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剛剛看完電影《一條狗的使命》。
? ? ? ?在我曾經看過的《我不要你死于一事無成》一書的封面上有著這樣的一句話:活著,是有使命的。是啊,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的使命,動物有、植物有、而我們人類就更有了。上帝將我們創造為人類,讓我們去見證世界的存在,而他真正的意圖又是什么呢?是讓我們去改變世界,還是讓世界改變我們?
? ? ?《一條狗的使命》講述了一條名為“貝利”的小狗在經歷了四生四世的輪回以后,又重新找回自己最初主人的故事。在一次又一次的輪回重生之中,貝利也漸漸明白了自己作為一條狗的真正使命。
? ? ? ?在故事的開頭,小貝利原本是要被人賣去賺錢的,就在這時,主人公伊森發現了貝利的存在,他和他的媽媽將貝利救出牢籠,并毅然決然的收養了貝利。從此貝利和伊森結下了一段情同手足的緣分。
? ? ? ?貝利自小就陪著伊森長大,了解伊森。而伊森也同樣了解貝利,他們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情已遠遠的超出了狗和人一般的范圍,在時間的加深和鞏固之中,他們相互依存,彼此親密無間。
? ? ? ?貝利是一條極其聰明的狗,都說動物是通人性的,貝利也一樣,它能解讀和看透伊森的內心活動。在游樂場,伊森對陌生女孩漢娜一見鐘情,站在一旁的貝利一望而知,它挺身而出,幫助伊森結識了女孩漢娜。自那以后,漢娜成為了伊森的初戀。即便伊森擁有了漢娜,也一刻都沒有忘記過貝利的存在,無論他和漢娜走在哪里,伊森自始至終都帶著貝利一塊前行。兩個人和一條狗,這是伊森的全部世界,同樣也是貝利幸福生活的全部。
? ? ? ?所謂“人生無常,世事難料”,伊森的父親酗酒成性,和伊森的母親離婚,從此伊森和母親以及貝利相依為命。某一天,伊森的父親偷偷去看伊森橄欖球的比賽,不巧碰見了伊森和他的同學。伊森的同學當著漢娜和伊森的面,公然挖苦諷刺伊森的父親,嘲笑他的父親是個酒鬼。伊森勃然大怒,大打出手,從此和同學成為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伊森的同學由于難解心中的惡氣,便放火燒了伊森的家。其實貝利早就親眼目睹了伊森同學的所作所為,當伊森因為大火燒傷大腿送往醫院以后,貝利便協助警察抓住了罪魁禍首。燒傷后的伊森不得不在家靜養身心,看到此時自己無能的模樣,伊森痛苦萬分,他不想讓自己成為漢娜自此以后的累贅,便毫不猶豫的和漢娜分手了。就這樣,漢娜和伊森的短暫的感情拉下了最終的帷幕。
? ? ? ?后來,伊森傷勢完好,終于能夠去上大學,但這也意味著,他和貝利就要分離了。伊森的離開讓貝利悲痛欲絕,它失去了生命中的指南針,不知道自己將何去何從。由于思念過度,貝利大病不起,在它見到伊森的最后一刻,它遺憾的道出了自己未完成的使命:我活著就是為了愛護伊森,讓他開心…
? ? ? ?貝利轉世重生, 它的第二個主人是一位喪失妻子的警官,此時的貝利不再是伊森曾經的“好兄弟”,而是一個勇敢的“姑娘”。它每天的任務,就是協助主人破案。他的主人喜歡親切的稱呼它為“好姑娘”——艾莉。艾莉幫助主人成功抓獲無數壞人,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心思細膩的它卻發現,盡管自己每日充分的努力表現,最終還是沒有贏得主人的歡心,在主人的臉上,仿佛永遠都罩著一層孤獨的陰影。太陽光照不進來,而他也不愿訴說。他顯得那么的憂心忡忡,那么的孤苦伶仃。主人的不言不語,使得艾莉茫然無措,它無法讀懂掩埋他心底的篇章,但是對于自己的使命,艾莉卻一清二楚:我的使命就是找東西、找人,和開心無關。在一次綁架案中,艾莉為了保護主人,挺身而出擋住飛向主人的橫禍,讓子彈頭指向了自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它實現諾言,勇敢的完成了內心深處對主人依存的獨一無二的使命,然后心滿意足的閉上了它的雙眼。
? ? ? ?貝利的第三位主人是一個渴望愛情的青春少女,就像瑪麗蓮·夢露的那句老話形容的:“我只是偌大世界里的一個小女孩,努力地尋找我的愛人。”。女孩瑪雅沒能找到自己心愛的人,每日的孤獨和寂寞空虛占據著她的生活,這樣的她,極度渴望來自他人的陪伴。在一個美麗的清晨,她買下了貝利。又一次重生的貝利還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它的新主人為它起名為蒂諾。主人的生活里除了蒂諾再也沒有其他新鮮的事物,這漸漸得讓蒂諾和它的主人瑪雅一樣,也染上了孤獨這一種病。獸醫告訴瑪雅,她應該多帶著蒂諾外出活動。于是瑪雅開始帶著蒂諾一起外出散步,卻未料到蒂諾愛上了另一條狗——羅克西。就這樣,蒂諾的主人瑪雅和羅克西的主人阿爾也相互結識了。每天,它們的主人都會一起散步,蒂諾感到十分的開心,因為每一天它都能夠見到自己最愛的羅克西。