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兩個故事。
第一個,我是如何決定來北京的。
第二個,我是如何找到工作的。
兩年前,我大學畢業,聽父母的意愿,考到了當地一所公立高中當英語老師,這個工作非常穩定,安逸,但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今年四月份請假來北京參加完笑來老師的線下大課,我就毅然決定要辭職來北京。
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我所有的親戚朋友同事家人,輪番上陣批評我,那段時間真的過的很煎熬,很痛苦,每天和我爸媽以淚洗面,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但是在這些痛苦的過程中,我掙扎著思考了我自己這二十多年的人生經歷,我忽然意識到一個很可怕的問題,我從來沒有自己決定過一件事。
我特別喜歡的一本書,《人生》,開篇就有一句話,“人生的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只有幾步,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p>
我發現,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個選擇都走錯了。我整理了到目前為止對我比較重要的幾個選擇。
1. 中考的時候,我考上了臨汾市最好的一中,甚至超過分數線十幾分,但我因為自己的懦弱和不自信,沒敢報,結果去了三中。
2. 2011年,高考的時候我想報外國語學校,但我聽了父母的話去上了一所師范大學。
3. 2015年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想自己找翻譯類工作,但我爸媽認為當老師工作穩定,有利于早點成家立業,我當時不知道為什么就答應了。
當我把這幾件關系我人生命運的選擇想通之后,我真的冒了一層冷汗,我發現在每一次選擇的時候,我都是完全聽從父母的安排,沒有一點點的自我思考,這簡直太可怕了。
最關鍵的是,這些問題我之前連想都沒有想過,沒有元認知能力多可怕,可怕到我稀里糊涂過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總是稀里糊涂。
我深刻地理解了為什么元認知能力是一個人應該擁有的最重要的能力。
當這個問題想通之后,我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了,我必須深刻,謹慎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并且對自己所做出的選擇承擔一切責任。
這件事想通之后,所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別人的看法,勸告,建議,我開始有能力去承受了。因為我站的比他們高了一層。
我也開始明白,為什么我的父母會如此阻止我,因為在此之前他們每次讓我聽從指揮,我都全盤接受。
這是我分享的第一個故事,元認知能力真的具有非常嚴重的意義,當你真的運用元認知能力思考自己的生活和經歷時,你會擁有巨大的收獲。
今年的7月17號,還是堅決地坐上了來北京的高鐵。在火車上,一邊是我沉重的壓抑的負罪感,另一邊是對陌生城市的膽怯對未來的恐懼,在這樣的心情和氛圍下,我來到了北京。
來到北京以后,第一個任務就是找工作,我知道自己不想當老師,所以所有的工作經驗對我來說反而成了負擔,那個時候我又一次陷入了恐慌中,因為我感覺自己心心念念想要來北京,但是卻沒有好好思考來了北京以后做什么。
我又一次陷入了痛苦中,我開始思考自己喜歡什么,我喜歡創作,喜歡表達,喜歡和別人交流,我很早以前就建立自己的公眾號開始寫文章,每次寫文章的時候我都會特別開心,有沒有什么工作能讓我做自己喜歡的這些事情,我就想到了新媒體這個行業,我可以看大量的文章,還可以寫自己的原創,于是我就打定主意找這方面的工作,然后給他們投簡歷,但是沒有一個人給我回復。我的心沉到了海底。
我學的是英語專業,當的是英語老師,和新媒體一點邊兒都不沾,更別說工作經驗和業績了,我開始自我懷疑,如果一直找不到我喜歡的工作怎么辦,要不要買票回老家去,要是我沒錢了怎么辦,要不要妥協一下干回老本行教英語,在這一系列的痛苦和掙扎中,我不斷地給自己洗腦說,一定會有辦法的,一定會有辦法的。
我給自己定了目標,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內如果還找不到新媒體編輯類的工作,我就跟自己妥協做英語培訓,然后我開始向別人請教怎么修改簡歷,開始著手去做的時候,忽然發現其實我有很多做新媒體的優勢,我在大學里曾經做過主持人我的口頭表達能力很強,我以前做過學生工作,曾經采訪過學生會干部,還寫過很多專訪和稿子,我意識到其實我是做這份工作的最佳人選,只是我以前都沒有注意到而已,于是我把簡歷進行了大篇幅的修改,把自己的優勢全部寫上去。
沒有工作經驗這一條真的是硬傷,但我忽然就想到,我自己就開通過公眾號啊,這就是新媒體的經歷啊,而且之前我寫過的一篇文章還被一個自媒體大號轉載過,閱讀量上千,這就是我工作經歷和經驗啊,當我思考明白之后我就知道該怎么做了,我不僅把簡歷整個進行了修改,還在簡歷后面寫了一篇文章,提了一些我對這個行業發展和前景的見解和看法,這次我把簡歷投出去之后,兩天之內我接到了七家公司的面試邀請。
當時真的特別激動,我只是換個角度思考了一下,可是前后的轉變真的是天壤之別,這個時候我信心也有了,一口氣去參加了這七次面試,掌握了主動權,通過了六家公司的面試,那個時候真的很開心,我發現我居然能有這么大的能量,我自己都沒有想到,但我真的做到了。
這是我分享的第二個故事。把自己僵化的思維,稍微轉變一點點,就會發現解決問題的鑰匙在哪里。
人生才剛剛開始。所有我愛的人,請為我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