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荷塘月色》

? ? ? ? 朱自清,我相信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并不陌生。因為他的名族氣節,在身患重病的時候拒絕領美國的救濟糧,最終在胃病的折磨下餓死,享年50歲。

? ? ? ? 也因為他那些著名的散文,直到現在都有多篇入選中等教育課本:《春》《背影》《荷塘月色》《匆匆》。在這方面,能與朱自清一較高下的也就只有魯迅了。

? ? ? ? 記得小時候我姐很喜愛他的散文《匆匆》,她總是在家里朗誦,或是背誦“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后來大概在我小學5年級放暑假的時候吧,姐姐買了一本《朱自清散文集》,我也就囫圇吞棗看完這本集子,得了個熱鬧新鮮。

? ? ? 因為前些天賞析了《故都的秋》,想到現在是炎夏,所以撿起了應景的《荷塘月色》。

? ? 《荷塘月色》比起《故都的秋》,更有一種古時候文人的盎然詩意。如果說《故都的秋》是一幅民俗秋景畫,那么《荷塘月色》則是月下荷塘畫,最后還要在畫上題那首《采蓮賦》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 ? ? 若說《故都的秋》是閑適,落寞,孤獨的。那《荷塘月色》是寧靜,溫柔,中間又夾雜著苦悶不安的。

? ? ? “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為什么作者一開篇就寫自己不寧靜,還用了“頗” ?我上網 查到這么一段話

? ? ? 1927年7月,此時,正值“四·一二”運動蔣介石背叛革命之時。曾參加過“五四”運動的愛國知識分子朱自清,面對這一黑暗現實,他悲憤、不滿而又陷入對現實無法理解的苦悶與彷徨之中。懷著這種孤獨苦悶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寫下了《荷塘月色》這篇文章。

? ? ? 弄清楚這個寫作背景,對于作者文中有些矛盾的心緒,我們才能有更好的理解,要不然就是一頭霧水。

? ? ? “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 ? ? ?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 ? ? ? 以上開頭兩個自然段作者用了“起興”,交代了下周圍壞境還有時間,并沒有直奔主題,進入高潮。很像平時的歌謠,開始都是咿咿呀呀的,平緩無奇,慢慢的帶動你的情緒進入副歌部分。

? ? ?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 ? ? ? 作者這段即將正式開始歌曲的副歌部分了。但是呢,作者心里的煩悶一直像蔓藤一樣纏繞這他,他想甩開,然而甩不掉。于是煩悶侵擾而不能好好賞荷賞月,所以在掙扎,要立馬甩掉這白天世事煩擾,做一名心無掛礙的觀景文人。所以作者矛盾的詞句在這一段尤為多“愛熱鬧”“愛冷靜”“愛群居”“愛獨處”“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好在,最后作者想通了,現在是晚上,是我一個人了,我知道這“獨處的妙處”,一切都拋之腦后,明天再說吧,別耽誤我享用這“荷香月色”了!

? ? ?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 ? ? 作者因為是在淡淡的月色下賞荷,所以只能朦朧中看到些遠處的輪廓,在這里用“曲曲折折”來形容“荷塘上面”的大致輪廓。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漢樂府《江南》

? ? ? “田田的葉子”中的田田我想是出自這首詩里面的,形容蓮葉茂密的樣子。作者想象力很豐富,很喜歡用擬人的比喻句,顯得尤其生動優美。“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將嗅覺比喻成了聽覺,寫出微風送來清香的一陣陣的節奏,同時這清香也是讓人心情舒暢的歌聲。作者由上到下描寫荷塘:荷塘上面輪廓——出水很高的葉子——各種姿態的荷花——葉子底下的流水。

? ? ? ? 因為看不見流水,葉子反而更顯風致。我仔細想象了下這幅畫面,更顯風致我想是因為兩點:1,顯出葉子的層層疊疊 2,只聞水聲而不見水,就像是葉子自己會發出聲響,再或者給人想象空間,葉子周圍有一股流動的看不見的活力。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 ? ? 這里作者再次顯示出他的才華,將無聲的月光比喻成有聲的流水,單用一字“瀉”,沒有用潑,沒有用灑,也沒有用落,這“瀉”字真是用的恰到好處哇。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作者這句寫出了被薄霧籠罩下的夜月荷塘的“新鮮美好和神秘”。最后作者由月光的小小議論,寫到荷塘的周圍環境對荷塘月光的影響,重點是這塘中月色,將這光與影的視覺上的搖曳比喻成了聽覺的聲音旋律。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 ? ? ? 作者這里開始細致描畫了荷塘周圍的環境,由近及遠,要將這月色籠罩下的荷塘四周看個夠了才罷。終于荷塘月色欣賞完了,那不絕于耳的“蟬聲”“蛙聲”作者之前就像沒聽到似的,現在終于聽到了。這些聒噪的聲音將作者又拉回了現實和那怎么也按不下去的煩悶思緒中: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 ? ? ? 作者賞完荷塘夜月仍然意猶未盡,畢竟滿腹詩書,聯想不絕,于是分別在這里提起:《采蓮賦》《西洲曲》這兩首古詩詞,詩詞言語意境之美,自不必言說。作者在這古詩詞文學美中得到了思想上片刻的安寧與享受,然而越是如此之美的景物與場景,反而越是容易襯托現實黑暗而感到苦悶悲傷。

? ? ? ? 同樣是面對一塘荷花,只是逝者如斯,朝代更迭,古人之雅趣現今無人能復制和消受了。

? ? ? ? 因為兩首古詩詞都寫到荷葉底的清水,別有一番江南風味,不經意間觸動作者思鄉心弦。(朱自清是揚州人,自小在那長大,后因工作生活才一直在北方北京安居。)

? ? ? ? 文章最后不忘首尾呼應,如歌曲要收尾了,漸趨平緩。作者不知不覺回到家,寫下這篇《荷塘月色》,也該好好睡一覺了。

荷塘月色

作者: 朱自清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9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79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62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42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44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0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85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7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9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16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8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1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1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5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01 荷和月,自古以來就是文人筆下的“寵兒”,給人無限的遐思和聯想。 說起與荷有關的文章,印象最深刻的,一是周敦頤...
    春之原野閱讀 936評論 12 9
  • 作者:朱自清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
    昭若閱讀 304評論 0 0
  • 作者丨朱自清 國畫丨李西泠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
    舟子紀實攝影閱讀 1,872評論 2 4
  • 北京時間12:58窗外下著雨 相對于武漢的九月,成都已然到了秋天 感到一陣饑餓 想起昨天中午吃的冒菜,我說微辣,結...
    再見代碼閱讀 162評論 3 0
  • 經常辦不了事情,因為自己不懂裝懂,無能,軟弱,沒有自信,不知道就說不清楚,不懂就行了,別不懂裝懂,別裝瘋賣傻,別多...
    隨便寫點東西閱讀 196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