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學英語的方法太多了,多的眼花繚亂。可是為啥報了這么多班,還是效果太差?
有一群人,本來不會英語,可是卻必須在國外生活,短短幾個月,口語就十分流利。我們一定會說:語言環境好,沒辦法。
當然,這是原因之一,可是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要“用”英語,不用就活不下去啊!
想買個飯,結果人家聽不懂;想打個車,人家不知道你要去哪;想問個路,結果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該怎么說…
為了生活下去,他們必須學會英語,甚至我們可以想象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還在學習一個食物,一個地點的發音。
我哥剛去加州理工大學上學的時候,老師上課他根本聽不懂,所以必須用錄音筆錄下來,回家反復聽,去查,去問,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原本的障礙就不存在了。
所以你看到沒,當有一個極大地壓力催促你學習某項技能的時候,你就會拼命地學習和快速的掌握一項新的能力。
而這一瞬間,你會發現自己的學習能力幾乎成指數倍飆升。
那沒有壓力咋辦?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概念——輸出倒逼輸入
你會發現舉的例子當中,一個不可忽略的點:他們都在瘋狂的使用知識。
這就是“輸出倒逼輸入”的核心
以前學一項技能,總是在乎這、在乎那,在乎那別人的眼光,我忽然明白一件事:為了自己的成長,可以拋棄一切。
每個人能活的日子都大致相同,但是這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卻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效率使用著。
我們總說時間不夠用,可是你仔細思考一下,你為了“消磨時間”做了多少無意義的事情。
打游戲,發呆,看朋友圈,跟人閑聊侃大山,聊八卦,看明星們的丑聞,閱讀無意義的網絡小說……
無數的人在努力的消磨時光,并且在消磨之后大喊一聲:時間太寶貴了,我們要珍惜時間…
現在有一個放在我面前的成長機會,我為什么要考慮那么多呢?
所以我開始了利用簡書這個這臺做知識的分享。
當我開始做這個知識分享的時候,我忽然發現我看待世界的角度都不同了。
比如昨天有人跟我聊天,說:“哎,我讀了書總是忘記,也沒啥用,就不讀了。”
以往的話,我只會笑笑過去,但是我忽然意識到,這是個問題!而在這個問題背后,一定有一套邏輯存在。
繼而,我想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前言所說的:當你的心態是我讀了這本書之后,立馬要講給別人聽,你讀書的效果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刻,我意識到,原來在這句話背后的邏輯,就是輸出倒逼輸入。
太多人有這個問題了,認為讀書是一件量化的事,讀的越多越好,甚至一年三四百本。為此還去學習速讀(我也學過,但發現沒什么用),來提升自己讀書的質量。
但,如果你所接受到的知識,沒有經過你的思考,沒有真正改造你的思維,沒有應用在你的生活,甚至改變你的生活,那這個知識,能算是你的嗎?
這么算下來,她們所看的“三百本”書,可能連“一本”都沒有。
你看,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在背后卻有一套完善的思考邏輯。
當我開始準備輸出,且是輸出精良的作品的時候,我對世界的思考和研究越來越多,并且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思維的不足,由此,又進行了“輸入”,完善思維。
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教”。
把你所學到的,你以為你自己知道的東西,清晰的表達出去。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會遇到幾個問題:表達不清楚;本來以為自己懂了,結果有地方就是說不明白;必須要有更多的知識進行佐證。
因此,你必須要再有大量的“輸入”,同時,你又將原本的疑點解決,把這個知識真正的搞明白了,不僅如此,你還提高了表達的能力。
最終,這個知識鑲嵌入了你的大腦,完善了你的思維。
如此積累下去,甚至會改變你的人生。
相信我,當你開始實踐輸出倒逼輸入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而你學到的每一份知識,都將是屬于你的。
興趣就是即使是平淡無奇,甚至無比困難,你也樂在其中。
而愛情就是無論對方本質如何,缺點多少,也讓你癡迷無比。
普通人和牛人很大的一點區別就是,普通人看待任何事情只觀察其表面。而牛人看到任何事情,都要深入探究其底層邏輯。
你恐懼的邊界,是什么?
如果在你的文字當中,我看到的邊界是:這個事我做不成,我就討厭他。
回顧一下,是否某個人不給你認可,你就討厭;是否某件事你沒有天賦,很難做成,你就討厭;是否某個學校對你態度不友好,你就討厭;是否一切不認可你的事情,你都討厭……
如果是這樣,你要警醒了。
因為你恐懼的邊界,居然是別人的認可。
送你一條寬廣無比的邊界,就是:成長。
為了成長,可以不在乎別人的評價,不在乎這件事不擅長所給你帶來的自卑等等……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在任何事情當中,你只在乎成長,而不在乎評價。同樣的,你的進步速度將會呈指數倍增長,你的世界也會天翻地覆……
比如:獲取新信息,這個信息是我感興趣的。
在這個時代,所有人都在被迫的獲取新信息,而很多信息都是他們感興趣的。
比如明星的八卦:“震驚,XX明星竟然公然XX”
我相信太多人會毫不猶豫的點進去了…
同樣是新信息,同樣是令人感興趣的信息,但是否是件好事呢?
獲取信息的標準到底是什么呢?
標準應當是:
這份信息,能否讓你成長。
愉悅的確是人的天賦密碼,但及其主動的一點是:你是主動愉悅,還是被動愉悅。
現在網絡上的各種APP太擅長于讓你“被動愉悅”了
無論是抖音,朋友圈,還是吃雞……
這些都是商家想方設法讓你愉悅的。
這可不是你的天分密碼,這是他們的商業套路。
而主動愉悅,是你在做這件事情自然生發出的愉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