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永澄:茫然的時候,要重建你的意義感》有感,這篇文章來自永澄老師的公眾號:YCMentor。
1、跑著跑著,突然就跑不動了
過去一年多我都是很努力的為變成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的不斷學習和成長,但是最近我卻什么都不想做,突然就好像對什么都提不起勁來,雖然工作上的事情還是按部就班,但知道自己一直處在恍惚的狀態中。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就這樣的,當我意識到自己不對勁的時候,回想身邊的事情,就只有 兩邊親人中和我家關系最為親密的兩位得了重病這件事情了。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我以為我可以接受的,可是不知怎么就讓自己一直的努力,一下子就停滯了下來,什么都不想做了。我知道自己出了問題,試著用自己學會的方法去讓自己趕快走出這個困境,可是收效甚微,慢慢的,放棄了思考,讓自己不去想,好像鴕鳥一樣埋著頭就當做什么都看不到。
知道永澄老師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內心即是慚愧,又是困惑。老師那么優秀都這么努力,我又有什么資格放飛自己, 每每看到他那么拼,總是能給我很多的動力,可這次心里很想問問他,這么努力還時不時生病不舒服,那時候,可有懷疑過自己當初的選擇,可有后悔過?
2、導師出手,一擊搞定
永澄老師的覺察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強,很快他就發現我的問題,詢問我的情況,于是他的系統馬上輸出了我的病癥,意義感缺失綜合癥。(這里很想感嘆一下,易仁永澄老師的個人管理系統真的是太強大了。)
苦口婆心的永澄老師果然很快輸出了一篇日更文章《永澄:茫然的時候,要重建你的意義感》。看到這篇文章,好似醍醐灌頂,原來邏輯六層模型被我丟到腦后了,我也確實啟動系統2后失敗繼續啟動系統1,然后就陷入游說自己把事情放下的狀態中。(系統1和系統2是來自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中的說法,有興趣的伙伴,可以去看看。)
人生是一次次的選擇,可重點不是在選擇的正確與否上,更重要的是你選擇如何過每一天,如何面對每一個挫折,如何對待每一件事情。生活不是由“如果”構成,而是一次一次當下的選擇。
我還在慚愧自己學都學到哪里去了,但永澄老師的一句話,打破了自我放逐的缺口——“要反復嘗試,才能學會!”
看,學了道理就以為自己會了,這是多么可笑邏輯啊,可是系統1就這樣讓大腦相信了。要是都學了,知道了就會了,還要“知行合一”干嘛?
讓這些內耗的情緒都解決掉,好好面對自己的內心的疑問,不逃避,不掩耳盜鈴,正視它,解決它,努力去做。
沉浸在內耗的情緒和恍惚的迷失中,除了讓自己被現實割據的更慘之外,沒有任何意義。既然繼續沉浸其中不是我所愿,那么我的意義感又是什么?
3、我是一個媽媽
既然意義感要重建,那么我選擇從身份開始入手——我是誰。
很慶幸自己是一個媽媽,因為除了自己的人生,還可以陪著孩子重頭來過一次人生。責任也更重大,除了自己的人生,我還有責任和義務為孩子樹立榜樣,讓他學會創造自己的人生。我要做更好的自己為他樹立榜樣的力量!
現在我面對的現實是,我確實沒有做好人生中那些生老病死的重大事情的準備,他們的生病讓我有些慌了。雖然我不敢去想,但內心對未來對身邊人的擔心讓我開始逃避面對現實。有些事情既然是避無可避,那么如何讓傷害降到更低才是更重要的。我不僅僅是自己,我還是家里的主要精神支柱,還有時刻關注我模仿我一舉一動的寶寶。我需要不斷成長!
時間一點點的流失,不做任何的停留,我知道我要做什么了,現在一點時間都不想浪費了,還有很多的事情等著呢。
4、謝謝永澄老師
謝謝永澄老師,總是那么一針見血,總能那么精準的知道你的痛點,立馬藥到病除。難怪他可以成為首位由中信官方授權認證的領讀人,領讀新精英創始人古典老師的新作《躍遷》,還是在行目標達成領域的排名第一的導師。導師在前,我也要努力跟上,讓每一次的困難都變成成長的基石,珍惜每一次成長的瓶頸和道路上的羈絆,讓它成為身后的深深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