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多起床,晚上十點半到家,16個多小時,中間休息了二十分鐘。現在已經精疲力盡,簡直要崩潰了,一邊寫簡書一邊打瞌睡,簡書成了今天最后的倔強。
兩節課,五個會議,短時會議半個小時左右,長時會議兩個多小時。還參加了一個學生的個人音樂會半個小時,這是在拓展生命的長度么?
可能是太過于疲勞,晚上卓越班學術會議,看著提前準備的PPT上面那些文字好像密密麻麻的文字一樣亂作一團,沉浸在對他人的發言中,主持人點到我的名字才回過神,不想看發言稿,就由著自己自由發言了。我對比現代課程與后現代課程觀,針對何剛兄那高大全的辦學體系,我把原來準備的客氣話和引入都省掉了,直接從何兄的現代課程架構的特點與后現代課程進行對比,提出了我們可探索的新領域,新方法。這一次分享,雖然只給了我五分鐘時間,但是我根據何剛兄給出的內容,前前后后拓展學習了很多,也改了很多次稿子,今天還用ai做了PPT,效果還能對付過去。現場一邊聽一邊繼續改發言稿,可是輪到我說的時候,我還是拋棄了稿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發散。可是現在回憶不起來當時到底說了什么。我太困了,真的可以站著睡一覺。
昨日朋友跟我說,工作是工作,不能把身體搭進去。我狡辯,我喜歡沉浸式工作,我享受這種工作狀態。今天看來我昨晚說話時,還是沒有累夠。今天終于贊同朋友朋友的觀點。我可不能把自己的身體搭進去。這樣一些口說話,寫出來也是垃圾,還是放過文字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