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95后離開校園開始工作。不過,和之前的應聘者不同,不少招聘者抱怨說,95后特別難伺候。職場專家安妮·費希爾在《財富》雜志上提到了這個現象。
這些年輕人難伺候的點包括,遲遲不做選擇以及總是變來變去。一家獵頭公司對美國3000名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雖然大多數人從去年9月份就開始找工作,但是有76%的人還沒有決定接受任何工作。而且,這些95后求職者總是一有更好的機會馬上就走人,可能前腳剛答應你,后腳就說不來了。有時候過了入職日期了,這些人還是不出現。原因是他們可能已經去了別的公司,但沒告訴你。
通過對高德納咨詢公司以及勞動力研究機構代際動力學中心的采訪, 費希爾給出了五個幫助公司吸引95后人才的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簡化職務申請流程。代際動力學中心的調查發現,60%以上的95后,每天只愿意花15分鐘時間申請工作。因此,務必簡化你的招聘流程。恰當的方法是,先通過一個極為簡單的流程獲得他們的信息,然后,再聯系他們,以獲取更多的細節。
第二個建議是,給他們個性化的體驗。95后希望得到獨特的、個性化的體驗。所以,如果你給他們的是千篇一律的回復,他們會非常反感。正確的做法是,立刻給每個求職者一個個性化的回復,附上名字,并且提出見面談一下。當然,這樣的做法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如果你真想吸引杰出的95后求職者,這么做就是值得的。
第三個建議是,善用社交媒體。95后的年輕人更喜歡通過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網絡做出求職決定,這就要求公司要善用這些社交媒體。比如,檢查一下自己公司的社交網絡主頁,是不是帶著一股企業公關味兒。95后不會喜歡這一點。
第四個建議是,在招聘時多談加入公司后可以得到的技能提升。95后的學習欲非常強。高德納咨詢就發現,相比于薪酬,95后更關心自己在工作中能否得到提升。原因可能是,作為第一代數字原住民,95后見證了大量快速的技術變革,因此,他們很注重保持自己技能的新鮮度。所以,聰明的雇主要多強調這一點。
第五個建議是,鼓勵員工推薦朋友入職。吸引95后人才最好的方法之一是,請你的95后員工推薦他們的朋友來入職。很多公司有一個政策,那就是被推薦人到公司上班一年班后,推薦者可以拿到一筆獎金。但是,95后會認為這個時間太久了。因此,可以考慮把推薦獎金分成三部分:新員工入職時發一部分;半年時發一部分;入職滿一年后發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