慢慢的,瑪雅和阿爾也日久生情,他們在一起了。而蒂諾和羅克西同樣也擁有了彼此每日相伴的時光。這時蒂諾開始明白它的使命所在,那就是:保護羅克西,每天和它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長,羅克西生病,阿爾帶它去看病,卻再也沒能帶著它一起回來。蒂諾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卻沒能和羅克西相伴到最后,時間一點點的匆匆流逝,孤獨就像一只寄生蟲,再一次深深地寄生在蒂諾的身體里,無情的啃噬著它的五臟六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蒂諾再也沒能禁受住孤獨長久以來的折磨,它托起身子,緩緩地走上了尋找羅克西的道路。
? ? ? ?貝利又一次重生,這一次,它還是那個聰明機靈的“男孩子”。盡管它的新主人很愛它,但是對于說服自己的男友一起收養貝利,她卻無能為力。就這樣,貝利被主人的男友狠心拋棄了。這讓貝利徹徹底底得變為一條流浪狗。它開始每日無助而又迷茫的流浪,對于自己心靈的停駐、生命的歸宿,一無所知。它只是日復一日漫無目的尋找著、追尋著。“功夫不負有心人”,某一天,貝利來到一片熟悉的曠野之中,在這里,它遇見了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是的,貝利沒有認錯,那是伊森,貝利久違的主人伊森。那一刻,遇見主人的貝利喜出望外,一躍而起,奔向了自己生命里最愛的男人。然而伊森只是個平凡的人類,他不會知道一條狗竟可以重生,再一次找到自己最初的主人。但是人的可貴之處,就是對于美好的事物,永遠都記憶猶新。當貝利沖向他的那一刻,伊森多年來埋藏心底的記憶開始被喚起,眼前仿佛貝利已真正歸來。在伊森的記憶中,貝利是一條已經離開了自己很久的狗。但是對貝利一直以來無法割舍和忘懷的感情,讓伊森最終下定決心收養了眼前這條流浪而又陌生的狗。貝利心花怒放,它再一次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使命,也是它最初未完成的使命:愛護伊森,讓他開心。在伊森的新生活中,它看見了伊森的孤獨,他的生活缺少一個愛他的人類,而那個人,就是伊森的初戀——漢娜。貝利在流浪的日子里遇見過漢娜,它知道漢娜存在在世界的哪個角落。為了主人的幸福,它義無反顧的出發,將漢娜帶到了伊森的面前。曾經的有情人吶,闊別多年,因為緣分而再一次相逢。伊森從漢娜的口中得知,如今的她孑然一身。而伊森,也始終未婚。天道酬勤,在貝利的幫助之下,漢娜和伊森幸福的結為連理。為了讓伊森辨認出自己,貝利最后一次使出渾身解數,向伊森展現了自己曾經與眾不同的撿拾橄欖球技能,當貝利在伊森的頭頂欣然躍起的那一刻,伊森如夢初醒,他恍然大悟,這條狗就是貝利,貝利真的回到了他的身邊。那一刻,他和漢娜的世界終于完整,劃上了最完美的句號。躺在伊森的懷中,活了四世的貝利不由得感慨道:當了幾輩子的狗,我終于明白了,首先要開心,只要有可能,就竭盡全力去幫助別人。舔你愛的人,對過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相,對未來也不要愁眉苦臉。記住,要活在當下,活在當下。
? ? ? ?看到這里,所有的故事都已講述完畢,而我也長舒一口熱氣,呆呆的望著屏幕。我很喜歡余華在《活著》一書里的一句話:活著,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事物而活著。我常常在想:我們活在世上,靠著一副皮囊和肉體,而靈魂又在何處呢?就像現在的很多人說的那樣:好看的面孔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是啊,活在世上,我們必然會遇見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和他們相處,我們真正的使命又是什么呢?現在看完電影,我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答案:每一個活在世間的人,就像貝利說的,應活在當下,用心去感受真正的世界,感受自己每一分每一秒有血有肉的存在,而不是為了索取和占有活著。在我們的肉體之上,還有著一個更好的精神世界,那就是靈魂。每一個人最終都會活成自己靈魂最真的模樣,這才是我們看似漫長卻很短暫的一生。為了更好的完善靈魂,我們可能會尋找和自己相似的靈魂,那個人,可能是朋友,可能是戀人。只因我們堅信,在和他們進行更深一層的交流和溝通以后,我們的靈魂才能更清晰,更獨特。但是并不是每一個靈魂都能一直陪伴著我們,在擁抱和告別一個又一個的靈魂之后,我們才有可能聽見來自自己靈魂深處的聲音,發掘自己生命的哲學。而這應該就是我們活著的使命:愛自己、尋找自己、磨練自己、塑造自己,最后堅持初心,保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