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聽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三個大詞聽起來是多么的高大上,不太理解。后來似乎慢慢理解了,聽了一個老師講得版本,通俗易懂:世界觀,沒有觀過世界,怎么可能有世界觀?真的是醍醐灌頂,再次驗證了那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每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不同,相當于一個獨立的世界,加在一起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共同體,也是一種世界。
我們的父輩,大多數(shù)都一輩子呆在農(nóng)村老家,守著那一畝三分地,日子過得也還算舒坦。生活在一個彼此都知根知底的世界,似乎也沒有太多焦慮,每天都重復著同樣的節(jié)奏。莊稼沒有太大變化,街坊鄰里沒有太大變化,嘮嗑家長里短沒有太大變化。
也不能說父輩沒有一點想法,稍微有的想法那也是一直希望子女考上一所好的大學,邁入一線城市,結婚生子,從此告別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事實上父輩的夢想成真了,各種長假,各種返鄉(xiāng)潮,直到春節(jié)達到峰值,一家人吃著難得的團圓飯。
看了外邊的世界以后,好像世界觀真的就變了,變得似乎沒有以前那么開心。不知道是因為長大了,還是因為見的人多了,觀世界多了。左鄰右舍離得那么近,可是彼此又顯得好陌生,遠親不如近鄰的傳統(tǒng)貌似在此刻失靈了。好像以前學過的“少則得多則惑”又得到了驗證。那么觀得世界多了也是有一定風險的,就像很多真相,不知道可能還好,至少可以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
不過,也有那些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人絕地求生,逆風翻盤的也大有人在。不管怎么說,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shù)。平平淡淡也好,坎坎坷坷也好,一帆風順也好,苦盡甘來也好,都是在完成自己世界的構建及世界共同體的藍圖,既是參與者,又是創(chuàng)造者,終將成為受益者,只不過時間早晚而已。
好了,今天的成長365到此結束,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