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新野人
? ?
新年舊歲,本質無二,新舊在心,時念初心,日日是新。天人相應,萬物歸心。紙老字新,字舊紙新,老紙字老,新意自生。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 據說書法國展評委,在評選時,不時有人發出聲音:這張有味道,那張雅氣,另張靜氣,結果忙碌幾天下來,評出的都是古人皮相之余氣、習氣 …… 以此為“ 標準 ”審美的評選,以凡“像古”皆有 味道,是當代書法審美的邪氣!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
? ? ? 從藝術來源于生活(書法生活就是經典碑帖),高于生活的角度說,當代多數國展入展、獲獎的審美思想和“準書法”,都仍停在書法的初級層面 。沒看到“高于生活”在何處?評者、展者,“藝心”都沒有了,怎么可能高于生活?字帖尚不能造化,何能造化自然?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臨寫是偽裝,創作才是原形。啥人寫啥字,觀其創作,可洞察其三觀:創作觀,思想觀、審美觀。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一位名家說過:“ 國展只能普及書法,不能培養書法家 ”。余以為書法家是自然長出來的,不是人工能培養出來的,更不是展覽所能展出來的 。當代國展,評者、展者,其定勢、固態、僵化、同化的審美標準,豈能評出一流的書法家?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 ? 當今,吃菜、肉、水果,都喜歡原生態,而書法,則多數喜歡追
“ 吃二手 ” 、三手…… 且津津有味,居然逐漸成為主流,不能不說是書法的悲哀!追本探源者少,原因是一般書法人,沒這個力氣去挖掘源頭。
【歸一堂】課堂語錄
?
當代書法人,字越寫越像古人,人贊為筆法“ 精到 ”?主流都寫得精到,必然轉化為俗流、流俗、媚俗,因為人人寫得都差不多,故,寫得越精準古人越匠俗,眾人都寫得差不多更俗 ,這是藝術規律。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品評、書寫書法,如吃重慶小面,品類多,麻辣、酸辣、香辣 …… ,味多,多變 ,吃了令人回味無窮。 否則,老面孔,每個面館味道都差不多,遲早要關門 !
【歸一堂】課堂語錄
書
法作品,沒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只是傳承古人皮相,一是書奴,二是字匠,不足觀。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 漢語,博大精深,詞匯太過豐富。有關“心”字之詞,變化組合,不能窮盡。本心不一,人心各一。藝由心造,心隨意出。故有藝之高下、雜純、雅俗 ……
【歸一堂】課堂語錄
?
【歸一堂】學生的女兒,兩歲多陪媽媽上書法課于【歸一堂】,并初試毛筆,寫大草節奏、提按分明。實踐證明 —— 藝術教育,思想熏染,遠比教方法重要,年齡愈小發蒙執筆,以后控毛筆能力也愈強!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學書之人應三省,時刻提醒自己學書之初心。多數人寫著寫著,就忘了初心,喪失本性,走進名利蜜壇,最終墜入惡俗的深淵。
?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書法最深處——書者的靈魂。蔡夢霞女史與當代多數書法人大不同是,蔡氏學書初始,就開始尋找自己,至今初心未變。不變才是大變,深值書法人深思……
? 【歸一堂】課堂語錄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跟著猴子學上樹,跟著老鼠學打洞。藝術也一樣,思想不同,境界不同,天性不同,其結果大不同。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 前人墨趣分高下,后世池情辨雜純。“ 為有源頭活水來”,學術、藝術唯追本溯源,生命力才倔強 。
? ?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 ?
? ? ?
? ?
?
? ? ? ? “雅俗共賞”,就是個偽命題,雅就是雅,俗終是俗,藝術作品,不可能一方面大雅,另一方面又具有俗的基因,反之亦然 。雅人喜雅,俗人賞俗,關鍵在人之心,人創藝,非藝創人,雅俗豈能共賞?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 學書人,要有點兒獨立的學書精神,多一點兒膽敢獨造的勇氣和膽量,當代書法展廳就會少一個“千人一面”,千人千面才是書法的本來面目,也是自己書法魂魄的歸宿。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 ? 如今,多媒體發表書畫活動四步曲: 一、要睜只眼閉只眼,看完按級別順序排列的領導、嘉賓 。二,聽看完領導講的客套外行話( 圖文并茂 )三,“主角作品”亮相,多是匆匆閃幾張書畫領導者的大作。? 四,研討會、論壇會、術會 、品鑒會 ……
? ? ? ? 奴藝、套路做到家(奴才文化古已有之),也能成材,這也是中國特色的藝術!
【歸一堂】課堂語錄
? ?
? 人說當今書法家沒文化,沒文化不可怕,沉下心閉門學習就是。可怕的是書法人不自省,常以“文化人、名家 ”身份為掩護,處處講書法文化,這場講罷講下場,那就悲哀了!誰肚子里有多少墨水,筆下功夫怎樣?真正悟道的書法人,心中都很明白 。
【歸一堂】課堂語錄
姿要問蘭亭序
去俗還需簡帛書
【歸一堂】課堂語錄
寫 簡 書 求 碑 刻 筆 法
? ? ? ? 讀 經 史 獲 圣 賢 之 思
【歸一堂】課堂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