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到街上吃早餐,米粉、卷筒粉、伊面、包子豆漿,所謂的早餐也無非這幾樣。吃完早餐就順帶買當天要吃的菜。
經常看到一同事,每天吃完早餐就進行“采購”,每一次買菜基本都會買幾塊白豆腐。我就覺得納悶:豆腐有什么好吃的。
我曾跟安說:“你說這403一幫大老爺們經常吃豆腐不覺得膩么?”
安一臉認真的說:“美容養顏。”
一會兒我才反應過來,大熊又在開玩笑了,他鐵定又覺得我是傻子了。再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罷了,也沒必要去在意別人每天吃啥。是我想太多了。
一天,吃完早餐,我對安說:“今天你買菜,想吃什么隨你。”說完,安就去買菜了。
回來看見摩托車前面的掛鉤上吊著一袋白豆腐,里邊共有四塊,我驚奇,不知今天吹了什么風了。車尾的后裝箱放著一把青嫩的南瓜藤,還挺會買。我就喜歡綠色的植物,清新。
煮菜的時候,我把南瓜藤煮熟了才把兩大塊豆腐切成小塊,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到熱湯里,跟南瓜藤一塊煮。和安吃飯間,我說:“我剛才煮南瓜藤的時候,等南瓜藤熟了才放豆腐下去,我怕豆腐煮太久了會爛。”說完,我還覺得自己太機智了,還想著安聽了之后可能會夸我。不料,他聞言后,差點噴飯,樂的。
他咽下嘴里的飯菜,一臉逗趣地說:“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說煮豆腐怕煮爛,太好笑了,你是不是沒做過豆腐?”
我說:“我做過豆腐啊,以前經常跟老媽一起做,這跟我說的話有什么聯系么?”還一臉認真樣兒。
安說:“豆腐本來就是經過高溫才做出來的,不管放到多燙的水里。它都不會壞的。”
我聽后,道:“喔,原來還有這樣的。”
他隨即補了一刀:“就說你傻吧。”
我不理他,他就愛說我傻。
他仍笑意未盡。
末了,我問大熊他買的南瓜藤和豆腐花了多少錢。
安說:“一把南瓜藤2塊錢,一塊白豆腐5毛錢。”
我說:“這豆腐賣得挺貴的呀。”大熊買了四塊白豆腐,不就2塊錢了么。
安說:“做豆腐的過程是很繁瑣的,也費力,人家趕早的拿出來趁著新鮮的時候賣,一塊白豆腐5毛錢已經算便宜的了。不過種南瓜比做豆腐容易多了,沒那么多過程。”
后面我想了想,確實。種南瓜比做豆腐容易,撒下種子,施些肥料,等長出來了就可以摘它的藤來賣,一把拳頭般大小的南瓜藤就可以賣2塊。但南瓜藤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有,而豆腐卻沒有季節限制,只要有黃豆就可以。
不過,每每看到年邁的爺爺、奶奶來街上賣菜的時候,就忍不住感慨,生活不容易,每個人的謀生方式也不一。用自己的勞力換得一些微薄的收入,一塊錢來之不易。
我們在農村長大,從小就做了不少農活,即使從山里走來了,作為一介農民有多辛苦,也是深有體會。農民,自己動手,雖能足食,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生,本來就不容易。
生活,就更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