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提起作家蔡駿和他的作品,大部分人的腦海里都會蹦出“懸疑、驚悚、恐怖”之類的標簽,然而當你閱讀過他的最新作品《鎮墓獸》系列之后,除了以往的這些舊標簽,像“熱血、奇幻、歷史、少年游”等關鍵詞也都會躍然紙上,相較于作者先前的作品,更給人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鎮墓獸的故事背景發生在風云詭譎、動蕩不安的清末民初時代,在這樣的亂世中,往往會有一些所謂“英雄”人物出現,而小說主角卻是滿清最后一個皇家陵墓工匠傳人——秦北洋,一個默默無聞,社會身份和地位都處于底層的小人物,另一位則是他的伙伴,一只名叫九色的鎮墓神獸。
小說就是圍繞著這一人一獸展開,講述了他們在亂世中并肩前行、共渡難關、力挽狂瀾的故事,為讀者呈現出一部集墓葬、冒險、奇幻、歷史、懸疑、熱血青春等眾多元素的傳奇史詩。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匠有大有小,小可天工開物,大可改換日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埋殘身枯骨輕嘆,吟一曲故土鄉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千年,孤冢葬貴胄,鎮墓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鎮墓獸》
一、宏大的世界觀,一部近代歷史的“百科全書”
在去年九月上市的《鎮墓獸》系列的第一本《鎮墓獸·北洋龍》中,作者就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宏大的地下世界,無論是主人公秦北洋的誕生地白鹿原的唐朝大墓地宮,還是后來在北京郊外為光緒帝及慈禧太后建造鎮墓獸,我們都可以在其中初見端倪。
而這次鎮墓獸系列的第二部《鎮墓獸2·金匕首》不僅講述了秦北洋在中國發生的冒險故事,更將中國傳統的墓葬文化帶出中國,走向世界,并且與上一部遙相呼應,除了各類奇異的鎮墓獸之外,兩部作品還穿插了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張勛復辟、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軍閥混戰等真實歷史事件。
嚴謹的歷史知識與絲絲入扣的情節相互結合,使得小說給人一種獨特的沉浸式閱讀體驗,令人身臨其境,不僅如此,讀者更可以在小說中汲取近代的歷史知識,這其中不光包含上述的歷史事件,更有真實的歷史人物、環境、文化等等,可以說是最大程度上還原了近代的歷史背景和當時的社會形態,堪稱清末民初的“百科全書”。
當然小說中有些微小的細節也沒有放過,譬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的場景就在書中有所體現:
午后,終點站浦口,熙熙攘攘的車站,兩個少年頓感茫然。一個黑布馬褂的中年胖子,穿過鐵路要爬上月臺,看來頗為吃力。秦北洋幫助胖子拉上月臺,胖子客氣地致謝,正好有賣橘子的小販,胖子買了一袋朱紅的橘子,送給秦北洋兩個,又蹣跚著翻過鐵路。對面月臺有個少年等著,年紀與秦北洋相若。這是一對父子,父親送兒子上火車,臨行時買幾個橘子給兒子帶在路上。這幕情景,不免讓秦北洋想起自己父親,滿心憂傷。
在這些宏大的背景和微小的細節背后,無不體現了作者的用心和辛苦的耕耘,而這些的背后,則是作者基于對歷史、對傳統文化的信仰。
二、全新的反盜墓體系,對傳統文化的信仰
近年來盜墓題材的流行,使得文化市場上刮起一股濃濃的“盜墓”風,以《盜墓筆記》等為代表的懸疑盜墓類題材的影視作品也陸續搬上大銀幕和各大視頻網站,并獲得了不錯的成績,而蔡駿的《鎮墓獸》系列卻反其道而行之,舉起了“反盜墓”的旗幟,乍看之下,無疑有些“逆流而上”的感覺,在這股逆流中除了以鎮墓獸為反盜墓的代表外,背后更多的則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信仰和傳承。
歷史上的鎮墓獸是為帝王將相鎮守陵墓地宮、免其靈魂受到侵擾的一種冥器,而小說中則在此基礎上發揮了充分的想象,除了上述功能外,鎮墓獸還成了陵墓的“守護者”,成為地上與地下、人間與冥界的一道堅固屏障。
然而隨著近現代科技的發展,一部分人利欲熏心,將鎮墓獸改造成他們實現邪惡欲望的強大武器,傳統古墓遭到嚴重破壞,而秦北洋也游歷了當時世界上重要的三個地方:巴黎、東京和紐約,在東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之中,秦北洋和九色一次次化解危機,堅守和保護著中國的傳統文化,避免了被西方現代文明所吞噬的危險,而支撐他們的信念是什么?就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信仰。
從小說回到現實,現代社會也有一批類似秦北洋的人,將我們的歷史和傳統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而支撐他們的,無疑也是對歷史,對自身傳統文化的信仰,正如蔡駿自己本人所說的那樣:
”或許有人說,中國人是沒有信仰的,沒有道德底線,沒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們錯了!我知道,中國人是有信仰的,這個信仰就是歷史。自孔子時代,中國就有了書寫歷史的傳統,從《尚書》《春秋》《左傳》到司馬遷的《史記》,再到洋洋灑灑四千萬字的二十四史。鎮墓獸永遠在守護中國人的信仰!”
三、在IP市場上打造中國式的超級英雄
在漫威超級英雄系列電影“稱霸”全球影視市場時,我們不禁要問:中國有超級英雄嗎?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譬如孫悟空,它就是中國超級英雄的最早期代表,那么有著自己本國歷史文化土壤色彩的秦北洋和鎮墓獸九色算不算得上是中國的超級英雄呢?
當然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思考,那就是《鎮墓獸》中想帶給讀者或者塑造一個怎么樣的中國式超級英雄呢?
首先每個人對于英雄的定義是不同的,但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英雄,有那么幾點是共同的:一是帶有個人英雄主義光環,二是有鮮明的性格和較為良好的品德,三是帶有一定的冒險主義精神,四是能夠在人們最需要幫助或最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承擔一切重任……
上述所說的可能不一而足,但《鎮墓獸》中的秦北洋和神獸九色無疑都具備,除去這些之外,兩位主角似乎還帶有一點“中國特色”,譬如秦北洋就有著儒家所謂的“五常”品質——仁、義、禮、智、信;對傳統文化的守護和發揚光大的信念;在遇到危機時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對某些人事的執著等,而九色對于主人的忠貞不二,同甘共苦,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犧牲精神等等,這些都無一不帶著中國特有的文化和精神。
總而言之,兩人都既帶著高高在上的英雄特有的氣質但都又有些“接地氣”的親切感,仿佛在那個年代真的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和物一般,這些都是以往大部分英雄故事中所沒有的,我想這才是所謂中國式的超級英雄特有的一種形象吧。
如今的IP市場不差錢,差的是能夠用心沉淀下來打磨的好作品,而《鎮墓獸》系列無疑是最具潛力的IP之一,它的誕生,宣告了中國式超級英雄的時代的到來,相信無論他們被搬上熒幕,還是呈現在小說中,中國的讀者和觀眾一定會更加喜歡。
當然,在這一部誠意滿滿的用心之作背后,那一段段字里行間中的精彩描述里,無一不體現著作者從構思到寫作時的那份信仰和執著,或許正如同書中所說的那樣:人這輩子,無論干哪一行當,無非是六個字——不瘋魔,不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