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春節的腳步近了,城市道路兩旁不知何時已掛上了紅色燈籠,在彩燈的映照下,整條街都是喜慶的顏色。悄無聲息的,過節的氣氛漸漸濃烈起來。
頻繁往來采買年貨的人超市的展架上忙得熱火朝天,小孩子的臉上也滿是過年的喜悅,但對于在外工作和求學的朋友來說,過節的喜悅,來得還會晚一些,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除了團圓,還有春運??邕^了這道坎,這群漂泊他鄉的游子才能暢享喜悅。
春運——突破四十億人次的人口大遷徙,有人說,這樣的遷徙就類似于將整個中國人口東西南北換位三次,其動靜之大可想而知。
1980年1月11日,現代意義上的“春運”一詞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上。1981年3月10日,“春運”首登人民日報標題,從此,“春運”成為中國社會生活中使用頻繁的一個關鍵詞。
那些年,被行李淹沒身軀的農民工兄弟、在冰冷的地板上席地而坐的候車人、在廣場上等車困得睡著的孩子、擔心擠不上車從車窗鉆進車廂的姑娘、在大廳里排隊搶票站著都快睡著的小伙子、擁擠的人潮、慢吞吞的綠皮車、轟隆轟隆地和著回家的節拍在寒風中搖擺……這些,便是我們對春運的原始記憶。
如今,網絡搶票替代了窗口售票,高鐵漸漸替代了綠皮火車,飛機為春運開通了更多航班,但是春運旅途依舊不輕松。搶票的形勢依然嚴峻,但無論如何,想到車的那頭便是家,路途再遠再周折,也抵不過一顆回家的心。歸途的喜怒哀樂,因為“團圓”兩個字,
變得值得起來!
飯空溫馨提示:春運來臨,在人群中擁擠的疲憊容易讓人放松警惕,回家路上,大家一定要看管好自身財物!切不可馬虎大意??!
飯空在此祝愿大家,回家路上事事順心,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