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大學做什么?
很多人會說:學習。學習當然是大學生的第一任務了。不過除了學習,在大學還應該做些什么呢?
第一個建議是:談一次戀愛。18-22歲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如果都泡在了教室、圖書館和宿舍里,實在可惜,在這個時間談一次戀愛,對人的一生都有好處。大學時期正是談戀愛最好的年齡,也是最好的機會,在大學里去愛一次,同時享受被愛一次,實在是人生不能缺少的經歷,錯過了將來可能不再有,而沒有它人生則不完整。
因在大學生活里是人生最浪漫而美好的經歷,應該是那些美麗的邂逅。當你從圖書館的樓梯走下,迎面遇到一個匆匆跑去上自習或者還書的女生(男生),不經意之間兩個人互相看了一眼,彼此內心一笑,然后開始一段情緣,這種美感是人生其他任何階段都難以經歷的,當然那也是任何相親都得不到的幸福。
第二個建議:交一些摯友,每個人一生的朋友。首先,在大學里很容易考察出某一個人能否成為你的摯友,這是工作十年也做不到的。年輕人一起生活學習四年,彼此是坦誠的,完全有機會了解對方的內心和性格上的每一個細節,但是在工作中交往時間很長的人,彼此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
大學生通常功利心不會太強,彼此抄個作業或者幫個什么別的忙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會因此覺得欠對方一個人情。但是一旦走出校門,大部分人在“你的”和“我的”之間就分得特別清楚。老板安排下任務來,你需要別人幫忙,對方哪怕幫了你一點點,你就欠人一個人情,會對他很客氣地表示感謝,下一次他對你也是如此。在這樣彼此客氣的環境中,人是很難深交的。大學交朋友的另一個好處是,同一個班上的學生,不論家境和其他條件相差多大,到了一個班里學習,彼此就是平等的了,或者相對平等。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傾心交往。
第三個建議是:盡可能多地參加一些和學習科研無關的社會活動,這是年輕人從一個“父母的孩子”成長為一個社會人的必經之路。
實際上,當一個人走出大學校門,他就必須100%為自己的所有行為負責了。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在大學里都需要學會。人走出校門犯錯誤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從法律上講犯了錯誤,就必須自己承擔責任,同時對自己造成的傷害進行賠償。如果要想在走出校門時能夠成為有責任感的社會人,在大學就需要完成這個過程。
大部分家長總是強調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狠抓孩子18歲前的教育。但是,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絕大多數家長不關心孩子在大學里是否成長為社會人。如果一個年輕人走出校門之前沒有成熟到應付未來工作中的各種挑戰,那么他今后的職業發展堪憂。
當然,大家看了這幾點建議會提出一個疑問:做這些事情要花掉多少時間啊,這不是耽誤學習么?這確實是要占用一些學習的時間,但是我不認為這是“耽誤時間”,因為“生活”是主體,是核心,這些事情是生活的一部分。熱愛生活,珍惜大學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