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常生活中,常常聽一些人說口腔里疼痛,似火燒灼感,可是到醫院檢查,口腔黏膜表現又沒有什么異常,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生們把這種以口腔燒灼樣疼痛感覺為主,但不存在臨床損害體征和病理組織學異常的癥候群定名為“灼口綜合征”。那么引起灼口綜合征的因素有哪些呢?
?????>>>健康關注,灼口進入<<<?
(1)誘發因素:殘根、殘冠、牙石、銳利的牙齒邊緣嵴、不良修復體以及伸舌、咬舌、多次舌自檢等不良習慣,常常導致舌部頻繁運動,其結果造成舌肌、舌筋膜緊張,引起口內灼痛感。
(2)化學因素:義齒中化學物質對黏膜的直接過敏反應;食品飲料中化學物質過敏;充填材料過敏;大量吸煙、過度飲酒;含漱劑的刺激等。
(3)生物因素:口腔菌群失調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據報道,在57例病人中就有12例念珠菌培養陽性。
(4)更年期綜合征:有報道認為口腔黏膜是雌激素的靶細胞,更年期時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黏膜角化程度下降,黏膜變薄,抗摩擦力降低,因此正常口腔活動相對形成傷害性刺激,造成灼口綜合征。
(5)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糖尿病,在正常情況下,胰島素可增加糖原的比率,調節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的平衡,糖尿病患者口腔黏膜的分解代謝過程增強,使組織耐摩擦性降低。
(6)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有報道稱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尤其是B族維生素和葉酸不足會造成細胞新陳代謝障礙,使口腔上皮抵抗力下降,同時可引起黏膜通透性改變,乃致神經病變,最終引起灼口綜合征。
此外,精神狀況也與灼口綜合征關系相當密切。據觀察,該癥病人中的焦慮、抑郁、神經質較一般人顯著增高。
?????>>>健康關注,灼口進入<<<?
灼口綜合征的診斷并不困難,口腔灼痛癥狀具有典型節律性。晨起較輕,午后逐漸加重,傍晚時消失;分散注意力、入睡、冷食時減輕,緊張、疲勞、說話、吃燥熱性食物后加重;疼痛多發生在舌尖邊緣、舌背、腭等部位。多數病人伴有入睡困難、抑郁、頭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陰道內燒灼感、潮熱、易怒、多汗、口內有金屬味等癥狀,并且病程遷延較久。
如果經過對癥治療效果不是特別明顯,可以中醫治療,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整體,人體的局部從屬于整體,強調整體決定部分,重視從人的整體功能把握健康和疾病的發生發展。認為疾病的發生是人的整體功能失調在局部的反映,所以中醫臨床辨證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旁病中取”的思辨特點,特別注重調整體、治局部、促平衡。
?
而舌,通過經絡直接或間接地聯系臟腑 ,所以臟腑的精氣可 上營于舌 ,臟腑的病變亦可從舌象變化反映出來 ,猶如觀察機體內部疾患的“鏡子”。故不明原因的舌痛癥發生 ,其實是人體內部不平衡在舌體上的表現 。
每個灼口綜合征患者的疼痛部位與癥狀有所不同,所反映的也是不同的病因:
臟腑實熱舌痛:心、脾、肝、腎等多臟之經絡均上連于舌,故各臟火熱之邪均可上攻舌絡而致舌痛,但在部位或癥狀上有所不同:舌尖紅刺灼痛,心煩不寐屬心火;舌痛在兩側(舌邊)而口苦易怒者,屬肝火;痛在舌中心,舌苔黃厚或兼燥,喜涼而不欲食,便秘或干結者,屬胃火;舌頭辣痛屬肺火熏灼;麻痛頭眩屬痰火上攻,舌絡阻痹;全舌色紫作痛為臟腑熱毒。
陰虛火旺舌痛:舌紅灼痛,多夙興夜寐,勞傷真陰,陰傷不甚者。《舌診研究》說“舌色紅潤,舌尖有突起如小刺狀,可疼痛,多見于失眠及夜間勞作之人”。若陰傷較重或虛火上炎者.則如《辨舌指南》所說“燥澀為津液已耗”,“舌生橫裂者,素體陰虧也”,“無苔無點而裂紋者,陰虛火炎也”。多有口干欲飲,但只喜少量頻飲而不喜大量驟飲;心神失養,夜難成眠;陰虛火炎,五心煩熱。
所以通過中醫辯證病因可以很好地治療。
?
希望通過這片文章可以讓你對灼口綜合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其實對于灼口綜合征的恢復,并沒有你想像的那么不可能,你只是被自己的心所限制,應該學會改變觀念,既然是身體向你表達了癥狀就是要提醒你需要改正。
????>>>健康關注,灼口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