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去年這個時候,我考慮過給旺仔進行英語啟蒙。
幾天后我買了套彩虹兔歌謠書和點讀筆,其他進度幾乎為零。
很可惜,當時沒有認識Susan教英語,
如果當時就認識的話,今天的旺仔應該已經可以開口說很多英語整句了。
好在,現在也為時不晚。
01.
孩子幾歲進行英語啟蒙最合適呢?
只能說,越早越好。
早到寶寶出生之前,胎教的時候,媽媽就可以自己說英語,來影響腹中的小胎兒。
0到6個月的小月齡寶寶也是同理。
因為六個月內的寶寶可以自己探測出周圍所有語言的發音,這個能力在之后就會逐漸喪失。
很多他那個時期沒有聽過的發音,此生很可能再也說不出口了。
0到2歲這個時期,有的孩子中文母語可以開口說了。但要說比較長的整句還是很困難。對于二語,同樣如此。
可以生活中多跟寶寶用英語交流、唱歌、讀繪本。
但要注意,一定是人人交流,最好是可以結合動作的歌謠,充分利用TPR讓孩子自己get到那些動詞是什么意思。
2歲到5歲時期,依舊是聽說先行,遵循輸入輸出循環,利用單詞卡、分集動畫片、繪本等等形式,給孩子打好聽說基礎。
任何沒有聽說基礎的讀寫能力,都是啞巴英語!都不是真的“會英語”。
02.
理清了上述這個問題后,我也不焦慮不懊悔了。
旺仔并沒有錯過英語啟蒙的關鍵期。
那么,為什么不再多等幾年呢?
為什么不等學校里加英語課后再給孩子啟蒙呢?
因為,語言這種東西,真的是越早啟蒙越容易成功。尤其是二語。
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孩子的記憶力、精力、時間、心態等等。
比如我自己,初中時才開始接觸英語,精力真的很有限。與其他小學就學過英語的孩子一比,很容易自卑,更不敢開口說,對英語自然也更沒興趣了。
好在我算是一個自驅力比較強的人,為了應試教育,硬生生逼自己喜歡上英語。成績好了,形成了正向反饋,這才逐漸有了興趣。
可是,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那個時期正好進入了青春期。青春期的叛逆自不用說了,根本不可能好好配合家長去學習一種新語言。
而且,初中逐漸加了很多學科,物理、化學、生物等等,課業壓力之下,能分給英語的時間少之又少。
同理,把年齡段降到小學時期,肯定也沒有幼兒時期的孩子跟父母老師的配合度高。
總之,英語啟蒙,越早越好,能早絕對不要晚。
03.
我自己知道這個道理,為什么要寫出來呢?
大概是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認可吧,尤其是家人。
因為有時候,家人會覺得媽媽們如此雞娃,真的很沒必要。
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想玩就玩,開心就好,不必什么都重要嗎?
的確,快樂的童年很重要。
但這跟英語啟蒙一點兒也不沖突。
我看了很多家長分享的小寶貝說英語的視頻,孩子都是很驕傲、很積極地錄制視頻,特別想要得到他們喜愛的Susan老師的點評和夸獎。
而且,這個啟蒙過程是以孩子為中心,不讓他覺得是在學習,而是在玩兒中去掌握新本領。
這對父母的要求很高,或者說對語言引導人的要求很高,也會比較累,需要一直去學習,去自雞。
但我自己本身很喜歡英語,自學的過程很沉浸,覺得很充實。
而且,能跟寶寶一起進步,大概是所有媽媽都會覺得開心的事情吧。
用Susan老師的話說,父母參與互動的啟蒙成功率99%。孩子自己自學輸出成功率,1%,天選之子。
我們的孩子很可能不是天選之子,那么只能由我們去幫助他開口了。
04.
也許有人會說,那些壓根不會說英語的人,照樣能過好這一生。
我覺得,這只能作為一句安慰人的話,不能用作打擊人積極性的話。
我更喜歡這樣積極向上的態度:
我掌握更多本領,學會更多東西,不是為了成為某一領域多么厲害的人,只是為了擁有說“不”的機會。
掌握英語這門語言,不是為了以后一定會出國留學,也不是說一定要讓自己的聲音出現在國際舞臺上,只是為了有更多機會說“不”。
我拒絕,只是因為我不想,我不愿意;
而不是,我不會,我沒那個能力。
希望我們的孩子、我們自己,都有追求卓越的自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