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十二字導向;用戶至上? 目標導向? ? 效率優先;那么運營工作的流程本質就是,挖掘資源,調配、使用、轉化資源,使被運作對象達成資源提升的目的;
用戶運營的終極目標是活躍用戶數。
那么,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的目標是什么呢?頁面瀏覽量?平均網站停留時間?活動參與人數?轉化率?其實內容運營和活動運營都是手段,目的都是為了提升用戶運營的終極目標,都是做留存,促活躍,提高活躍用戶數。
內容運營:用內容打動用戶。活動運營:持續活躍用戶。用戶運營:一切為了用戶。
通過運營手段提升用戶的貢獻量、活躍度和忠誠度,一般出現在用戶類產品或綜合產品中的用戶模塊的運營。
用戶運營是指,以網站或產品的用戶的活躍、留存、付費為目標,依據用戶需求,制定運營方案甚至是運營機制。用戶運營的核心是開源、節流(減少流失)、維持(促進活躍及提高留存)、刺激(轉化付費)。
用戶運營的核心,是把活躍用戶的規模往上提,方式有兩種:開源和節流,開的是注冊的源、節的是流失的流。還有一種,那就是保活躍,讓不活躍用戶變活躍、讓活躍用戶更活躍。
用戶運營指以用戶為中心,遵循用戶的需求設置運營活動與規則,制定運營戰略與運營目標,嚴格控制實施過程與結果,以達到預期所設置的運營目標與任務。
用戶運營是實現某種運營目的的一種與用戶相關度最強的思維方式,在這種思維方式影響下進而做出可執行的策略組合。
在工作的推進過程中,會發現用戶運營在目的與策略上基本是與其他運營方向屬于重合,這也是為何我們每個方向的運營都在做活動。但用戶運營的這種圍繞用戶相關度的思考方式,是與內容、活動、渠道等運營的最大區別。
假如以提升用戶內容生產量為例,如果是用戶運營的思維,一開始想到的就是找用戶幫你做內容挖掘跟編輯的策略。
如果是技術思維,你可能會想到的是用機器做內容挖掘的策略。如果是渠道思維,你可能會想到的是在渠道引入更多高質量用戶的策略。至于誰好誰壞,用內容生產的質量跟數量來衡量。
如何做用戶運營
分四步:產品分析、運營策略、具體措施、效果評估。
競品分析:1、市場趨勢、業界現狀;2、競爭對手的企業愿景、產品定位及發展策略;3、目標用戶;4、市場數據;5、核心功能;6、交互設計;7、產品優缺點;8、運營及推廣策略;9、總結&行動點。
1.產品分析
①產品定位
在什么場景下,通過什么方式,滿足什么用戶的什么需求。比如研究用戶心理與用戶行為,我們一般會通過QQ群、微信群、問卷調查、訪談、各類用戶反饋平臺了解用戶,我們還會通過用戶喜歡登陸產品的時間節點、停留路徑等分析用戶。再比如用戶質量監測,我們要對各不同渠道來源的用戶進行質量監測,比如APPStore、微信公眾號、各廣告合作平臺等等渠道。
②目標用戶
針對產品定位,給出目標受眾的用戶畫像,不僅包括性別年齡收入幾線城市這樣的基本用戶信息,還包括精神層面的元素,比如生活方式、品位追求等。用戶運營,從服務目標用戶角度分兩部分:商業用戶運營(或者客戶運營)和產品用戶運營。
比如以下用戶分類就是用戶運營體系構造
第一層,名人
定義:普通大眾用戶熟知的明星藝人
作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權威性
運營方式:依賴人脈或物質資源,1V1引入和維護,形式多為專題和品牌活動這樣的強展示
第二層,專業用戶
定義:專業領域內或有職業背景的用戶
作用:產出有可信來源或專業背書的高質內容
運營方式:滿足個人品牌需求,提升其在業內的影響力。如加V認證、優先展現等,與普通用戶差異化的形式
第三層,貢獻用戶
定義:產出優質內容的普通網友用戶
作用:內容貢獻的主力軍,風格更貼近普通用戶,與專業內容互補
運營方式:以用戶項目的形式,明確福利和要求,由專人負責常規化運營,保證團隊活躍度和流動性
第四層,活躍用戶
定義:品牌忠誠度很高的鐵桿粉,也是高頻使用用戶
作用:活躍氛圍,推老帶新,是貢獻用戶的助威團,是內容消費和產生互動的主力軍
運營方式:以策劃參與度高、有實物獎勵的線上活動為主,福利和特權為輔
第五層,普通用戶
定義:近期登錄過的用戶,但很少貢獻內容或互動
作用:數量龐大的內容消費用戶,是整個產品有效用戶的基數,也是活躍用戶的來源
運營方式:參考二八原則,這部分用戶不做針對性運營,通過普適性的線上活動,篩選和轉化至活躍用戶
針對上述分層需要說明:
1.只適用于用戶產品
2.五層是最理想的劃分方式,有的產品可能只有三層或四層,要結合具體情況看
3.各層的定義、作用和運營方式,是針對大多數情況總結出的規律
③目標用戶的需求
以上目標用戶有什么真實的、內在的需求,要明確的逐一列出。
④需求的滿足方式
通過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怎么滿足上述的用戶需求,也明確的逐一列出。
2.運營策略
①目標
為運營確定一個指標,作為后續措施的努力方向,如DAU。確保這個指標對整個產品有積極推動作用。
②策略節奏
策略是運營模式,是達到上述目標的打法。對于「打法」,在什么時間段或根據什么時機,做什么措施,這是節奏。
用戶運營的策略有三種模式:集中運營、策略運營和社群運營。
3.具體執行
不同的運營策略,具體措施是不同的,下面分別闡述。
