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涂涂,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改變看得見。今天是2017年7月16日,我給大家分享的書叫《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
在一個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世界,我們卻經常覺得焦慮不安,這些都是過于敏感的生存本能導致的。人類的生存本能與生俱來,那些在瞬間完成的生存反應力量強大,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態、行為模式、自我表現方式、逆境處理模式、決策模式以及老化過程都具有很大影響。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旨在探索生存本能對我們產生的重要影響,分析了焦慮、不安、恐慌等不適感受與生存本能之間的聯系,并給出了一些實用的方法,可以讓你學會如何以正確的方式去應對外面的世界,擺脫恐懼與挫敗感,展現出個人的最佳狀態。
今天我將從兩個部分分享本書的核心內容。
一、不適的本質
①不適的情形
如今我們面臨著失眠、肥胖癥、慢性疼痛、焦慮癥、抑郁癥、頭痛、長期疲勞,也包括粉刺、痤瘡、痘痘等皮膚病,雖然它們看起來并不一樣,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誘因,即人類容易出錯的生存本能。就是在很多情況下,疾病的產生不僅僅是源于身體機能,還受到大腦邊緣系統的影響。也會影響著我們的不適感。
②生存本能的位置——恐慌心理的生物學根源
大腦邊緣系統的影響往往超過大腦皮質的影響。由于大腦邊緣系統很難辨別恐慌因素的嚴重程度,所以大腦皮質提供了一個必要的平衡,調節從大腦邊緣系統傳輸過來的信號,確定其真實的程度。
③引發不適感的因素
1.焦慮狀態
焦慮情緒與大腦活動有關。不適感越來越明顯,最終形成恐懼,引發了過于敏感的生存本能開始采取防衛措施。
2.壓力狀態
背負的壓力越大,焦慮水平就越高,出現不適的可能性就越大。不適感越強烈,生存本能被喚醒的幾率就越大,我們對不適因素的忍耐能力就會降低。
④壞習慣的形成
成癮習慣:暴飲暴食,過量飲酒、咖啡因、補品和藥物,過度鍛煉、性沉溺等。
強迫性的習慣:反復檢查,控制別人,強迫自己重復清潔,習慣性扯頭發和抓撓皮膚。
病態習慣:經常傷風感冒、頭疼、慢性疼痛、胃疼以及壓力過后容易生病等現象。
失眠習慣:無法入睡。
保護性和逃避性習慣:恐懼癥就屬于此類,恐懼癥患者會為了確保安全和免遭恐懼而竭力避免某些場景。
⑤條件反射和習慣的起源
條件反射在不良習慣形成中起到了很大作用,雖然條件反射不一定是習慣形成的最初動因,但會影響習慣的形成過程和習慣的嚴重程度。
⑥心理外化——物質享受的負面作用
所謂心理外化即我們把自身的需要建立在外在的東西之上,外在的東西只要滿足了,心理問題就解決了。心理外化是不適感的觸發因素,它會推動不適水平達到歷史高點,而且它也是不良結果的根本原因。我們之所以養成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罪魁禍首往往也是心理外化。
二、生存的本質
①管理你的舒適區——15個簡單的策略幫助你保持沉著冷靜
1.擺脫對現代技術的依賴
2.珍惜和忍耐不完美
3.限制感官通道受到刺激
4.睡前讓自己放松下來
5.學會放慢速度
6.不要拖延
7.不要強迫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
8.接受不確定性
9.戒掉容易易怒的習慣
10.生活要遵循一個有規律的時間表
11.拓展你的心理舒適區
12.讓自己休息片刻
13.延遲你對滿足感的需求
14.嘗試放空自己
15.多做體育鍛煉
②如何變“不適”為“舒適”——頑固的生存本能
培養雙重感知能力:普通人在生活中的狀態一般只有一個:高興或者不高興,快樂或者不快樂。所謂雙重感知能力就是兩種狀態可以共存,不必為其中一種感覺而完全否定另外一種,比如你在家里看書,窗外有人吵鬧,但這并不妨礙你專注于書中的知識。這其實是我們努力想要達到的狀態,即“內心平衡狀態”。
培養感恩情懷:感恩來自于大腦邊緣系統,也是原始生存本能的組成部分。我們可以通過培養感恩情懷來影響大腦邊緣系統對不適因素的體驗。
③掌握不適管理的技巧
1.擁抱挑戰
2.找到你內心的格斗士
3.尋求社會支持
4.承擔風險
5.給自己施壓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記得點贊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