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隨筆
人的心智,是一個人身上的兩個方面。
心是心性,智是認知。
兩者不是一個概念,可惜被上流社會洗腦過的人會簡單地認為兩者應該是一碼事,然后就有很多諸如“厚德載物,雅量容人”,我沒有發達是因為我的道德水準不夠之類的自我批判。
仿佛必須先做善人,再做達人。
然而現實社會中很多竊國者侯,竊鉤者誅的現象又怎么解釋呢?
這個時候,上流社會又拋出了一個概念,叫做“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統統報銷”
用法律宣傳口的話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給了很多弱逼以希望,進一步地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質問自己的道德觀念。
因為我良善啊,所以我必有出頭之日。
然而,以上全錯。因為,心是心性,智是認知。
心性再良善,認知上不去,對向上流動有又什么用呢?
無用。
所以好人不一定有高智商,壞人不一定全有高智商。
心性的好壞和認知的高低,兩者不是一碼事,完全沒有關系,完全。
因為我們處在一個灰色偏暗的世界里,人性有光芒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
然而,你要向上流動,光內心良善是不夠的,
而且,差遠了。
所以要解決的是認知提升問題,而不是道德凈化問題。
但是回過來,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良心過不去,或者良心這關過去了,法律這關過不去,那是另一碼事。
因為我們可以在很多法律規定的范疇內提高認知,實現流動。
但是,這依然與道德無關。
因為法律是底線,道德是上線,而認知是另一個領域的,攻堅。
以后再有人把兩者混為一談,當你面對復雜世界的時候,給你一本兒歌三百首,比如唐僧
我建議你把書撕了,或者直接扔他臉上。
因為解開復雜問題的,是靠認知,是靠哲學/底線思維,而不是靠內心的良善。
沒有絕對的惡與善,當斬妖除魔的時候,對于茫茫眾生是善,對于妖魔就是惡。
因此,無關道德
只要認知。
游走在法律之上
手提三尺龍泉之劍
做你想做的事
前提,是
練劍
第二部分:交易日志
銀行保險護盤,資源股中的二三四線以及十八線上位
中科信息成妖,村長竟然還沒把他關小黑屋(這是階級斗爭新動向,需要琢磨)
雄安慫了,混改就剩最后一口氣了。
手里有一些贏時勝,微虧,接近50%倉位。
不要不要緊,有股有現金,是狙客進入狀態的象征。
上攻出股,下跌出現金。
最關鍵的只有一條,就是保持專注,一次只做一個標的。
在盤前做足了計劃,什么價位出,什么價位買。
盤中的一切波動,都和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