總的來說,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三者的關系就是:
內容生產——內容資源——給有需求的用戶——用戶資源提升——通過活動調配資源——為獲取活動資源,用戶按照活動要求行動——用戶的行動產生了其它更多的資源。
以產品運營為例,有用戶產品才有人玩,有內容用戶才知道玩什么,活動則是為了讓用戶有目的的行動——可以看出來,用戶是和內容、活動關聯在一起的,不知道產品用戶是哪些人,內容運營和活動運營都失去了箭靶。
用戶運營還可以篩選出一批有典型特征的用戶,交付內容運營或活動運營人員,需求就是通過內容或活動來促進這批用戶活躍或拉回。還有一種工作思路是,內容或活動運營者有了好的idea,需要尋找一批相關特征或興趣的用戶做內容或活動信息接收,以測試idea是否有效,經過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且發現效果不錯后,就會列入內容或活動運營者的常規工作列表清單中。
用戶運營常用幾個手段
如何活躍用戶
活躍用戶要注意發帖、回帖、馬甲運用、話題帖、活動貼、合理運用虛擬氛圍插件等。發話題帖時引導用戶發言,定時舉辦線上線下活動,激勵用戶參與。社區中要定時定量活動貼、話題貼、事件、故事貼、新聞貼等,帖子標題要能吸引人的眼球。回帖要注意在不同時間段回復、不能回無實際意義的帖子,如:純灌水性回復、應付性回復、純字母、純數字、純表情、純復制他人回復、純引用他人回復、回復內容與主題無關、同一帖多次回復等等。回帖要及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分不同的類型回復,如:贊美、補充、提問、辯論、同理共鳴,讓用戶有歸屬感、有安全感、有被認同、被尊重、愛與被愛的感覺。
收集數據將用戶分類,一般分為:鷹派、鴿派、麻雀派。鷹派特點意見領袖,鴿派特點維護和諧的多面手、和事老,麻雀派特點活躍分子。針對這些不同類型的用戶在交流互動時注意方式方法。
馬甲號的運用也是關鍵。首先要注冊多個不同角色的馬甲號,用不同的馬甲號回帖,確保社區中無光棍帖,活躍社區氣氛、增加人氣。
用戶運營:初始狀態的用戶規模和活躍用戶比率,明確運營的目標值,過程中用戶流失的情況是怎樣。2. 找到明確的用戶群。3. 選用正確的運營方法。4. 運營的自驗證。5. 修正運營方法,實現迭代。
用戶運營:1、用戶分級:普通用戶,認證用戶,VIP用戶,針對不同級別用戶的運營策略;用戶細分:消費用戶,企業用戶,官方用戶
2、考量指標:用戶活躍度,滿意度,留存率,流失率;統計指標:UV,IP,PV
3、基本思路:發展新用戶,服務活躍用戶,激活老用戶;用戶成長曲線、生命周期
用戶運營策略:激勵機制,新手任務,活動策劃,收費策略
4、新手引導:用戶引導,幫助中心,用戶手冊
5、核心任務:用戶的產出物:UGC,各種反饋;用戶行為分析;用戶數據統計;目標用戶研究;用戶調研與需求分析
6、用戶運營向產品提供的優化建議:日常反饋處理,用戶需求清單,功能優化建議,用戶數據分析報表。
用戶運營整理框架分為七大板塊來概述
1)用戶需求 2)用戶畫像 3)用戶結構 4)用戶成長體系 5)用戶活躍體系 6)用戶反饋體系 7)用戶數據分析
每一個分支又劃分為小的步驟來執行。
用戶需求:圍繞解決用戶痛點,解決實際問題來展開,大的方法論概念要從宏觀上理解,參考的書籍,認知層面(偽需求、認知不足)工具(書籍整理、總結分析);了解用戶需求,能解決什么問題?前期做用戶調研是設計一款產品的基本工作。
用戶畫像:通過后臺數據分析了解用戶行為(終端設備屬性ios/Android分布)基礎屬性(性別、年齡、學歷、角色、收入、職業、地域、婚況),行為屬性(社交、出行、娛樂、理財、發呆)消費屬性(嗜好、意向、心理)心理傾向(社交、情感、工作、生活)了解用戶畫像可以定向進行消息推送,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用戶結構:對比分析用戶結構可以看出用戶的整體質量(種子用戶、活躍用戶、普通用戶)年齡分布(少年、青年、中年、中老年等)實現可控化管理,不同階段用戶特征,建立不同的運營機制(用戶行為動態靜態用戶),金字塔用戶結構(名人KOL、專業用戶、貢獻用戶、活躍用戶、普通用戶)產品現階段精力在貢獻、貢獻用戶,二八定律 待模式成熟再考慮名人、KOL維護、提升日活影響力。
用戶成長體系:運營到一段時間要考慮建立用戶長久體系,提高用戶粘性,與用戶互動,參與活動提升用戶歸屬平臺歸屬感。激勵體系(粉絲數、積分成長值、勛章、排名認證、虛擬貨幣、等級、社區特權等)凈化社區懲罰獎勵制度(機會、禁言、封號)用戶成長周期,用戶能獲得什么 ,價值體現。
用戶活躍體系:通過增加一些新功能、新版本體驗讓促使用戶保持現有的興趣帶點,持續關注加強用戶粘性,內容(PGC/UGC)、活動、push(定制化的推送)、消息系統(自動消息、短信)統計卸載量
用戶反饋體系:app反饋意見、投訴建議、推送消息是否合理、用戶行為數據等等 卸載or安裝 改進、修復bug 客服回應 更好的完善產品功能 提升服務質量。
用戶數據分析:依靠友盟+;后臺數據分析、對比總結等 進而一些可行性報告,定點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