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問:
什么是PDCA復盤模型?
2.知識:
所謂PDCA,即是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行動(Action)的首字母組合。
無論哪一項工作都離不開PDCA的循環,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經過計劃、執行、檢查、對計劃進行調整并不斷改善這樣四個階段。
以上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的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樣階梯式上升的。
3.解碼:
我們要把每項工作看成一個小項目,不斷通過計劃~實施~檢查~調整后再行動的復盤,建立大腦中的循環體系邏輯思維。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4.解釋:
如昨晚每周分享我可以做如下復盤:
Plan:準備越讀營每周小分享第一期,幫群內優秀和積極的小伙伴成長、賦能以及構建影響力。
Do:
1.搜尋合適目標,發現小伙伴@無花島主夫人經常在群內發言,且是每日一練參與冠軍。同時還在簡書日更超過三個月。確定目標人選。
2.與@無花島主夫人溝通分享事宜,確定是否有意愿及時間安排。
3.拉@六子6P以及@無花島主夫人入每周分享籌備群,確定分享主題及大綱。
4.與@無花島主夫人確定分享流程。
5.提前發群通告通知小伙伴準時參與。
6.分享
Check:
一個本來只有不到半小時的小分享,結果因為大家積極參與,拖到了50分鐘,更有小伙伴凌晨還在爬樓寫感受。圖片來自越讀營
本次分享前后共有28人參與討論,更有13人打賞,有三人在現場提問。場面從頭到尾都溫馨熱烈,氣氛High到極點。圖片來自越讀營
好的方面:
1.分享者@無花島主夫人在群里表現活躍,加上身份光環,有個人魅力。
2.圖文分享+語音答疑交流 ,文字分享大家容易爬樓且跟的上,最后夫人語音答疑慵懶舒服的聲音也是亮點。
3.分享內容有用、有料、有趣,有談資。
4.約好幾位小伙伴提前暖場,調動分享氣氛。
需要改進的方面:
1.分享規則為:20分鐘分享,10分鐘答疑交流。但現場卻拖了近半個鐘。
2.分享內容的場景化、可視化、數據化把控能力有待提升。
3.沒有準備PlanB,即如果分享嘉賓出現臨時狀況不能按時分享時,沒有準備可代替的方案。
4.沒有提前和分享者詳細對流程,以至出現多次撤回現象。
5..沒有提前邀請六子老師進行總結發言。
Action:
1.嚴格把控現場時間,如果需要拖長,控制在10分鐘之內,且提前通知小伙伴。
2.建議分享者加入一些故事、圖片、數據、PPT等元素,讓分享更加精彩打動人。
3.提前預約兩周的分享嘉賓,如果本期嘉賓出現臨時狀況下期的分享人可及時補位。
4.分享前主持人和嘉賓詳細對流程。
5.提前邀請六子老師做總結發言,讓活動更有份量。
5.運用:
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學習中,都可以把每件事用PDCA模式進行復盤,不斷迭代認知。
6.局限:
PDCA模型比較籠統,沒有詳細需要復盤的項目,有時候復盤人員會漏掉一些關鍵要素。
7.融通:
可結合書籍《復盤》里的步驟:回顧目標(范圍、質量、進度、成本)-評估結果(目標達成情況、超出預期情況)-分析原因(成功原因、失敗原因)-總結經驗(經驗、知識、問題)-行動說明(停止做、開始做、繼續做、未來做)里面的具體小項目共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