他會不會選擇做一個好的君主。這樣,中國或許會喪失一個好的詞人。
君王,是國家對他的期望;而做一個詞人,卻是他內心的訴求。
梧桐猶在,歡顏不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