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情愛情節的設置。
? 電影開頭有這樣的一組鏡頭,元妮和大成夫婦夜里在自己開的大卡車的工地旁邊停下來,大成就在前車轱轆邊要和元妮親熱,元妮一抬頭,高層建筑的腳手架上有無數的眼睛可以看到這里,一句話“那么多人看著呢”,說完,大成拉起元妮連跑帶爬的上了卡車的后車廂。車廂內兩人繼續演繹 每個人都可以想象的熟悉的一幕,這是影視劇的慣用手法。今天這場電影是天山集團為酬報戶主舉行的活動,都是一大家子來看電影的,很多都是祖孫三代,這樣的鏡頭出現,除了有少數的嗤笑聲之外,我想大家最多的感受是尷尬,還有在大地震這樣的影片里也要塞進這樣的鏡頭來招人眼球,未免太俗了吧,我當初覺得這肯定是一處敗筆。
? 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大地震砸死了大成,砸傷了兒子方達,死里逃生的女兒方登失去了聯系。在元妮看來,大地震奪走了丈夫和女兒的生命,奪去了兒子的半條胳膊。尤其是女兒,她覺得是自己選擇不救女兒,是自己選擇拋棄女兒的,三十二年心里充滿了愧疚。她每年都要給丈夫和女兒燒紙,還要不厭其煩的把新家的地址告訴他們,怕他們回家的時候找不著道兒。
? 方達沒考大學到南方去了,家里孤孤單單只剩下元妮。這時候有一個人關心元妮,各方面條件都可以,本來是一樁不錯的婚姻。在元妮家的酒飯桌上,當對方挑明了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元妮很堅決地拒絕了。并且因為捅破了這層窗戶紙,連普通朋友也不要做了。她為什么要這樣,她違背了追求她的人,也寒了觀眾的心,不可思議的人,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 兒子在南方很成功,孝順的兒子回家看媽媽,元妮不肯走,也不肯搬新房,怕大成和方登找不到家。兒子不放心越來越年老的媽媽,勸她找個伴,她終于道出了自己的心聲:“要不是你爸一把推開我,我早死了,世界上拿命來愛我的男人還有嗎?我給他做一輩子老婆,不委屈。”這就是愛情,影院里嘩嘩流淌的眼淚為的就是這不幸中的真情吧!
? 當經歷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終于理解了媽媽的方登回到親生母親元妮的家里,再次勸母親為什么這么多年一個人苦苦過日子,元妮說:“我對不起你和你爸,要是再過得花紅柳綠的,就更對不起你們了。”
? 再回過頭來,看當初元妮和大成親熱鏡頭的設置,不僅不俗,反而覺得普通人的生活多么珍貴,淳樸的夫妻愛啊,就像大蔥一樣,味道濃厚,辣得你流眼淚。作家和導演聯袂上演了這難得的情愛情節,都是大手筆。
? 另一個人物方登的情愛設置也很別致。在大學里方登和一個研究生戀愛了,然后懷孕了。她還沒有上完大學,男友勸她流產后完成學業,也是對她的珍惜。可是她不聽,執意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要把孩子生下來。她和男友和家里都斷絕了一切聯系,獨自帶著女兒,如何拼打我們是能夠想象的。她這樣選擇在我們看來好像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正是如此,才說明她和我們不一樣,她是經歷過唐山大地震的,她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她對生命的理解更深刻-------能活下來的都讓她活下來!
? 影片的細節刻畫也很成功。
? 開頭有這樣一個細節,兒子方達向爸爸要了六分錢,買了兩根奶油冰棍,剛拿到手,就被一個大一點的孩子搶走了。姐姐方登趕上去把那個男孩兒推到,然后拉起弟弟就跑,這樣追趕的鏡頭持續了很久,一直到被追到大樓里為止。我覺得這個細節是為表現方登的不示弱的性格。另外很重要的,影片刻意地在告訴觀眾,人世間的恩怨都是珍貴的,在像地震一樣的大災難面前,一切都是美好的,人類應該珍惜,沒有人就什么也沒有了,就像元妮最經典的那句話:“沒有了,才知道什么是沒有了。”
? 通過細節凸現主題這一手法在影片中應用很多,其它比方震前方達方登要吃西紅柿,媽媽元妮去拿,結果只剩一個了,就給了弟弟方達,元妮說明天一定給買,方登不高興說媽媽騙人。在三十二年后,當母女再見面的時候,媽媽元妮準備了大大紅紅的西紅柿洗干凈了放在盆里給女兒準備好,這個細節說明媽媽每天都在回憶女兒,一天都沒有忘記女兒“生前”的點點滴滴。這就是媽媽的心啊,不是媽媽無情,是地震無情啊!
? 影片的場面設置同樣是很成功的。
? 大地震是戰爭的破壞力所不能比擬的,場面的設置要宏大又要真實,影片在這方面是很成功的。電影開頭,成千上萬的蜻蜓飛滿了人的活動區域,多得孩子們都不屑于去逮了。建筑物倒塌的場面,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技巧,轉眼之間,墻倒梁傾,磚瓦翻飛,煙塵彌漫,混沌一片。人在這些自然災害面前,是多么渺小。
?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很成功的,票房也達到了空前的記錄,無論是思想性、技巧還是演員陣容都達到了一個難得的高度。老老少少都被感動了,人們流過眼淚之后,得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