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來說說陪伴吧。
六一前,我們為了群福利的成長指南,堅持上班----加班加點都在小丫睡著后,所以不算。可是小丫生病了。
第一天,咳嗽,有痰。我聽咳嗽不深,看她也有精神,但多少不太舒服,叫了姥姥來跟奶奶一起陪她。自己去上班了。
晚上回來,大約被子厚,身體也不舒服,小丫發燒38.1,因為精神好,我給她換了被子,一夜沒睡,每小時監測體溫,到早晨37.4,沒給吃藥,囑咐了奶奶,又去上班了。
下午回家,奶奶說早晨小丫精神很不好,一直趴著,流鼻涕,中午睡醒好多了,下午已經恢復精神了。又是半夜沒睡,監測體溫。很好,沒燒,第三天又去上班了。
第四五天周末,全天陪著,還去了公園,在粑粑的堅持下帶小丫看了醫生。周末結束又上班了。
六一,麥子老師寄出指南。我在朋友圈感慨,這是我第一次不完全按著自己的想法來,不那么任性的工作。結果被罵了。
同是當媽的咨詢師好友,罵我隔離冷血該死是豬嗎……嗯,怎么說呢……
我第一個想法是,如果我是的話,那么所有在職麻麻粑粑難道都這樣嗎?當然不是。
那么陪伴是什么。
陪伴是全神貫注,全身心投入,不是時間。
我不愛在工作時間跟小丫視頻,因為即便視頻,我也有一半時間眼睛盯在我眼前的電腦屏幕或是書上。
我下班后,手機直到小丫睡著基本是找不到我的,因為小丫就在我的懷里,我回應她每句話,每個眼神,每種需要。
我真的覺得她生病我上班合適嗎?不,我不覺得,如果沒有必須要完成的工作,以我的人生態度,我是肯定會在家陪著她的。可是有。這意味著,在小丫生活的這一段,會有一個裂痕,我補不了,但她可以。她的幻想、創造力、全能感、我曾給累積下的愛,會讓她彌補這個裂痕,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小丫。
所以轉回來說陪伴。
陪伴不是7-24小時,全年無休。在身邊和in身邊,是不同的,做了丈夫妻子這么多年的我們自己都懂。
陪伴是全神貫注。
陪伴是回應需要,回應呼喚,回應眼神。是孩子伸手,不用抬頭,你就會拉住他的手。
陪伴是他在前面走,我們在身后一步的地方,提心吊膽,卻不強行替代。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最后說一句,更好的生活是不是滿足自己?是。敢承認,才能真的獲得。
加小編微信,看每天新鮮出爐的育兒分享!
小編微信號:lu398593924或10344341
通關密語:莘苒寶貝
莘苒寶貝計劃
拒絕人云亦云,做有態度有思考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