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果仁們總說中國互聯網非常繁榮,但其實只有四家公司: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和希望被這三家投資的“其它”公司。小公司被BAT壓著,做默默無聞的“其它”也沒什么不好,但只有在一個領域做到頂尖,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就好比在王者榮耀里能打敗十幾連勝的戰隊QGHappy,才算真正的“超神”。
政策紅利+巨大需求,翻身的機遇在工業互聯網
BAT不是不可戰勝的,當年門戶網站的統治地位不比BAT弱。實現超車,單靠“為夢想窒息”太魯莽,還需要比別人先一步搶到風口——那些在比特幣概念普及前就開炒的人早已在三里屯買房子了呢。
移動互聯網之后的下一站是什么?答案是為中國崛起而編程。今年十九大報告里指出,“發展經濟的著力點要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馬化騰也說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分野會日漸模糊,最終將消失。”
換種說法,下一個改變格局的機會在于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感覺這些話有點虛?但其實這個融合的初級階段已經出現,盒馬生鮮、無人超市都是例證。這個融合的更高階段在“工業互聯網”,就是“智慧遇到機器”,利用互聯網變革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
從2015年面向高精尖制造的“中國制造2025”,再到“互聯網+”概念的普及,中國政府也一再搶灘工業互聯。全球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通用電氣公司(GE)估算,工業互聯網到2020年年產值將達到2250億美元,超越消費互聯網1700億美元的產值。政策紅利+巨大需求,代表著工業互聯網擁有巨大機會。與其一個一個用戶發紅包,求注冊,不如來一票大的,走入互聯網歷史上最大的藍海,為中國崛起而編程。
大平臺+大缺口,藍海中總有一艘船有你的船票
加入工業互聯網并不是放棄已掌握技能,而是將自己的技能放到更大的平臺上,匹配更大的人才缺口。工業互聯網是用互聯網對傳統工業進行改造,比如,通過大數據模型預測故障,減少電廠非計劃停機次數;利用人工智能自主優化運維模型,讓高鐵少晚點,讓CT機少排隊;再比如為風電場的工作人員設計移動應用,這樣可以在手機上發送現場情況……2016年全國用電近6萬億千瓦時,運送快遞313.5億件,發送鐵路旅客28.14億人次,對這些行業哪怕有1%的提升都是巨大的價值。
工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一樣涵蓋廣泛,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端,都需要大量人才。GE今年10月末發布的“數字工業進化指數”顯示,80%的受訪高管受訪者認為,工業物聯網將會或者可能會為其公司和行業帶來轉型。與此同時,不到8%的高管認為,數字化轉型在自己企業中已經成功扎根。大平臺+大缺口,不論企業或人才專攻于互聯網哪一個方面,在巨大藍海中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船票。
有市場+有路徑,最佳合作伙伴已經顯現
進入藍海,需要有合作伙伴。iPhone在美國興起,功臣之一就是美國移動運營商AT&T。正是AT&T的合約機讓千萬用戶體驗到了iPhone的優越性能。而進入工業互聯網,最佳的伙伴就是“工業互聯網”概念的創造者GE。
目前,GE已經和數百家致力于走向數字化的企業建立了戰略關系。前不久,GE還分別和亞馬遜AWS、微軟Azure以及蘋果建立了伙伴關系。AWS將為GE提供云計算基礎設施、久經市場考驗的微軟Azure服務將與Predix先進的工業平臺服務相結合,于2017年四季度開始在北美地區實施并于2018年擴展到全球其它市場而蘋果將和GE共同開發適用于iOS的工業互聯網應用。
同時,GE也在中國積極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圈。為了幫助更多開發者,GE已經推出了“Predix星火計劃”(Spark Program),鼓勵科技公司基于GE自有Predix云平臺,開發適合工業領域的云端應用程序、云端微服務、云端工業數據分析算法以及工業互聯網的解決方案。任何工業互聯網初創企業都可以提交自己的解決方案,通過比賽贏得GE公司全力支持,將方案轉化為成熟的商業項目,包括Predix免費的云資源、進駐GE數字創新坊孵化1個月、GE投資部門的潛在投資機會等等。今年11月16日,GE將在GE中國科技園舉行的“GE工業互聯網科技峰會”上宣布首屆“Predix星火計劃”獲獎的開發者團隊。
互聯網創業公司的開發者和合作伙伴們也可以注冊相關入門課程,進行為期數周的培訓,通過考核,就可以成為Predix的認證開發人員。大需求、大平臺,有伙伴,有路徑,投身工業互聯網的時間已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