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夜總是比兄弟姐妹們慵懶了些許,挪動的大腳丫顯得特別的吃力,落隊不免嘮叨抱怨幾句,時常也會耍點小脾氣,午后4點半,看著天還是敞亮的,只是略顯的悶熱,沒過一會,豆大的雨點狂暴地拍打著小區里每一塊的私人花園,溫柔性慢的夏小妹,脾氣來的慢,卻異常的兇暴,仿佛要吞沒這個世界。我一個人呆坐在陽臺上,或許是剛剛睡醒,惺忪迷離,手邊的書攤放著,卻早已無暇顧及。我喜歡這雨,下的急切,又顯得那么隨性,萬千愁思可以在這場雨中被沖刷,為何不好好享受這樣的洗禮呢。
? 這場大雨不免讓我有些擔心,樓下草叢里的花斑貓該往哪里躲。出于擔心,那雙只允許在臥室里露樣,難登大雅的花色拖鞋被我強行推出去走了一遭秀,慶幸的是樓道里除了嗒嗒嗒的拖鞋聲,夾雜著雨聲,其他一概都靜謐了。樓道的第二層,毛茸茸的小身板蜷縮在角落里,舔著肉嘟嘟的手,我們稱它為貓爪。我不自主的去喚它,卻被它不屑的回絕了,絲毫沒有氣惱,反而很是欣喜。我從來沒養過貓,對貓的偏愛應該還是源于老舍先生的《我家的貓》,筆下的大花貓惟妙惟肖,性格古怪,喜歡睡大覺,生活無憂無慮,卻又那么盡職,溫柔可親,倔強得很......喜歡以貓為主題的名家不甚枚舉,冰心的《養貓》,梁秋實的《白貓王子六歲》等等,甚是生動,惹人憐愛。
? 那么是雨里的貓,還是貓外的雨呢,這倆個似乎不從屬一類,卻硬要牽扯,是不是有些不和諧?事實并非如此,我一直認為文章是作者的情感表達,而文章的取材則是來自于生活,來自于自然,我喜歡雨,喜歡貓,喜歡雨里的貓,也喜歡貓外的雨,因為它們看起來那么倔強,那么隨性,那么不可一世,或許我們追求的生活,缺少了這份隨意,才更渴望得到。
? 在我的思想里,隨性必須隨遇而安,而又必須志存高遠,并非隨便,也并非嚴肅。難過的時候,痛快的將心里的垃圾透過眼淚排出體外,允許嚎啕大哭,也沒人阻止小聲啜泣,當眨去眼角剩余的淚滴,要清楚,遠方的路還要前行,發泄一通,依舊要背起行囊,朝著目標奔馳。開心的時候,摘下面具,破開喉嚨大笑,嘴角的弧度會更顯得自然,當攤平嘴角余留的笑容,也要依舊記得,前方還有你要炸掉的碉堡。生活的道路千奇百怪,可以讓你遇見的也無從猜測,甜的?苦的?辣的?還是咸的?我只知道就算悲傷,也要隨性,就算開心,也要隨性。
? 我偏好一個人獨處的時間,這樣可以看到自己的全部,欣賞著與心靈的深入交流,但是又總會陷入矛盾的境地,一個人待久了,生活就顯得無聊了許多,那么聽聽狂亂的雨聲,喚著高傲的貓咪,便是我用來打發時間的事情了。
? 躺在床上,身體很舒展,特別想擁抱這樣隨性的天氣,一種懶意,油然而生,便遲遲不想起來,特別是還沒有完全醒來的狀態,仿佛進入了另一種奇幻的境界,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執著的爭論著,輕松而不被打擾,那么隨性,那么任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