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個男人,會陪你逛街,陪你吃飯,陪你看電影,和你牽手,和你擁抱,和你分享一切快樂煩惱,你們親密無間,卻又不會越過那條線,你們毫無顧忌,卻又不會心生曖昧,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美好,你想,這就是所謂的藍顏知己吧。
看到這種真情款款的話語,吃瓜群眾深受感動,并一致認為,這個男銀,肯定是你爹。
有一位女性,在你成功時,她會與你分享喜悅,在你失意時,她會默默給你支持,她很少說話,卻總在提供感動,她從不主動,卻早已在你心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她就像書架上的一本好書,閑時來讀,催人奮進,忙碌中無暇細觀,遠望一眼,也有一陣溫暖,你在波濤洶涌的人生航路上前行,無論陽光和煦,還是風驟雨急,你都知道,有一盞燈會在她那里亮起。嗯,我說的這位,就是我的紅顏知己。
觀眾聽得眼淚鼻涕嘩嘩直淌,忙著記筆記,瓜子都忘了嗑,他們紛紛表示,頭一次看到有人把包二奶說的這么文藝,自己也要抄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2
對男女之間是否存在純潔的友誼這個終極問題。
有人表示不管是打死還是打出屎,自己都不可能相信。
也有人明顯比前者樂觀,當然有也必須有,只要長得丑,五湖四海皆朋友,純潔的友誼和顏值成反比,越丑越純,越美越不穩。
作為一名負責任的段子體科普工作者,我會給以上回復點贊,但卻不會為他們鼓掌,群眾期待的是分條縷析的論述體,您只來打了個勾,畫了個叉,打成耐克也不行,畫成特步更不成。
抖機靈式的答案閱卷老師可能會笑尿,但即使手抖把圈畫扁了,還是會按流程把你掛掉。
3
如果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做個粗略的劃分,以性別為標簽,可以概括為同性關系與異性關系兩種。
按照常理,大家會把同性關系直接認定為友誼,異性關系基本等同于愛情。只要是同性,超越了友誼,突破了一般的認知,社會接受起來就有難度;只要是異性,即便還沒有發展出愛情,我們也只會視作這是求偶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長期和艱巨性,人家一點頭你就要脫褲頭了,好事多磨,沒那么容易。
和原始人看到野獸掉頭就跑一樣,要在現代社會生存,我們的認知也要練得像條件反射一樣簡單直接。
為了避免信息爆炸,處理不及時造成誤判,我們的大腦練出了貼標簽的加工辦法,你說“富二代”,我立刻聯想不務正業、游手好閑、熱愛炫富,你說“網絡游戲”,我立刻反應學業荒廢、神情委頓、上癮戒斷。但實際情況不說你我也清楚,相關反例有的是,常年以偏概全,容易死在毒圈。
常言說得好,暴飲暴食之后情緒就容易平復,打一頓再講道理對方更容易服你,看完我的生動舉例,你需要同意,從邏輯上講,凡事無絕對,所以藍顏或紅顏知己還是存在滴。
哎,似乎還有一種綠顏知己,就是一開始是藍顏或紅顏,后來慢慢就變shai了。
……
滾?。?!把這個擾亂課堂秩序的家伙拖出去!
4
明明知道可能有,那為啥還是不相信這種妖獸會到人間走。
因為要維系異性友誼實在是太難了。
什么是友誼?友誼是由于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和情感聯系。
請認真閱讀以上概念,嘴巴張開,口齒清晰,注意發聲,保持呼吸,預備~起——
社~會~關~系,情~感~聯~系,不是rou體關系,不是欲望聯系。
心理學家在大學搞過調查,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超過一半的受訪者都承認,在自己的異性朋友身上,受到過xing吸引,還有的一小半,我覺得不是沒感到,而是沒敢認。
由此,如果同性之間的友誼是一種穩定態,那么異性之間的友誼處于一種躁動態。
太過沉寂,可能就消失了,稍一過火,就會天崩地裂。
如果雙方都有意,那結果還好,叫有情人終成眷屬。
一起脫毛可以,一起脫單不可以
如果只是一方越線,我把你當朋友你竟然想shang我,友誼也會因此啞火。
男女有別,互相有好感,不是容易成為好朋友,而是容易進入曖昧狀態,啥是曖昧?請自己拆成四個字看。
你說雖然難,但還是有可能啊。
確實,如果雙方都能保持克制,設置好底線,回避親密行為,有了這種認知上的同步,加上彼此的心照不宣,這種關系就能成為現實。
很難,并且很累不是嗎?
所以,堅持下去的很少,要么淡出視線,要么發展出愛戀。
5
學習完以上課文你懂得了哪些道理?
純潔的異性關系并非沒有。
很好,我們講過這個知識點。
但要維持純潔的異性關系非常困難。
沒錯,這是今天講解的重點。
這么難的事情我也想去試試,正好我認識個女生失戀了,正缺個藍顏……
你給我滾出去,祝賀你掛科了,重修吧。
你這人怎么不講道理呢?我這不是知難而上,知恥后勇,知不足而自反嗎,知道自己缺啥就勇于去實踐嗎?
你錯了,我要借這個機會講出真正的重點。有沒有藍顏,有沒有紅顏,不在于邏輯上怎么辯,重點還是群眾們怎么看,你講你的科學道理,人家不愿意吃你這種大米,那最后,還是要聽陪審團的。
社會不相信紅顏藍顏,只接受出軌小三。
咱倆是那種最純粹的友誼對不對?
所以,沒事不要撩閑,對自己負責,不要干擾他人的生活。
因為你的紅顏,有可能成為禍水,你的藍顏,看起來有些發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