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同事放在一堆文件上,她說看了一半不想看,我就借來讀??赐曛?,覺得該動手整理自己的房間了,今天動手。
斷舍離,一言以蔽之就是通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舒適的行為技術。通過收拾家里的破爛兒,也整理內心中的破爛兒,讓人生變得開心的方法。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舍,舍棄家里到處泛濫的破爛兒;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間。換句話說,斷舍離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時間軸永遠是現在?,F在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就必須放手,只選擇必要的物品,通過這個過程,你可以從看得見的世界走向看不見的世界,最終實現對自己的深刻、徹底的了解,并接納最真實的自己。如此一來,不僅居住環境,就連整個人的心靈都能輕松舒暢了。太多的物欲,只會讓人感到疲累。環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的心情,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斷舍離就是一種動禪。精簡的高質量生活,豈不更好?
斷舍離,跟收納是不一樣的,收納僅僅是歸類,斷舍離則是需要通過篩選物品帶來自我察覺,奪回被占據的空間和能量,不在一些破爛兒身上浪費精力。篩選高質量的生活用品,那些廉價的或者一輩子都不會用的東西就送給有需要的人或者丟掉吧。處理這些物品的時候,也是在跟自己的執念進行戰斗。處理物品,也類似于人際關系,把身邊的凌亂的關系疏離清楚,只留下自己中意的人。其實在篩選物品的時候,周圍的人際關系也會發生變化,自己追求高質量的生活的同時,身邊的人也會以同樣的標準對待自己,而非以前那般的粗糙和隨意。
東西有用才有價值。物品在此時、當下,應該出現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處于恰當的位置,才能展現美感。在物質過度泛濫的社會,人們會因為撿便宜心理和折扣的陷阱而購入大量物品,其實并非自己實用和喜歡,完全不顧“東西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品味”。購物的時候嚴把關,不要讓亂七八糟的東西進入家門,收拾整理的時候,要果斷的清除出門。
哪三種人不容易做到斷舍離?第一種,逃避現實型,整天忙忙碌碌不著家,他們大都對家庭不滿,找各種借口不在家里帶著,不收拾房間,形成惡性循環。第二種,執著過去型,過去的獎杯相冊,繁雜的舊物收著占地方,卻不打算清理,他們多半隱含著對過去幸福時光的留戀,其實也類似逃避現實。第三種是擔憂未來型,恐怕不囤積貨物就會遇到地球大爆炸。沒有物質就會覺得困擾,焦躁不安。
家是避風港,是自由舒適的居所。倘若回家看到到處亂七八糟,無處下腳,看到就已經醉了,怎么可能放松。如果家里一塵不染,心里肯定是敞亮的,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斷舍離認為,如果家里能成為好好招待自己的空間,就再好不過了。去高級飯店吃飯,如果盤子缺個口,你一定會不高興,可是在家里,可能就會這么對待自己。在高級美容院花幾千塊進行了絕妙的護理后,回家卻要面對臟亂的房間,這種強烈的對比怎么會讓人不別扭?居住環境是憑借一己之力可以改變的環境,要打造出能夠款待自己的空間。
物品是一面能真實映照出真實的自己的鏡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實的自己。你舍不得扔掉的東西,或許幾十年都不會派上用場。扔掉多余的信息,就能盡早從肉鬧的便秘中解脫出來。不要因為可惜而不扔東西,而是要對它的愛惜之情。
如何行動,做到斷舍離?一、減少物品,從扔東西開始。先從一點開始,找到突破口,其余的就開始自然而然了。先把那些怎么看都是垃圾的東西扔掉。把自己用不著的東西送給有需要的人時,要說請收下,不要說給你吧,我不用了。給物品分類,最好分三類。兩類的話,或許不夠,四類會記不住。不斷重復三分法,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時造成的混亂。二、利用七、五、一的總量限制原則,打造充裕的空間。在斷舍離里,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能放慢七成,之所以留出來三成,是因為這會讓人有把它收拾整齊的欲望,空出來的三成空間能成為物品出入的通道。這樣就不會出現空間塞滿,怎么都打不開,一打開的瞬間,就出現天崩地裂的慘象。在看得見的空間里,物品只能放五成。不然會影響美觀,在廉價的量販店東西都是見縫插針時的一個挨著一個,在高級精品店里,貨架上只會零零散散的方非常少量的東西,這樣才能顯得很漂亮呀。對于給別人看的裝飾性空間,只能放一成東西,最低限度的放東西。就算再漂亮的話,要是貼了滿滿一墻,也會雜亂平庸,減少物品數量,不管是多狹小的房子,都能自然而然的營造出高品位的感覺。物品數量減少了,大掃除的工作也會變得輕松快樂了。重復進行徹底的七五一收納只會,你就會切實感受到自己的品味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因為只留下經過精挑細選的物品了,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第三,在買東西的時候,不要大量囤積,會擱置不用,處理起來更麻煩,學會每次主義就好。
要學會用物品提升自己。不管東西多貴,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能夠放開執念,人才能更有自信,在最初的階段,覺悟和勇氣是必須的,學會放棄,就能換來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樂觀心態。試著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因為每天都在使用的東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潛意識。換成高于自己的物品時,日常隨便用也不再覺得別扭,潛意識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著提高了。這一過程也可以讓我們清楚自己當下出于什么樣的位置。為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先從日常使用的容器開始,進行意識上的革命吧。斷舍離并非提倡清簡的生活。不管是食物還是其他東西,都只買最當季的。所謂當季,就是當下都擁有極強能量的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