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頂開闊處望向天邊,遠處的清江宛如玉帶,蜿蜒綿亙于山巒之間,碧水藍天青峰渾然一色。“看到那個江邊山腳下的一片了嗎?”村民陳大哥指著遙遠而模糊的地方對我們說:“那里是我從前的家。”
我們在初春的一天中午,開了很久的車來到這里。這個位于山頂的村莊極其平坦開闊,一排排農居黛瓦白墻、齊整而有規劃,陽光明媚但春寒料峭,零星的桃花開放在村民的屋前院后,更多的花骨朵含苞待放。放眼望去,層層疊疊的梯田一片片順著山坡鋪陳,有農人在田里勞作,更遠處是清澈碧綠的清江環繞而過,如果我能作畫,可以畫一副簡版富士山居圖。
村里比較冷清,以老人和留守兒童居多。我們吃飯的這家主人淳樸而熱情,不僅飯菜要價很低,而且不停地送小菜給我們嘗,邊端菜邊說:“這是我們自己種的土豆,這是我們自種的胡蘿卜,這是我們自己磨出來的魔芋……”。跟主人攀談,得知這里是避險解困移民新村,在清江流域合理開發和保護的國策下,主人一家離開世輩生活的清江邊上,在這山頂開始了新的生活,修筑新房,開啟新的謀生途徑,“那么,日子比以前好了嗎?”我問。女主人想了想,說“總的來說比以前好多了,環境改善了,交通方便了,看病也容易了。”“但是有一點不好的,不讓喂豬,不讓燒煤燒柴,我們還在跟村委會談判。”男主人邊忙乎邊接話道。
吃完飯,我們在村里到處走走,看到公交車站位于村口,一個小型的體育場里,幾個人在打籃球,還有人在打乒乓球,有村民在曬太陽、曬被子,有人在坡上種菜,有人在自家的作坊里制作香油。村的另一頭有一個漂亮的小廣場,高大的樹木,大理石的欄桿,站在廣場高處眺望山下,但見清江環村而過。
在一旁休憩的大哥問我們從哪里來?告訴我們他姓陳,是本村的新移民,從他手指的遙遠的地方搬來。他說:“到這里才只幾年,一切都還在建設……”“應該會越來越好。”我接話道。“看到江對面人家了嗎?風景多么漂亮!而且他們有自己的船。”張大哥繼續說:“我們這邊也會有船的,等到可以通渡了,就可以坐船去對面看親戚了……”他望著江面憧憬著。
太陽開始落山,夕陽灑在靜靜流淌的河流上,金光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