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是賈樟柯導演的電影。影片中兩串鑰匙讓我感觸很深。
一串是愛情的祭奠。女友濤結婚了,新郎不是自己,失戀的梁子背上行囊,把鑰匙高高地扔到屋頂之上,發誓永不再回來。幾年之后,身患癌癥的他還是回來了,卻已是滿面塵灰煙火色,撬開門鎖,前女友濤的結婚請柬仍然靜靜地躺在床上,惹盡塵埃。此時的濤,事業有成,卻已是離異的婦人。帶著讓他做手術的錢來看他,也帶回當年被他扔下的那把鑰匙。可是,它再也無法打開那扇被撬的門,人生已成定局,一切都不可能重來。
另一串鑰匙,等待開啟的,是心底深處那把親情的鎖。
在澳洲的中文課堂上,張艾嘉飾演的中文老師問濤的兒子,他的媽媽叫什么名字,他脫口而出:“我沒有媽媽”,張艾嘉再問,他便搪塞道:“我忘記了”。那個倔強的少年,眼神里充滿著孤獨和戒備。
后來,機緣巧合,他居然和這個跟她媽媽年紀差不多大的女人好上了。第一次親熱過后,張艾嘉好奇地拉出他藏在背心之下的項鏈,想看看墜飾是什么,誰知拉出來的居然是一把鑰匙。
她問那是什么,少年瞬間紅了眼圈,沉默良久,方才說出,那是他媽媽家的鑰匙。
圖片發自簡書App
張艾嘉洞察了少年心頭的渴望,動員他回國看望母親。在辦手續的最后一刻,少年退縮了,他不知道在多年的分別之后,他該如何面對日漸衰老而陌生的母親。或許他寧愿日日貼身帶著母親的鑰匙,在夢里回到母親的身旁,做回那個無憂無慮的孩子。
在影片結尾,少年的母親,年老的濤,一個人在茫茫雪地上孤獨地舞蹈……
故鄉,太多時候只存在于想象之中,我們輾轉在近鄉情怯的邊緣,流離失所,然后悲哀地發現,山河亙古不變,青春的日子依舊在記憶里閃閃發亮,而我們,卻早已變成云遮斷歸途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