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仰望星空
在中國,我似乎還無法找到一個如江南般的所在。
濕漉漉的亭臺樓閣,濕漉漉的心。江南的婉轉雅致、江南的嫵媚風流,似乎都浸潤在這煙雨朦朧的江山之中。然而,江南究竟是如何把中國人的文化精魂,注入到那滔滔東去的一江春水中的呢?
江南,并非一個地域上的概念,而是屬于過去的一種文化印記、一種江南精神。而這種江南精神的建立者,并非同住在江南的販夫走卒,而是士大夫階層。雖然那些精細雅致的生活方式只存在于江南的歷史當中;雖然今日的江南風景不過是江南文化在漫長崩塌的歲月里留下的一個殘骸。但我想,我們依然可以在時空交錯的今天,形成一些承載了江南靈魂的印記,借此,去回想它曾經的優雅與美麗。
然而,江南安在哉?
按照大多數中國人的理解,江南應該就是長江以南的地區。但是杜詩有言:“落魄江南在歌行,十年一覺揚州夢。”說到這兒,你一定好奇,江南分明就在江北啊?事實上,那時的揚州雖然地處江北,但其代表的卻是江南文化。不止如此,唐代的江南,往往都指向揚州。但明清以后,直至近代,揚州的文化地位被蘇杭取代,揚州從此也因而不再是江南,成為真正的江北了。因此可以看出,歷史上的江南,作為一個地域符號,是不斷在變化的。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的變遷,江南越來越小了。原來,江南這個名字,從來都是概念化的、模糊不清的、眾說紛紜的!
大多數江南人都說不清自己來自江南的哪里,文人墨客也是如此:
白居易《憶江南》,最憶是杭州,又憶了今天的瀘州,后來還順道憶了回九江。
李白說江南,這頭說皖南,那頭又說武漢。
東坡寫江南,一會兒到無錫,一會兒到常州。
看來,在他們眼里,江南就是一個相對于北方的地方,一個杏花春雨、小橋流水的溫柔富貴鄉。
然而我認為:不管作為地域范圍也好,作為概念也好,或者作為文學形象也好,反正江南都是屬于中國人的獨一份;不管時光如何流轉,不論歲月如何變遷,也不管歷史如何無情,江南依舊是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