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轉(zhuǎn)的:
? ? ? ? 在每年出產(chǎn)上百部電視劇的當下,大多數(shù)影片都是速朽的,除了老版的《紅樓》、《三國》、《西游》之外,也許還可以加上《圍城》。因此,前些年熱播過的40集長劇《懸崖》,則在熱鬧之后漸漸被淡忘、淹沒了。當時播出的盛況歷歷在目,有幾個臺都在重播,如同后來的《甄嬛傳》。
? ? ? ? 我在年輕時追過幾部劇,比如《霍元甲》、《今夜星辰》、《血疑》、《圍城》等。之后,電視劇越拍越多,口味也越來越雜,漸漸地產(chǎn)生觀劇邊際效益遞減,所以追劇就成為往事了。
? ? ? ? 這不,《懸崖》熱播已是5、6年前的事,不知為何,當時一點都提不起興趣去追看。其實,我是很喜歡張家譯這個當熱男星的。他在《借槍》中,把一個走頭無路又大義凜然的地下工作者的囧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懸崖》中,他再次出演,本該追劇,但卻無故意興闌珊。也許不是他的吸引力下降了,而是對這類虛假的懸疑劇或匪諜劇的警惕或反感。我想看那些生活氣息濃厚、反映現(xiàn)實和真實生活的劇情片。當然,也有很多人把《潛伏》、《甄嬛傳》作為職場寶典來看,那就屬于實用主義審美趣味了,不過我是沒有這種敏感性和趣味性的。
? ? ? ? 扯遠了!總之,我與《懸崖》這部劇睽違5年以上,本來也許今生是不會看它的了。但是,最近在youtobu上看到此片,就不經(jīng)意地點看了下去。一共40集,不到十天就看完了。說實話,這部局看起來較輕松,敘事也算流暢,看起來不覺沉重或拖沓,所以沒怎么架勢就看完了。
? ? ? ? 看完此劇,但除了對演技留下較好印象外,沒有更震撼人心的東西打動我。我試著歸納了幾點原因,作為對國內(nèi)“抗日神劇"的淺顯看法。
? ? ? ? 一是雷同性問題?!稘摲废扔凇稇已隆窡岵?。兩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是一對假扮夫妻的地下工作者。男人混入敵營,如魚得水,手眼通天;妻子安份守紀,充當好賢內(nèi)助角色,同時完成設(shè)定的高難度任務。這是緊隨《潛伏》之后的《懸崖》的最大敗筆。固然,同樣的家庭結(jié)構(gòu)可以演繹出不同的故事線索。但如此一致的結(jié)構(gòu),使兩部劇都在最后產(chǎn)生了男主角妻離子散的悲劇。到勝利到來之時,前者奉命繼續(xù)潛伏;后者自動浮出,最終犧牲。主人翁的命運結(jié)局是那樣的沉重,令人唏噓不已。也許,這是兩劇特定的故事結(jié)構(gòu)本身無法避免的結(jié)局。
? ? ? ? 二是虛假性問題?!稇已隆返奶摷傩砸煌9适掳l(fā)生在哈爾濱這個高寒城市的冬季,人們穿得多是正常的。但在戰(zhàn)爭時期,物質(zhì)饋乏應是常態(tài)。但在劇中,幾乎有身份的人都穿著非常高檔、昂貴的皮草,就顯得不夠真實了。我懷疑這是植入性廣告,在該劇播出前后必定會播一段:“本片人物所穿皮草,由xx品牌贊助"。此外,特務機關(guān)、主要人物家庭的家俱陳設(shè),也是極盡奢華氣派,完全是當前流行的款式。也可能屬于植入性廣告。這類東西充滿全劇,很敗觀眾的胃口,使正能量的本劇減分不少。如此做作,是無法提高觀眾的審美趣味的。因為藝術(shù)真實和生活真實的統(tǒng)一,才可能產(chǎn)生上乘的作品。俗活說:“有什么樣的作品,就有什么樣的觀眾。"所以,真實是藝術(shù)的本質(zhì)!
? ? ? ? 三是貧乏性問題?!稇已隆返墓适戮€索集中在地下斗爭這一主題。對于東北抗聯(lián)的活動有所表現(xiàn),對日本特務機關(guān)和“731部隊"在東北地區(qū)的惡行有所揭露,但都似嫌單薄。如果制作者視野更開闊些,著力更深刻些,該劇的歷史厚重感、生活真實性就會變得更強些、好些??上?,也許是出于商業(yè)利益考量,使該劇制作偏重于諜戰(zhàn)情節(jié)的開拓,而使該劇流于一般化。這是其令人造憾的另外一個地方。
? ? ? ? 四是效應性問題。任何文藝作品都有政治效應、經(jīng)濟效應、文化效應、心理效應、宣傳效應。好的作品,會形成綜合效應。一般的作品,可能有政治、宣傳、經(jīng)濟效應,但卻難有好的藝術(shù)效應,不能留下感動心靈的效應,以及審美愉悅的效應。就此劇看,一些具體的人物、故事設(shè)計,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但在本質(zhì)上、整體上,如何打動觀眾還有較明顯的不足。比如,敵人太笨,這是神劇的共通性問題。這樣一來,即使“戰(zhàn)斗在敵人心臟",英雄總是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陷入了俗套。
? ? ? ? 一部熱播過的電視劇,幾年后被我作一番挑剔性的評論,似乎有點不合時宜。我的真實想法,是想對“抗日神劇"的通病提些看法。其實,抗戰(zhàn)劇大有可為,只是需要有個好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打破一些創(chuàng)作定勢。否則,路會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