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日,在南京散文研討會上,肖培東老師《神的一滴》示范課可謂技驚四座!回家找到書柜中早已買但還沒讀的這本書,細細品讀起來。
肖老師34歲就被評為特級教師,37歲被評為教授級高級教師。看完這本書,真是覺得的確名副其實啊!
卡萊爾說:“任何一本書,一篇文章的影響,莫過于使我們開始做內心的反省。”而這本書既讓我感受到了語文課的美妙,也讓我感覺到了自身教了二十年語文,還沒有遠遠沒有進入語文大道之門啊。望洋興嘆!
解牛的庖丁對文惠君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感覺肖老師的課,真的超出了技的層次,到了一種“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道的境界。
當然,“悟道見性,如標月指。”悟道必須得有借助之物。在讀肖老師的十六個課例中,也學到了其中很明顯的技巧。肖老師的語文教學之道,也在一個個的奇妙的細微的課堂細節中呈現出來。
大致梳理一下,給我印象深刻的技法有以下幾種:
1、重視朗讀
肖老師的語文課堂上,有分析定有朗讀,有朗讀定有指導。正如錢夢龍老師所言:在聽說讀寫四項實踐中,“讀”是語文教學中核心的核心。讀有朗讀和默讀,二者作用不同,而朗讀對培養語感,體會文本的思想情感尤為重要。在肖老師的課堂上,經常有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深入文本的朗讀。如《山羊茲拉特》中,讓學生在讀“咩”的過程中體會文本中蘊含的情感。看實錄都能把我感動得無以言表。
2、切口小而奇,導入自然,直入教學目標。
肖老師是錢夢龍的弟子,深得錢老“導讀藝術”之精髓,課堂教學,往往從細微處導入,自然,逐步由淺入深,一堂課結束,回味其導讀,更覺奇妙而回味無窮。如《孔乙己》,課堂開始,學生知道那天是肖老師生日便祝賀,肖老師說,謝謝你們記住了我的生日,我想問問同學們:你們記得孔乙己的生日嗎?然后,肖老師便直接以“記”入手開始了這節課的授課。
切口小,容易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導課自然,可以讓學生思維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提升。語言干凈,沒有廢話,減少了無效信息對學生的干擾。
3、善于提煉出主問題,提綱挈領
肖老師說他備課時,“把這一課的教學內容,編者意圖,一一羅列在紙上,尋找最好的教學點,以點帶篇,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在課文的問題設計上,肖老師才能舉重若輕,敢于取舍。如《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中,就圍繞“三告”設計問題,把文體,思想,語言等各種要點統領了起來,課堂活而不亂,既有架構,又有細節。
比如在《假如我有九條命》中,通過改編一個段落中的一個中心句,把其他八段,不僅從內容到結構都串了起來。
諸如此類,可謂俯拾皆是,十六個課例就有十六個提綱挈領的主問題,讓人對其奇思贊嘆不已。
4、語言簡潔干凈
很多人往往忽略了教師的課堂語言,有的老師自認為諄諄教導,其實是一句話嘮嘮叨叨。肖老師的語言干凈,簡潔,幾乎沒有一句廢話。在課堂上看似話語不多,但,關鍵時刻一句兩句,就引導學生流暢地進入了正確的方向,不知不覺提升了一個層次。在南京示范課《神的一滴》中,用關鍵語句“來吧——”來貫穿課堂,在學生的回答中,肖老師巧妙的幾句話的點撥,把學生的思維進行了訓練和提高,用“來吧——”造句,在不知不覺中,最后竟然提升了四個層次,實在讓人佩服!在《始得西山宴游記》文言文教學中,沒有陷入言重文輕或文重言輕的弊端,在干凈簡潔的語言點撥下,課堂如淺淺水流一樣,越流越廣,越流越深。
還有很多很多的技法,但這些只是道的表現而已,如果不追究背后的道,最后可能落得個邯鄲學步的下場。
肖老師的道是什么?我的體會有以下幾個方面:
1、獨立思考認真鉆研的學者精神
這十六個課例之后,都有肖老師自己的“教學感言”,在其中,感覺到了他的那種獨立思考,認真鉆研的精神。不重復前人的思考,遇到自己不喜歡的文本,也強迫自己靜下來深入獨立思考。肖老師講課,幾乎不看文本,但在與學生對話時,對文本的每一個小細節甚至標點符號都了然于胸,可見對文本熟悉到了何種程度。在獨立思考認真鉆研中,鍛煉了自己強大的文本解讀能力。這與很多語文老師只看教參或網上東抄西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尊重學生的人文精神
在肖老師的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個別回答問題卡殼的學生,肖老師也不急,耐心等待。對語文基礎不太好的,還能特別關注。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把一節課設計的陷阱連連,學生似乎成了老師或者示范課的道具。肖老師真誠地對待學生,還能智慧地化解偶爾的尷尬。肖老師提問完問題后,看著馬上舉起的雙手,往往會說,不要急著回答,等一等。這個小細節,不僅讓學生思考充分,而且又不動聲色地照顧了基礎薄弱的學生,真的用心良苦。課堂氛圍真誠熱烈而美好。
3、平和不浮躁的性格
現在語文屆標簽很多,讓人眼花繚亂,但肖老師卻提出“就想淺淺的教語文”。沒有那么多名詞概念。在闡述自己教學理念的時候,也沒有劍拔弩張攻擊這個嘲笑那個,靜心做自己的事情,只關注文本,關注學生,關注內心,關注教育。有詩人的才思,而沒有詩人的狂傲。可能性格不同,自己無法做到這樣平和的性格,但是,肖老師的不浮躁卻能時時提醒自己。
屈指算來,自己教語文也二十年了,和肖老師一比,簡直無地自容。昔日的虛妄成了今日的愧疚。以前很少而且不愿讀專業的著作。從兩年前,開始慢慢接觸教育教學專著,越讀越覺得自己很無知很渺小。是不是為自己的雕蟲小技沾沾自喜,而遺憾地止步于大道世界之外。
? 語文是個很美好很宏大的世界,拂去無知、功利、懶惰、麻木的灰塵,用自己的內心,真誠地去感受,你的世界一定能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