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會被不少朋友問到一些買保險的問題,經常也會有人發一些建議書過來請我給一些意見。問得最多的其實就是這個問題:我到底買哪個公司的保險好?
或者說,在買保險的時候,究竟是產品本身重要,還是公司品牌更重要?
這個問題看起來好像很難選擇,但如果把保險換成衣服、換成孩子玩具、換成食品,那么我想很多人心中應該已經有了答案。
那么我們在進行保險產品購買選擇的時候,可不可以用這種同理替換來幫助我們做出選擇呢?
我的答案是:不可以。
在解釋為什么不可以之前,其實你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
什么叫保險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看到這里,你可能準備關閉本文退出了,或者說“能不能說人話”。
專業的定義的確有些拗口,通俗來說,保險即是為不確定發生的風險尋求一份保障而簽訂的合同。因此,從本質上來說保險是一份合同,一份以風險為主要要素的合同。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么不可以把保險產品跟衣服、玩具這些做同理替換去看。
因為保險不是普通的商品,它是一份合同,合同就會有復雜的條款,每一個條款都會影響保險產品的價值。因此買保險,公司品牌到底重不重要,我們需要分不同情況來看:
01從保險的功能來看
保險的首要功能自然是保障。
從保障的角度出發來選擇保險時,公司品牌重不重要?
比如你花5000元在A公司買了一款意外險,你的朋友花4000元在B公司買了一款意外險。你會發現可能你朋友的保費明明比你少了1000元,但保額卻比你高了100萬。
這時候,你還覺得公司品牌重要嗎?
當然,除去保障型產品外之外,保險產品作為理財工具的功能也被越來越多人所認可。
《2016年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百姓投資領域前三名分別是:保險(36.79%)、股票(33.05%)、理財產品(32.69%)。
為什么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保險作為理財工具?
1、保險理財可以保本
2、保險理財收益更為穩健
3、保險理財可同時兼具保障功能
當保險作為理財工具的時候,保險品牌的重要性是被放到最大的。
因為只有一家經營穩健的大公司,才有可能持續地給客戶提供穩定的收益或者說分紅。
02從保險的產品結構來看
前面有舉例提到你與朋友花不同保費分別在兩家公司購買意外險,通過這個例子,我們會發現當保險產品只體現它的保障功能時,好像公司品牌并不重要?
果真如此嗎?其實也不竟然。
意外險的給付條件大多比較簡單,很多甚至只以身故為給付條件。
但如果我們把這款產品換成相對比較復雜的重疾險、醫療險、養老險呢?
產品結構越復雜,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就越難作出判斷。
當你難以在已有的知識、經驗范疇內對一個商品作出判斷時,那么你最好把品牌作為一個重要的參照。
比如你買車,但是你不懂車,那么你最好在知名的汽車品牌中進行挑選。也許你買的不是性價比最高的,但這樣做出的選擇一定是差錯率最低的。
保險同理。當保險產品結構越復雜,你就越應該選擇大公司大品牌的產品。
03從保險的期限來看
當你需要買一個一次性的商品時,你會在意它是什么品牌的嗎?
自然不會,價錢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用時間短。
而如果你買車、買家電,你會不會在意品牌呢?
自然會,因為一般你買車、買家電總是要使用好幾年的,不會說用過一次就扔掉。
保險同理。
根據保險期限,目前市場上的保險產品可以分為長期和短期兩種。
短期的保險一般保障期1年,有些甚至幾個月乃至幾天。
但如果保險的保障期限拉到幾十年甚至終身,你會選擇一家不知名公司的產品嗎?
保險既然是合同,自然就會牽涉到合同存續期間的服務。因此,合同存續時間越長,對一家公司提供服務的能力也就越成為一項考驗。
因此,保險保障期限越長,品牌的重要性會越凸顯。
綜上,并不是所有的保險產品都需要選擇大品牌。
品牌是有溢價的。選擇了大品牌的產品,自然是有更好的服務,但隨之也需要你支付更多的費用。在費用有限的前提下,希望購買到最合適的產品,那么你最好能遵循下面這個原則:
保險產品結構越復雜、保障期限越長、理財功能越強大,就越應該把品牌作為重要的參照。
而這三個判斷標準中,也應該按照這樣的排序:理財功能 > 產品結構 > 保障期限。
即:如果一款保險產品只是保障期限長,結構并不復雜也不具備理財功能,那么其實也可以考慮一些口碑比較好的小公司產品,這種產品一般價格也會相對優惠。
而一款保險產品只要具備了理財功能,那么建議不要再考慮小型保險公司的產品。
說了這么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祝各位都可以買到合適的保險產品,擁有充足的人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