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多肉之所以變胖有一點就是依賴于溫差,大的溫差可以讓多肉植物在白天充分的吸收更多的養(yǎng)分,而晚上氣溫低正好可以減少蒸發(fā)消耗,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多肉植物很快就能長胖。
多肉植物對水肥的需求比較少,如果澆多了水,多肉或許會長得比較快,但是這個時候對光照的需求也會加大,如果光照不夠,多肉的葉片容易褪色,越長越高,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徒長,植株并不是緊湊美觀的狀態(tài)。給多肉提供一個相對貧瘠并且少水的環(huán)境,可能多肉本身并不是非常喜歡,但是個人覺得園藝給人帶來的樂趣就恰恰在這里,通過人為對生長條件的把控來讓植物呈現出區(qū)別于原生態(tài)的美,最終達到我們期望的樣子。
養(yǎng)景天的多肉植物雖然空氣濕度不要求像十二類那么大,但是將濕度維持在40%左右,對多肉還是好的,這樣的濕度可以讓肉肉的葉片看上去更加水盈,還有建議拉層薄膜避免紫外線直射,直射固然上色更快,但是肉肉的葉片久了看上去就會比較粗糙。
有些人的植物養(yǎng)的又綠又瘦,一般都是因為水澆多了,陽光也不夠,沒辦法均衡,一般來說,很多人都喜歡將多肉養(yǎng)在辦公室內或是房間內的桌子上,多肉很少有接受陽光的機會,自然也就越長越瘦了。夏天是沒有辦法,因為需要遮陰,到春秋冬季的時候,可以控水多曬,是陽光直射的那種,隔著玻璃曬效果比較低,因為玻璃阻擋了太多的紫外線也可以逐漸拉長澆水的時間,每次澆水澆透,讓多肉植物一次性喝飽水。如果你經常給多肉植物澆水的話會發(fā)現,多肉就一直不飽滿,原因就是葉片中水分儲存的太少了,你這樣一只澆水,多肉怎么可能會有意識,積極的去儲存水分在自己的葉片里呢。
即使多肉植物所配的土壤比較疏松透氣,但是養(yǎng)根也是需要時間的,在這段時間內要注意土壤不要過于濕潤,如果多肉淋雨、澆的水比較多的話也可以給多肉松一下土,讓水分可以盡快的排出去,也可以增強土壤的排水性。另外每年的春季或者是秋季可以給多肉翻盆一次,將一些干枯的老根剪掉,這時透氣性不好的土壤有些也都已經板結了,順便可以換一下土壤,讓多肉的根系可以生長的更好。
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多肉植物,在夏季都要有一個良好的通風環(huán)境。悶熱潮濕的環(huán)境下,空氣不流通,不利于水分的蒸發(fā),也難以降低溫度,很容易導致根部腐爛。因為空氣中的濕度本身就比其他季節(jié)要大,即使是喜歡高濕度的瓦葦(十二卷)屬在此時也要離開悶養(yǎng)的環(huán)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為了防止烈日照射和極端天氣的侵襲,地點的擺放也是一門學問。從方向上來看,西南方是一個不錯的位置,此時太陽開始落入地平線,光照不是那么強烈,避免曬傷植物。同時盡量避免放在地勢低處和露天,以免在冰雹和暴雨來臨時打傷植物。
?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多肉植物集聚地,未經同意不得二次編輯發(fā)布。
歡迎投稿分享,征文主題:往年度夏心得、多肉植物對比照、澆水心得、配土心得、防曬遮陽、換盆配土、養(yǎng)護經驗和故事等。
新浪微博:@多肉植物集聚地
這里是多肉愛好者的集聚地,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