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歷史上不管如何有矛盾,又有過什么過節,在家國大義面前,即使是《大宅門》中屢教不改的白景琦的三叔白穎宇都能放下成見,一致對外,更別說是現實中北洋時期那些大人物了。這一點日軍曾深有領教。
? ? 當年在占領北平后,日軍曾極力拉攏北洋時期的眾多高官,段祺瑞、吳佩孚、靳云鵬、曹錕等人都是預期的對象。可是讓日軍沒有想到的是,這些當年因為軍閥混戰大打出手的人物,在此事面前卻是異口同聲的一致:做漢奸?沒門兒!
? ? 而當時在這些言辭拒絕的人中,有一個人的經歷卻頗耐人尋味,此人就是曹汝霖,當年曾經被看做“賣國賊”的北洋高官。
? ? 曹汝霖(1877—1966)是民國初年的高級官員,也是新交通系的首領。可是他真正聞名于世卻是因為一次會議,那就是巴黎和會。
? ? 巴黎和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召開的,戰爭期間北洋政府曾派兵參戰,也是戰勝國之一。可是在巴黎和會上不但沒有取消日本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等不平等條約,還要喪失山東的權益。當時因為曾打算屈服簽字,曹汝霖和陸宗輿以及當時的駐日公使張宗祥成為國人眼中的“國賊”,這也就是五四運動發生的緣由。
? ? 曹汝霖與陸宗輿、章宗祥都是原籍浙江,又同去日本留學,1904年一同歸國參加“經濟特科”,被清廷授主事職銜。曹汝霖任職商部商務司,后調外交部。北洋時期當了大官,幾次喪權辱國,向日本人借款,還是“二十一條”談判的參與者,被視為親日派,所以“五·四”運動中曹氏受打擊最沉重。
? ? 五四運動前,曹汝霖曾集交通總長、財政總長、交通銀行總理等數職于一身,是北洋政府權重一時的政客。
? ? 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由于部分列強與日本事前簽署了密約,協約國公然將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不滿,從而引發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當時,曹汝霖因負責把部分權益讓予日本,與貨幣局總裁陸宗輿及駐日公使章宗祥并稱為“三大賣國賊”。
? ? 五四運動中一句著名口號即是“外爭國權,內懲國賊”。“五四”當天,學生游行到趙家樓曹宅,曹汝霖躲了起來。學生誤把當時在曹宅的章宗祥當成曹汝霖,痛打章氏一頓,并放火燒了曹宅,此即火燒趙家樓事件。后來,一些學生被抓,事件演變成大規模的罷課、罷工及罷市。6月10日,曹、陸、章三人被免職。
? ? 五四運動時,曹汝霖42歲。此后他沒再任過要職,似乎也沒有東山再起的企圖,而是熱衷于慈善活動。每年冬天,曹家都向拉洋車的車夫施舍100套棉衣。施舍的方式也比較特別,每次由家里當差的抱著幾套棉衣出門,看見街上有衣不蔽體的車夫,便雇他的車,拉到僻靜的小胡同,叫車停下來,施舍給車夫一套,然后再去物色下一個對象。據說這個辦法可以避免棉衣被人冒領。曹家還經常向人施舍棺木。
? ? 上世紀20年代,由曹汝霖發起,共有20多人出資,在阜城門內白塔寺溝沿建了一所醫院,取名中央醫院。醫院落成并買進所需醫療器材后,尚余20萬元,存在由曹汝霖代管的新亨銀行。中央醫院屬于慈善性質,用這20萬元支撐醫院的開支,窮人來看病,一概不收醫療費。后來新亨銀行倒閉,醫院所剩的幾萬元,改存匯業銀行。匯業銀行歇業后,又改存中南銀行。曹汝霖一直擔任中央醫院的院長、名譽院長等職,經費方面都由他籌措,冬季用煤也由他任董事長的井陘正豐煤礦公司供給。只有他到醫院時,由醫院給他的汽車灌滿汽油,這就是他從醫院得到的全部報酬。
? ? 曹汝霖主持中央醫院達十余年,日軍侵占華北后,曾想強占這家醫院。曹去找日軍交涉說:“這家醫院原來是私人經營的,而且是慈善性質。”日軍方罷手。日軍接管了協和等醫院后,一些名醫如鐘惠瀾、周華康等不愿為侵略者賣命,紛紛被中央醫院網羅過來。醫院的婦產科,也在此時創建,由林巧稚大夫主持。抗戰勝利后,曹汝霖辭去院長,請鐘惠瀾繼任,他對鐘說:“我本是個外行,維持了十幾年,雖然沒有成績,但幸而沒有大過。日本人在這里,我不能不頂著名字應付應付。現在日本人走了,還是你們幾位專家多負些責任吧。”新中國成立后,中央醫院由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人民醫院。
? ? 抗戰軍興,曹汝霖曾公開表示要以“晚節挽回前譽之失”,不愿在日偽政權任職,不在自己被國人唾棄的歷史上再加上賣國罪孽。據說日軍在籌組華北偽政權時,一度曾把曹汝霖看做理想人選,但曹汝霖不為所動。后來,王克敏曾給他掛上“最高顧問”的虛銜,王揖唐出任偽華北政委會“委員長”時,又給曹汝霖掛了個“咨詢委員”的空銜,但曹汝霖從不到職視事,也未參與漢奸賣國活動。北平淪陷前后,日本人特別注意拉攏北洋時期的高官顯宦,如段祺瑞、吳佩孚、袁世凱之子袁克定、靳云鵬等,但這些人都拒絕了。
? ? 曹汝霖晚年在憶及五四運動時說:“此事距今四十余年,回想起來,于己于人,亦有好處。雖然于不明不白之中,犧牲了我們三人,卻喚起了多數人的愛國心,總算得到代價。”
——清末民初風云人物之曹汝霖(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