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是我下載過最清晰的電影,5.96個G。斷斷續續下載了數日,終于獲得極佳的觀影體驗。
恰在十月間新購了《小王子》中英對照的書籍,曾經淡忘的細節重溫后變得清晰,對影片里的畫面,更能喚起昨日重現。
女孩的人生是被母親細密安排的棋盤,每一步都容不得任何紕漏。然而入校選拔中的折戟迫使她們搬家,女孩也因此結識了鄰居家飛行員爺爺——講述小王子故事的人。
影片前半段是在鋪陳我們都曾在書上讀到過的小王子的故事。
從老人那里聽到小王子的故事,女孩把按部就班的計劃拋在腦后。漫長的暑假中,第一次慶幸自己可以是個天真無邪的孩子。
直到母親發現他們一起出行,女孩被禁足。
女孩認為受到了欺騙,處理掉了天花板上夜光的星星。
是她不愿再相信了嗎?漫長的夜里失去了光,重新回到方圓桎梏中,但童心依舊跳動。
當飛行員被抬上救護車,女孩終于堅定了尋找小王子的信念。
她操縱著老人的飛機,來到了一個星球,看到了已然成人的小王子。
每一個人都忙忙碌碌,每一個人都拒絕幼稚,每一個人都拼命想把小孩子變成大人,甚至不惜通過冰冷的機械,來改造他們認為沒用的部分。
可究竟什么才叫有用?
辦公室里不停演算是有用,清掃深不見底的煙囪是有用,還是把天上所有的星星豢養起來,讓人們抬頭時再無可想是有用呢?
女孩最終打碎了星星,帶著小王子回到了他的星球。那顆已經遍布猴面包樹的荒涼星球上,小王子的玫瑰死去了。
還好童話故事并不是如此悲慟的結局。飛行員曾說:“你若是相信,就必定能看得到。”小王子的玫瑰可不是普通的玫瑰啊,又一個日出來臨,玫瑰并沒有死,她一直存在于小王子的心底。
畫面太美,忍不住多截幾張圖:
女孩回到醫院看望飛行員,把小王子的故事裝訂成畫冊。
母親也終于坐下身,放慢腳步,聽女兒講小王子的故事,和女兒一起用望遠鏡,聆聽廣袤星空里小王子的笑聲。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目的,人生的完滿總與拼命成功規劃這樣的詞語聯系在一起。
大人們不相信畫筆里一條吃掉大象的蟒蛇,不相信遙遠的地方有小王子和他的玫瑰,不相信曾經被馴服的狐貍。
當世上沒有了童話,孩子們也不再相信童話。當我們都早早變成不動聲色的大人,按照這世界的游戲規則,行走在既定的軌道里。當我們提前扼殺了天真的想象。當我們對未知頻頻搖頭說不的時候。
玫瑰花會枯萎,小王子也不復存在。
電影開始,女孩在申請學校時,老師曾經問她:“你長大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她只顧一心背誦提前準備好的答案,刻板回應。毫無思考。
廣播里說“生產率下降了零點幾個百分點””股票市值又上升了幾點幾“,滿滿的成年人的追逐和功利。街道上的車輛井然有序,人們按部就班的活著,沒人會在意一個小王子的故事。
母親一再強調:“現實是殘酷的。”似乎正是殘酷的現實,催促著孩子們迅速成長,不再去相信子虛烏有的童話世界。
小王子孤獨的時候,一天之內看了四十四次日落。
女孩孤獨的時候呢?只有數不清的習題和課本。
當成長為大人之后,一切能有所改觀嗎?生活像磨盤,層層旋轉,忙忙碌碌。該是規規矩矩仍是規矩,該是孤獨的時刻仍是孤獨。
誰此刻沒有房屋,便不必建造。
誰此刻孤獨,便永遠孤獨。
——里爾克
難道說,我們將成長催的越來越急,就能夠讓自己好過這一生嗎?
成長的不動聲色,讓世人對所有不夠現實的存在都報以懷疑的態度。從功利主義出發的思維,更是阻止了那些試圖去相信的人的腳步。
所有人都在問:“這有什么用嗎?”
相信一個童話故事,能給你帶來什么好處嗎?
可是,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目的呢?當我們單純的相信童話,當我們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面時,就一定是對我們生命的浪費嗎?
成年人的世界擁擠繁忙。我能不能暫時不要進入,暫時寄居在天真中,與故事里的事一起笑,一起哭。再聆聽深沉的夜里每一顆星星上的笑聲,再幻想一些畫面,哪怕結局是孤獨。
電影里的女孩,最終會成為什么樣的大人呢?我不夠清楚。
但是我知道,她一定不會是那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一定仍然保持著天真無邪,保持著對世界的信任,保持著可貴的幻想。
無論生活有多少風浪。